中国近现代地质发展略览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1-24
手机版

  虽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生活的“土地”和周边环境有所认识,有着丰富的较为朴素的地学认识,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地质学却是在传播和引入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

  19世纪左右,西方的地质学者开始进入中国这片广袤的天地,他们在中国的各处进行地质旅行,勘测和调查中国地质情况;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开发矿产、兴办工厂、修筑铁路,地质调查与矿业开发逐渐发展起来。早期比较重要的有美国人庞培勒(著有《中国、蒙古及日本的地质地理》)、德国人李希霍芬(出版了《中国》四卷)、俄国人奥勃鲁契夫(出版两卷集《中亚、华北与南山》)、美国人维里士(出版了《中国地质研究》)、日本人小藤文次郎等都曾在中国进行过地质调查 。

  

  ▲李希霍芬与他的《中国》

  外国人早期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地质矿产调查一方面为列强侵略中国资源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积累了早期的地质资料,传播了地质科学知识,同时也唤起了中国人自己开展地质调查研究的意识。

  中国的地质事业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欧美等西方国家完善的近代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运用,中央地质调查所、各地方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矿产勘测处、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地质行政研究机构以及大量的地质工作者,在不同时期通过不断的努力,推动着地矿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完善。

  小知识:斜杠青年鲁迅 很多人知道鲁迅,但很少有人知道鲁迅的第一专业是采矿。1899年,17岁的鲁迅由南京水师学堂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习开矿。1902年矿路学堂毕业后才赴日本留学。鲁迅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不是文学作品,而是地质论文。1903年,他编写的《中国地质略论》刊于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月刊。1906年,他与顾琅合编《中国矿产志》在上海出版。鲁迅的《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是国内最早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论述我国地质矿产的著作。

  

  ▲《中国地质略论》刊于《浙江潮》月刊

  

  ▲周树人与顾琅合著中国矿产志,1906年出版

  一、北京政府时期(1912-1927年)

  这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初创时期,地质调查所从单纯行政属性的“地质科”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学术行政双重属性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在初步的发展中,地质科研学术也逐步开展起来,进行地质矿产调查、测绘地质图、开展古生物学研究,还创办学术刊物,参与国际学术讨论。但因国家政治混乱、财政窘迫,地质调查所的行政职能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为实业救国,在实业部矿务司辖设地质科,章鸿钊任首任科长,这是“地质”一词在中国官文中首次出现。

  这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自海外学成归来的学者丁文江(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动物学、地质学双学士学位)、章鸿钊(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系理学学士学位)、翁文灏(比利时鲁汶大学毕业)等经过多方努力,他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质机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从事地质科研与教育的机构。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中国有了自己的地质专业队伍,从而结束了外国人一统中国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局面。

  地调所最初设立的机构

  部门

  股长

  主要工作和任务

  地质股

  章鸿钊

  调查地层、实测地质构造、鉴定古生物、地文研究以及绘制地质地形图等

  矿产股

  翁文灏

  鉴定矿物岩石、调查矿床、陈列矿产标本和矿质化验、土性调查等

  编译股

  丁文江

  编撰报告、矿业统计、出版和图书仪器保存等

  (摘自:国连杰等:中国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写在地质调查所创建100周年之际)

  

  ▲南京珠江路地质调查所旧址,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塑像,自左到右为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

  1912年4月,临时政府迁北京,实业部分农林、工商两部,地质科划归工商部,章鸿钊充任农林部,丁文江应邀从南洋中学来京,接任地质科长。

  1913年9月4日,地质调查所(以下简称地调所)、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所)在北京粉子胡同3号同时正式成立,丁文江被任命为地调所所长兼地质所所长。

  1913年10月1日,地质所开学,计30人入学。3年后,叶良辅、谢家荣、谭锡畴、赵汝钧等18位考核成绩合格者获毕业证书,他们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学家,俗称中国地质的“十八罗汉”。

  1916年,地质调查所正式成立,中国的地矿事业正式拉开了帷幕,之后的百余年间,代代地矿人将轮番登场,不断推动地矿事业与共和国一道发展壮大。

  

  ▲1916年地质研究所教员和部分学生卒业合影,坐者左起:翁文灏、章鸿钊、丁文江

  

  ▲地质研究所学生在翁文灏的带领下到河北滦州野外实习

  1916年2月地调所迁至北平丰盛胡同3号,改为地质调查局,10月复改为地调所。

  

  ▲北京丰盛胡同3号地质研究所教室

  1921年搬至北平西四兵马司胡同9号(现兵马司胡同15号)。

  

