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实践:应用对标管理,践行“极致”质量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3-03
手机版

  

  陈天明 谢长宇 王乐 杨斌

  湖南中联重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编辑:对标学习研究院团队

  导言:

  #对标管理 是指将企业的服务、产品、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与同行业的外部或内部合作伙伴进行比较,以便从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发展方法中获益,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加自身的改进机会,建立良好业绩的循环。

  1、前言????

  中联重科创立于1992年,是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高空作业平台和金融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全球 领先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 企业,是工程机械首家A+H股。湖南中联 重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是中联重科旗下重要关键零部件单元,专业从事低压电控系统的研发、制造, 行业软件研发及服务支持。

  

  用极致思维做产品是中联重科的核心管理理念,极致质量是中联重科企业发展的基石之一。无 论是市场客户还是中联重科集团各主机事业部厂, 对电气系统可靠性和产品制造质量的要求都越来越高。

  中联智能作为内部电气零部件配套单元,具有 产品型号多、批量小、变更升级频率高的典型特 点,产品质量管控难度大。 本次工程机械电气线束工艺对标管理项目,由 湖南中联重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 智能”)组织完成。项目应用T/CAQ 10205—2021 《对标管理指南》,结合企业实际及内外部环境,完成了对标分析、借鉴、应用、固化的全过程,创 造了产品质量和标准双提升的重要价值。

  2、项目背景说明

  对标管理,是许多组织和企业推动管理提升和技术提升的一项重要手段。国内外实践表明,通过学习借鉴对标对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采取相应的改进和创新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技术、质量、服 务、成本等相关的绩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联智能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工业装备智能技术、部件提供商及电控集成制造商,企业愿景与发展定位充分融入了对标的理念。在管理制度、资金预算方面,进行了规范要求与充分支持;在人员配置,硬件支撑方面,给予了良好保证;在外部调研、培训学习方面,提供了畅通的渠道保证;在项目管理、执行奖惩方面,建立了正向激励为主的良好环境。中联智能各项对标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本次工程机械电气线束工艺对标管理项目,由中联智能组织完成。在2021年10月《中国质量》杂 志社组织的“2021年全国对标管理项目成果发表交 流活动”中荣获示范级成果。

  3、选择对标项目

  根据公司主要产品的现状分析,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经工艺所内综合讨论,对标项目最终选择为 “工程机械电气线束工艺对标”。

  原因之一,电气线束属于整车的“神经”与 “血管”,因材料的多样化及安装特殊性,线束类 市场质量问题位居前列。

  原因之二,中联智能的电气线束制造标准是多年前依据国家标准制定,未与世界先进企业或国 内外同行主要竞争对手对标,在工程机械产品绿色 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下,原有标准已无 法全面满足产品要求。

  原因之三,电气线束产品规格多、应用广、影 响大,各主机事业部关注度高,是目前提升最为迫切的产品。

  4、组建对标项目小组

  为达成目标,项目小组的组建借鉴了以前成功的QC小组项目经验,并针对主要工作内容的相关性和专业性做了分析,最终形成以工艺所所长牵头, 以经验丰富的电气工艺工程师为主体的项目小组 (见表1)。

  

  项目组立项组建呈批流程经总经理审批,得到高度重视,列为公司级重点项目,按重点项目管理办法提供资源支 持并严格考核管理。 同时,项目组向质 量、采购、生产、标准化等部门进行了相关活动的宣贯,将可能的支持 事项提前进行了沟通,得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项目小组有以下几个特点:

  有世界一流线束企 业工作经历,产品设计与制造知识丰富;

  工艺及质 量研究项目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和能力强;

  沟通协 调能力强,熟知企业内部环境;

  行业资源丰富、具备对标能力;

  标准及专业知识检索能力强。

  项目成员普遍较为年轻,对项目的研究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研必果”的热情。

  5、制定对标项目计划

  本次项目重点以“技术”和“质量”的极致为目标,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的线束产品质量问题;二是提升线束制造标准的工艺覆盖面及要求,确保企业标准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项目目标设置主要围绕以上两点:

  目标一:利用对标成果实施改进,降低中小吨位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高空作业平台、基础 施工四个类别产品电气线束的市场反馈故障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目标二:利用对标成果,制定发布集团公司线束制造工艺及检验标准。目标明确后,小组开始制定行动计划,主要分选择对标对象、数据收集及分 析、制定改进措施及实施、项目总结、成果固化五个步骤进行,时间定在3—12月,确保了项目实施充足的周期(见图1)。

  

  同时,针对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项目组针对 性地部署了相应的负责人,让各个组员都能根据自 身的特点负责相应的分项任务,让各自的特点和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6、选择对标对象

  在对标对象的选择上,项目组充分考虑到了对标企业、产品和标准的先进性、资料信息获取的渠道、主要竞争对手名单、近似行业标杆等因素,最 终选择从产品实物和标准文献两方面着手。产品实物主要围绕内部标杆比较、外部标杆(行业内国际标杆企业)学习,标准对标主要参考IPC标准(电子制造行业通用的标准规范)、著名汽车线束行业标准等,确保在产品和标准上都有可对标分析的对象 (见图2、图3),且代表了当前行业的领先水平。

