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是心中抹不掉的伤痕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1-25
手机版

  文| 怡晨悦读

  古往今来,离家在外的人很多,留下的“思乡离愁”文字不计其数,但是只有一个人的“乡愁”打动了全世界华人的心,成为中国面对世界的一张名片。他就是当代知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评论家余光中先生。

  他不止一次说过:“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他一生颠沛流离,奔走于世界各地,但时刻心心念念的是他的大陆母亲。他以江南人自居,爱雨成癖。1972年,44岁的余光中饱含深情写下一首《乡愁》,如今历经半个世纪,其中的浓厚滋味依然不减,而且文字的魅力随着时间流逝历久弥新。

  为什么他的“乡愁”影响范围如此之广?为什么他的“乡愁”文字堪称文坛“常青树”?为什么在他去世之后,作品能一版再版,长盛不衰?

  在《时间的乡愁》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寻到答案。

  人生在世,人人都有爱恨情仇,思怨悲喜各种情绪,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感上的东西都是轻飘飘的私人化产物,载不起现实的巨轮。只有个别精神上的勇者智者强者,才会把情感情绪化转为坚强柔韧的力量,成为激励个人成长,推动社会、民族、国家传承与发展的动力。从小我到大我,从小情到大爱,他们的情感如同一粒种子,从微弱渺茫长成参天大树,焕发出无限生命力。

  余光中显然属于后者,他爱大陆母亲,爱海峡对岸的祖国,并且为这份爱感受到了深深的痛苦。思而不得,他在万般无奈中,发出离愁心声,并诉诸于笔端。但他的可贵之处并不在于此。

  他的与众不同,在于他的感情世界并不仅仅停留在“爱”或“愁”的层面,他没有去做一个伤春悲秋的文弱书生,而是选择了另一种独特的方式,用他手中的笔向“西化”思想、摒弃传统、背弃信念的所有人和事发声。

  “乡愁”像他心中的一粒种子,他饱蘸心血,敬畏守护并且养育;又像是一柄铁铸的长剑,挥遒方寸只为保卫心中疆土。

  《时间的乡愁》是余光中先生的遗作,其中收录的六章46篇文章全部写于余光中先生80岁高龄之后,有些甚至写于89岁摔伤卧床之际。诗人渡也曾经说:“余光中先生是位大侠,除了参与演讲评审等活动不遗余力,对于他奉献一生的文学和文字之事,总是挺身护卫。”字里行间的乡愁记忆、生活智慧、艺术欣赏、文学随笔、游记见闻,无处不在流露着大师对故土的眷恋,对艺术的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守护,情感深沉真挚,文风厚重深刻。

  一、余光中乡愁的格局、价值以及人生境界

  乡愁是一种很普遍的情感,只要是人,远离家乡,肯定都会产生思乡之情。一人一屋,一草一木,一粥一饭,都会成为乡愁的对象。但是,此愁和彼愁有所不同。

  乡愁可以很小,小到一缕炊烟;也可以很大,大到时间洪荒里成为无涯的岸。余光中的乡愁,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年轻到白发。他用了一生所有的时间,来成全这份情怀发展壮大,也成全个人命运的完善与至臻。

  他的生命烙刻进了这份乡愁,这份乡愁亦融进了他全部生命,他的灵魂是这份乡愁的灵魂,这份乡愁的灵魂也是他的灵魂。骨血情才交融澎湃,赤胆丹心终生守护,所以,这份乡愁才能如此与众不同,如此摄人心魄。

  他从“邮票,船票”到“一弯浅浅的海峡”,写了20分钟,但是其中的格局拓展,走了无数心路,历经了尘世几十年光阴,终于在落笔的这一刻,凤凰涅槃,“思母恋妻”的一介书生成为民族大我中的勇士。他笔下文字的价值不再是某一个人,一群人的悲喜情愫,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向这个世界发出的心声。余光中的人生境界,也从此“无我”,而成为更多更广的“我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保卫者,传承者;成为中国文人面对世界文化的立场和良知,成为炎黄子孙身上最鲜明的一枚标签。

  二、一个人,一枝笔,活成一支队伍

  并不是所有的纷争都有硝烟,作为生活于台湾和美国的“大陆儿子”,余光中要经常处于尴尬的境地,发出“乡愁”这样的声音该有多艰难。一个人,总是孤独的。孤独能使人勇敢清醒,也能使人胆怯沉沦。余光中选择了前者。他唯有笔,用一支笔表达一腔孤勇,呼吁、抗争、守卫,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针对教育机构缩减语文课时,把“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由必修改为选修,把原来课文中的文言与白话比例骤减现象,他毫不客气反对。在摔伤卧床期间,他放心不下,又一次专门就此事写成《免缴遗产税的现金》一文,他说文言文之重要,言者已多,它是几千年文化的载体。自己的作品,有时为了“耐咀嚼”,会求助于文言文的含蓄与权威。他痛心疾首提醒现代人中国古典的遗产,经千百年的淘汰到我们手里,是一笔现金,无需缴税,何其宝贵。