  ▲1927年2月9日中国矿冶工程学会在兵马司9号成立

  这一时期地调所设“图书馆、地质矿产陈列馆、燃料研究室内附矿物岩石研究室、化学试验室、古植物学研究室及照相室、土壤研究室、古生物学研究室、地性探矿研究室、地震研究室”,研究队伍有所扩大,调查研究地区遍及全国,地质调查和北京周口店遗迹发掘和古人类文化研究等取得辉煌成就。

  1917 年翁文灏写作了《中国矿产志略》,分门别类叙述了中国的矿产情况。1919年叶良辅主编完成的《北京西山地质志》,这是中国第一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调所创办了当时在世界都享有很高声誉的《中国古生物志》杂志。

  

  ▲1920 年出版的叶良辅著《北京西山地质志》,附1∶10 万《北京西山地质图》

  

  ▲鹫峰地震研究室落成。站立者左起:谢家荣、章鸿钊、金开业、金绍坊、金绍堂、金绍基、翁文灏、李善邦

  

  ▲北京房山周口店遗迹发掘现场

  二、南京政府时期(1928-1937年)

  1928-1937年的十年,随着国家实业及经济的发展,国民政府逐渐重视近代科学,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地质调查所在这种良好的形势下,不仅在行政功能上确立了其在国内地质机构中的领导地位,在学术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北方局势不稳。

  1935年,地调所从北平的丰盛胡同迁到南京,部分留下来的人员成立了北平分所,谢家荣、杨钟健、高平先后担任所长。

  

  ▲1930年代前期南京鸡鸣寺中央研究院地质学研究所

  

  ▲1935年南京中国地质调查所及地质矿产陈列馆

  

  ▲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及地质矿产陈列馆

  淞沪会战刚一爆发,代理所长黄汲清便将地质调查所56箱重要图书转运至长沙的湖南地质调查所内存放。

  上海沦陷后,1937年10月刚从莫斯科参加完第17届国际地质会议回到南京的黄汲清又接到命令,要求组织地质调查所全所搬迁到湖南长沙。

  并于1937年12月抵达长沙,先借上黎家坡33号湖南地调所办公,1938年2月搬入城北喻家冲。

  

  ▲上黎家坡湖南地质调查所大门

  在地质调查方面,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实地地质调查,丁文江带队的西南地质调查,谭锡畴、李春昱进行的四川、西康地质调查,孙健初的绥远地质调查,尹赞勋、路兆洽的云南地质调查以及黄汲清带队的南岭地质调查,丁文江等人的西南调查不仅完成了对铁路沿线的勘探,写成《川广铁道路线初勘报告》,也在调查地质的同时“对泥盆纪、石炭纪及二叠纪的考察,尤为深入”。地质调查所内也成立了土壤研究室,从事全国的土壤调查研究,并开始了全国的土壤调查。

  小知识:地方地质调查所纷纷建立

  20世纪20~40年代,为满足国家建设、兴办矿业和抗战的需要,1928年成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另外,河南(1923)、湖南、两广(1927)、江西、浙江(1928)、贵州(1935)、云南(1937)、四川(1938)、西康(1939)、福建(1940)、宁夏、新疆(1943)等也先后成立省级地质调查机构,地调所都给予大力指导和协助,甚至直接派员帮助筹建,很多人担当了重要学术职务。地质科学的“种子”播撒到祖国各地,使这些机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地质事业的重要力量。

  小知识: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

  1928年建立于上海,1932年9月迁南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经江西庐山、湖南长沙至桂林。1944年桂林沦陷前,又经贵阳迁往重庆,直至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复员南京。李四光始终任该所所长,在重庆期间一直在今小龙坎探矿厂区内一二层小楼办公。

  三、陪都重庆时期(1938-1945年)

  随着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相继爆发,南京也岌岌可危,地质调查机构及工作重心也向大后方迁移。政府因战争的实际需要引导科研机构进行实用性工作。地质调查工作也适应战时的要求做出合理的调整与改变。这一时期,根据国家需求调整工作重点和科研人员规划,发挥地质学的实用性进行了大量矿产调查、燃料开发等实用工作。

  1938年7月中国地质调查所搬往重庆,承四川省地质调查所侯德封所长接济,入驻复兴观巷5号(今渝中区临江支路一带)四川省地质调查所内办公。

  “重庆大轰炸”后,于1939年春天再度转移至北碚文星湾29号,得爱国企业家卢作孚大力相助,假中国西部科学院大厦办公,同时在该院北首庙嘴后自建二层楼房一座,并于1939年4月落成迁入。几次辗转,颠沛流离。

  地调所随政府迁至四川北碚,为与省地调所相区别,1941年正式定名中央地质调查所。

  

  ▲1939年重庆北碚文星湾地质调查所办公楼

  小知识: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西部科学院是爱国实业家卢作孚于1930年9月创建的中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1932年,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立,设立于重庆北碚,常隆庆任所长。

