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改革之后,北京中考背后的底层逻辑,有这些变化!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1-25
手机版

  中考的作用是筛选,高考的作用是选拔,今年在疫情和双减的双重影响下,今年高分段学生卷出天际,没有加分根本没可能进入“盲盒”(区20名以内看不到自己分数),也就是区里最高分的学生全部是加分之后的学生。

  全科裸分全部满分的学生成绩都可见,也进入不了盲盒,只有加分成绩才能最优秀,这显然不是主流价值观导向,个人判断,今年的形势不能作为未来的走向。无论是平时成绩不突出,这一次成绩暴涨,还是平时成绩不错,这一次成绩暴跌,结果都得接受,这一届学生和家长没有被吓倒,吓着的主要是初一和初二的家长,不少家长表示要“躺平”了。

  而没有两届中考的形势是完全一致的,否则今年道法就如去年那么“坑”了,今年看起来大概率是有人授意,这一届学生在2019届经历了小升初,2019年底疫情爆发,大多数时间都在家上网课,是受疫情影响很大的一届。中考是筛选,主要是分流一小部分进入非普高(职高、技校、中专等)。不过不用过分悲观,主城区的升学率还是非常高的,海淀区今年增加了3000个左右的学位,报志愿需要考虑进去。那么发挥“超常”的学生,康康个人不建议志愿过于拔高,为什么?道理犹如通过校额到校拔高进入小强高中,须知各重点都有自己的选人模式,并不仅仅局限于中考。

  首先就是自己内部中考前的签约,死约也称为直升,在中考前确定名单,这部分学生,如果在给jw名单范围内,中考出分后,报志愿时只需要根据学校的要求报志愿就可以录取。一部分是小升初进入直升机制,如十一学校2+4,仅在初二上学期结束后少量淘汰;北大附中元培,不淘汰;人大附中早培,虽说未来要淘汰(一直需要参加中考),但比例应该不会太高;清华附中在2025年中考开始也有了直升(目前没通过,承诺就会算数);101承诺直升高中的情况同理,只不过操作都是校方自己控制。

  另一部分就是中考前内部选拔的签约,多数是在一模之后,少数是在初三上学期签约,道理很简单,中考没有区分度,自己内部培养的学生更靠谱一些。再放宽一些,集团校内部的也会有机会被签约“直升”。中考前签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死约范畴都可以保直升,活约需要达到学校要求的分数线或排名。再有就是中考出分之后各学校的签约了,对外比较开放的像101中学,可以全区签约分数(排名)靠前的学生,与十一学校、首师大附中等近期也组织了加试,以便增加区分度。

  中考出分后签约需要注意,中招录取是计算机录取,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一个人可以在录取结束前知道任何学校的录取分数及排名,所以往年会有出分后签约了,但是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最后被录取到了别的学校,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中考出分后的签约是否有意义呢?有。主要是争取到好班,学校为了提升自己统招的分数线,用这样的方式承诺录取一批进入实验班,最终的实验班录取分数大概率要比签约的分数还要高,是因为他们签约的实验班,录取的是普通志愿,但由于签约了,就直接进入实验班学习,所以被告知一志愿本部,二志愿集团校等,这样就十分靠谱。

  而仅仅是让报一志愿,其他自己去填,一旦分数没够到学校,那么就掉到二志愿或者其他志愿了。所以报志愿任何时候都不要大意。今年中考的形势下,会有一部分一模、二模考得很优秀的学生,掉到了低一级别的学校里,这部分学生对学校三年后的成绩会起到一定的逆袭作用。用大幅降低中考难度的方式,想要改变小强高中的生源构成,难度应该不小,因为学校主动权还是相对较大,防垄断是否能适合教育?难说。

  为什么校额到校的学生不建议拔太高?主要是因为和所选择的学校统招线差太多的情况下,去了之后大概率不会太受重视,而且多数学生3年后高考表现不太乐观。除非学生具备很强的潜力和适应能力,所以结合实际情况,理性利用好校额到校政策,对孩子未来高考,最有利。而那些平时成绩比较优秀,这一次被“甩”出来的学生,未必是坏事,到弱一点点的高中争作头部,再加上中考摔得这一跤,高考有可能会更好。名校有的优势,选择顶尖学校的普通班还是选择稍弱一点学校的实验班,这是一个万年难题,至于作何选择,出发点也是孩子。任谁的心里都会有那么一丝丝的名校情结,要能很理性、客观选择,也是不易的事情。

  最好是对目标学校生源构成充分了解,其次是去了以后是否是受重视的那部分群体。再顶尖的一类学校里虽说也有鄙视链,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任何人给你的只能是建议,选择在自己,就像自己的路,只能自己去走,而如何选择,也可能就决定了你人生的不同走向......在如此的变革下,机构的作用是加大了还是降低了呢?

上一篇:中国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校园生活问题多,家庭文化资本较低是主因!
下一篇:《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产业规划》将发布 16项重大项目届时签约落地总额超1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