  对于新课纲减文言文之余,增加外文选项。他很生气,写出一系列文章,说明弊端。中文正面临着“恶性西化”的危机。还有国画,评论,诗歌每一个领域,他都在挺身护卫中国传统文化,奔走呼吁艺术世界的浪子回头。在他的笔下,任何艺术立场前面都有“中国”二字,他的思想情感与中国不可分割。任何时期任何地点,他的母亲只有一个,只能是中国。89岁的老人、病人,却用铿锵之笔,活成一支队伍,在无声的战场上,为母语维护。

  三、余光中给予我们的写作启发

  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评论,余光中的文字不仅有韵律意象之美,又有大气磅礴的深远意境,更结合现实生活的立场与思考,呈现出独一无二的韵味。《时间的乡愁》中,虽然没有完整篇幅刻意探讨写作方法,但是我们从大师的文学立场,秉承原则以及文章呈现里可以获得相应启发。

  “情有根,字有骨”这是余光中文字最大的生命力所在。在这个语言越来越直白,网络用语随处泛滥,文字价值越来越模糊的时代,《时间的乡愁》仿佛带来一帖清醒剂。

  “情有根”启发我们,在写作中该关注的绝不应该是娱乐至死的虚假繁华,也不应该是温饱安乐中的脂粉奢靡,文学的价值不应该是消遣媚俗,而是对这世间苦难的悲悯,良知的唤醒,人性弱点的对抗与救赎。一个人的感情之“根”生长在哪里?取决于他的品质境界,也决定了他的文字能走多远。

  如果余光中的“感情之根”不是中国,不是中华民族,何来半个世纪,风靡全世界华人的乡愁之美?恐怕他早已在兜兜转转的旅途中,彻底迷失于“西派”摧心折骨的“鬼雨”中。所以,写作者只有胸怀大情大爱大义,有根植于国家与民族的觉醒,才有个人灵魂的升华和对个人命运的掌控主宰,才能知荣辱,知进退,创作出被社会认可,对他人有用,在历史中具有价值的作品。

  “字有骨”在我的理解中,写作的语言必须有根底、骨架。余光中先生说中国古典文学的载体,文言文、古典诗文、几千年中华文化就是他个人写作的根底骨架,不仅支撑了白话文,更成为翻译英文诗的筹码。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文的松散与浅露。一个人的文言文素养决定他的文笔是否“立体”。

  结合个人情况,我发现在这个方面,我们现代写作者,大部分是欠缺的,特别80,90之后,接触的古典文化越来越少,以至于在情感表达和文字砺炼上都欠火候,偏于平铺直叙和浅显苍白。

  今后,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古典文化的接受与吸纳,刻意增加内容比重,充实自己的文学素养,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提高和丰盈。

  四、爱与乡愁中的人生智慧

  大部分人生来平凡,但用一生坚持一件事不平凡。不平凡的人都是一步一步,从平凡中走出。余光中不例外,从母亲庇护下孱弱的”逃难青年“到”一代大师“,他走了整整一生。对于困扰他一生的愁怨苦痛,他用自己的智慧酿成了“甘甜与芬芳”的艺术成就。

  我常想,如果余光中没有把个人命运置于民族大义,没有把个人情感化为行动,化为力量,只是随波逐流,那么这份乡愁该有多么悲苦?人生在世,不怕你置身低谷,不怕生离死别,不怕你被愁苦所困,就怕你眼中、胸中没有高远的东西,陷入情绪找不到出口,空有一腔情感却不懂得付诸行动。

  余光中先生把一生愁怨苦痛酿成了甘甜芬芳的艺术成就

  至于支撑他走过一生坎坷的,除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还有幽默、豁达、博学、情趣、乐观等等很多很多智慧,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去发现,去领悟。

  余光中先生曾说:“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先生走了,但对于读者来说,“我”依然在,风骨与精神永存,坚守与护卫同行。在时间的长河里,有一种力量已成为永恒。只因爱与乡愁的归宿,不仅仅在书上纸上,更在全世界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上交大MBA采用“三个课堂”培养方式 继续提前面试录取
下一篇:亲子关系:界限不清晰,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父母要明白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