  地质研究所着手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的调查,并加以整理研究,为开发四川矿产业打下坚实基础。调查、发掘南川煤田及綦江铁矿的矿藏储量,将探明量提高了几十倍。1936年,由中国西部科学院等三家单位组成的四川地质矿产调查委员会,开始有计划地普查四川地质矿产资源。著《綦江铁矿志》、《重庆南川间地质志》、《四川嘉陵三峡地质志》等。常隆庆六度出入川西南的攀西地区,调查宁属7县地质矿产,首次发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

  地质调查所离开南京向内地转移后,工作的区域便主要集中在后方各省。为开展工作需要,于1938年8月分别在广西桂林和云南昆明分设了办事处,1943年改组成立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

  30年代起,中央地质调查所历任所长有翁文灏、黄汲清、尹赞勋和李春昱等。

  

  为适应抗战需求,地质调查所战时重点进行了各类燃料如石油、煤矿以及各类金属矿的调查与开发,并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能源和矿产方面,发现并探明了玉门石油,在四川、贵州、云南、宁夏等地调查了大量的煤矿,采用磁法、重力德国物探方法发现了攀枝花铁矿。

  同时西南各省的地层研究也大有进展,云南、贵州、四川各省的地层有了新的认识。在无脊椎动物化石方面,研究川、滇、黔等地的生物化石,研究成果丰富,关于三叠纪化石的大量研究使得当时的研究者对三叠纪地层有了正确的认识。脊椎动物方面,战时最重要的成就是“许氏禄丰龙”的发现和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地质工作分布示意图

  

  ▲1940年发现攀枝花铁矿之旅 ,左为刘之祥,中为常隆庆,其余为护卫士兵

  

  ▲地质学家李春昱先生编写的《四川的煤矿问题》

  小知识:矿产勘测处

  1940年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设立了矿产测勘处,起初称为西南矿产勘测处,设于云南昭通,后迁至贵阳,再迁至成都,抗战胜利后1946年正式迁南京,改称资源委员会矿产勘测处,一直由谢家荣任处长。

  四、南京复员时期(1946-1949年)

  抗战胜利,1946年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矿产勘测处均迁回南京。

  由于内战爆发,经费困难,野外地质调查几乎陷入停顿,不得已转入以室内研究为主。建国前夕,由黄汲清主编的《1/100 万区域地质图》,这套图共由14个图幅构成 ,即汉口幅、长沙幅、太原幅、南京幅、青岛幅、桂林幅、广州幅、北京幅、西安幅、上海幅、福州幅、重庆幅、昆明幅、天水幅;1945~1948年在黄汲清的指导下编制的《1/300万中国地质图》, 该资料系统总结和展现了1949年以前全部的地质调查研究成果 ,并实现了中国大陆没有全国地质图的零的突破。

  

  ▲1/100万中国地质图(桂林幅),黄汲清,1948年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央地质地调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等三大国立地质机构和十几家省地级地质调查所以及高等院校共有地质学家约200人,这就是旧时代留给新中国的全部地质“遗产”。

  1950年8月,中央成立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新中国的地质工作,全国地质机构开始实行调整,三大国立地质研究机构同时宣告撤消。

  五、新中国地质部-地质矿产部时期

  (1950-1998年)

  地质部和地质矿产部是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勘查行业的国务院职能部门。地矿部是具有辉煌历史的一个大部,地质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经济建设先行军,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接见留苏学生代表时,在留苏学生任湘的笔记本上题写了“开发矿业”四个大字,极大地鼓舞了新中国地质人对地质事业的热情。

  

  ▲《开发矿业》—毛泽东题词

  1950年,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成立

  1950年5月,我国形成了“一会、一局、两所”的工作机构体制,即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地质部,李四光被任命为第一任部长。地质部在六大行政区设立地质局,即华北地质局、东北地质局、西北地质局、西南地质局、中南地质局、华东地质局。

  小知识:西南地质局

  1950年8月,原四川、贵州、云南、西康四省地质调查所合并而成的西南地质调查所成立,黄汲清任所长,乐森璕、常隆庆任副所长。1952年10月,经西南军政委员会批准,调查所升格为西南地质局,办公地点位于现小龙坎探矿厂区内,现在在厂区小院中还保存有数栋历史建筑,如西南地质局职工子弟学校旧址,西南地质局礼堂、西南地质局仓库等。1957年1月,西南地质局随着大区撤销和四川、西康并省,划分为云南、贵州、四川三个省地质局。

  小知识:李四光简介

  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

  1920年,李四光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聘书回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授、系主任;1928年以后长期担任民国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50年,秘密回国后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员会主任;1952-197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任命李四光为地质部部长

  

  ▲1952年周恩来约见李四光

  1953年,毛主席在听取地质部部长李四光汇报时说:“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地质工作要先行。……普查是战术,勘探是战役,区域调查是战略。”

  1954年,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

  在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初期,地质工作凸显了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作用和基础作用。

  从“一五”到“三五”期间,国家组织对30多种矿产开展了勘查,建立了五大煤炭基地和十大钢铁基地,扩充了国家黄金储备。发现了大庆、胜利等油田,发现了铀矿和稀土矿床,初步调查了全国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开展了“三线”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石油与天然气调查、重点地区喀斯特地质调查、重大桥梁工程地质勘查和河西走廊地区水文地质调查。

  1956年毛泽东主席指示:“地质部是地下情况侦察部。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地质工作要提早一个五年,一个十年计划。地质工作必须先行,走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前面。”。

  1956年9月周恩来总理在中共八大会议上提出:“为了发展重工业,必须继续加强地质工作,并且使地质普查工作和重点勘探工作正确地结合起来,争取发现更多新的矿区和矿种,探明更多的矿产储量,以满足工业建设当前和长远的需要”。

  

  ▲1958年9月15日,毛主席视察大冶铁矿

  

  ▲1958年3月1日,周恩来由地质部副部长刘景范陪同,视察地质部三峡队三斗坪坝址勘查工地

  

  ▲1964年4月,邓小平在白云鄂博铁矿视察

  

  ▲勘察祖国地下宝藏

  1956年7月,经中央批准陆续建立了各省(区)地质局。同时,煤炭、石油、冶金、化工、建材、核工业,轻工、地震等部门,也都先后建立了地质勘查管理机构和地质队伍,形成了以地质部为主,多部门分工合作的地质机构体系。

  1970年,撤销地质部,改设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总局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地质调查工作受到了极大干扰,地质部门被撤销,但地质人以极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最大可能排除干扰,取得江西德兴和西藏玉龙铜矿、山东焦家金矿、辽宁瓦房店金刚石矿等找矿突破。

  1979年,国家地质总局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

  1982年,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

  地质工作者以“富国兴业”为己任,在“三光荣”精神的指导下,以国家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实现地质矿产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地质部改为地质矿产部

  

  ▲江泽民同志提词“献身地质事业无上光荣”

  六、国土资源部时期(1998-2018年)

  1998年,撤销地质矿产部,将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国土资源部

  1998年3月10日,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根据这个决定,由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组建国土资源部。

  次年实施地质勘查体制改革,组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为核心,先后着力实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提高地质调查程度,加强矿产地质调查、勘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推进矿产勘查战略西移。着力实施环境地质保障工程,支撑三峡水利枢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的建设,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着力实施海洋地质调查专项,地质考察推进到南北极,深入到大洋领域,重点区域发现了油气、天然气水合物、锰结核等海洋矿产,支撑服务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为维护海洋权益、解决海洋争端提供重要地质依据。积极开展国际地质矿产合作,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199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前身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前身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整合 ,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所是中国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学研究机构之一。研究所建有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与行星物理、页岩气与地质工程、矿产资源研究、油气资源研究、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等五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地资源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在科研布局上基本形成了地球动力学、环境与灾害、能源矿产的研究格局。

  七、自然资源部时期(2018年-)

  2018年,撤销国土资源部,组建自然资源部。

  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将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的等部门的相关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

  中国地质调查局为自然资源部的副部级直属事业单位,确定了“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工作定位。

  八、中国地质发展展望

  当前地质工作正处于创新和调整的转折时期。在研究对象上,从传统资源和环境,扩展到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空间,它们既可作为单独要素研究,又可作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来研究;在研究空间上,陆域海域并举,浅部深部并重,国内与国际并行;在服务对象上,从服务传统矿产资源管理转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

  因此,未来30年,中国地质工作将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建立大地学、大资源、大生态的理念,加强地、矿、土、水、林、草、海等综合调查,实现地质工作结构重大战略调整,突出自然资源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支撑服务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管理,不断提升地质工作创新力、引领力和影响力。

  参考资料

  1、中国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写在地质调查所创建100周年之际(国连杰、叶大年)

  2、中国地质矿产调查事业发展历程(李廷栋)

  3、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百年画卷

  4、中国地质简史(侠客地理微信公众号)

  5、听说都在晒回忆?我们只好放大招了!看我局让您惊叹的回忆! (四川地矿微信公众号)

  6、《地质调查所:书生担斧入山》

  7、在行政与学术之间:中央地质调查所研究(1916-1945)(邓怡迷,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历史回眸

  9、解放前我国地质工作的阶段划分及重要成果研究

  10、久违了,地矿部!(地质信息交流平台微信公众号)

  资料来源网络

上一篇:云南大学王牌专业
下一篇:中戏北电表演系前三均被明星考生垄断 艺考公平性要讨论?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