  

  7、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的收集分内外部两方面进行。 对内:以质量数据收集和分析为主。项目组收 集了多个产品类型的市场质量反馈数据,并利用质 量工具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了主要的问题点,如护套(端子)松脱、线束进水、线束防护问题、走线工艺美观、电气线束整体可靠性等(见图4)。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逐一分析了问题的发生原因, 并对照现有的公司标准,查询标准对发生问题的内 容是否有明确的规定,规定是否详尽,参数指标要求是否有落后的可能。同时,在项目内各个不同类型的产品之间,也进行了横向比较,相互发现问 题、找出优点,形成共性的可以提升的工艺要点。

  对外:对外的数据收集是对标的主体内容, 分为实物对标和标准对标两方面。在实物情报信息 的收集上,项目组采取了多种方式组合的形式。

  一 是利用展会,观摩对标企业的产品,形成详细的分析报告;

  二是利用出差的机会,在产品实际运用 场景中细致观摩对标产品,做更为透彻、更为全面 的了解,同时听取使用客户的一些意见,并对收集 数据信息进行提炼分析(见图5、表2);

  

  

  三是通过参观学习行业优秀的电气线束类供应商,通过产业上下链条间先进理念、优秀管控经验交流的方 式共同成长。 在标准对标方面,项目组充分利用标准平台、 微信公众号、中国知网等公开渠道收集国际先进标 准及对标企业的相关标准,对收集的标准从章节、 主要内容、参数要求方面进行细致分析,罗列具体差异,并对可以借鉴引用的部分做了统计。比如,在IPC标准中,对工艺要点的判断分“目标”“可接 受”“缺陷”三个等级;而中联智能目前的标准判断为“良”与“不 良”。相比而言,IPC的标准可执行性更强,因此在经过评议之后,将公司的判断标准也对标进行了调整 (见表3)。

  

  8、制定改进措施及实施

  项目组利用实物对标的详细分析报告,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点,结合产品的特点、成本、工艺特 性等方面,提出了可以借鉴采纳的部分(见图6),

  

  并将该部分的内容与客户进行了沟通,邀请公司领导及专业的技术、质量人员进行了评审,最终梳理 出可以试行的部分,并据此制定了推进实施的计划(见图7)。

  

  部分改进点,如线束分支的处理、外装 原材料的型号等,易于实施的部分直接进行了小批试装及批量化使用;一些较复杂的改进点,诸如线 束布线固定,需要机械及液压部分的配合,列入第二批改进计划,达到快速改善、逐级推进的效果。

  

  另外,针对标准对标的可借鉴部分,项目组也采取了分阶段进行的模式。一类是较为浅显、易于判断的知识要点,项目组即刻安排进行了相关文件的修订,快速落实执行;其他较为难以快速做出判断的,项目组对接了公司的实验室,利用试验方法对相关的参数做出了验证和研究,并最终转化为公司的工艺技术参数。例如在端子固着力要求 上,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并结合其它标准的要求, 将1.0线径的固着力由国标规定的100牛(N)提升到 110牛,更为贴合目前公司的制造水平和质量要求。

  通过项目对标活动中获取的先进成功及研究成果的逐步实施,产品质量也逐步实现了提升,截至 2020年10月,围绕对标开展的四个类型的整机产品 电气线束故障率较上一年同期平均下降55.84%,达到项目设定目标。

  9、项目总结与成果固化

  此次对标项目的开展只是中联重科对于极致质量追求的一个案例,本对标项目也将作为中联智能工艺所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持续开展下去,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与业务流程:

  一是依托中国质量协会《对标管理指南》团体标准及项目活动经验,中联智能公司制订了对标活 动管理办法。

  二是在企业标准修订中,根据质量改善成果和 对标分析结果,新增16个标准条目,涉及23 个知识要点,修订13个标准条目,涉及22个 知识要点,将分公司标准升级为集团公司标 准发布,为集团公司其他事业部提供了应用 标准和指导。

  三是依据最新标准,工艺所制订发布了 21项线束制作共性工艺作业指导书,涉及线 束制造的全工序,并针对生产及质量人员进 行了200余人次的培训宣贯,彻底将新标准的新要求 落实到生产指导中,并快速体现在产品制造上。

  

  四是利用公司的走动管理和工艺纪律检查对执 行落地进行了长期跟踪,听取反馈,扎实做好成果 固化的每一个环节。 此次对标活动的完成,让项目组尝到了实施科 学管理方法的甜头,树立了坚定的信心,项目组将继续坚持推进,向其他电气部件和其他工作领域推 广。

  团队也清楚地认识到,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公司层面的支持,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激励政策、资源 安排,也离不开一个综合、全面的核心团队。认真地做好每一步的规划,切实加以执行、做好管理, 才能实现项目的顺利完成。

  此外,要总结此次活动中不足和实施困难的地方,比如不仅要研究标杆企业的产品,也要深入了解其具体的管理过程,从设计源头、过程管理、结果应用上充分与先进企业对 标,真正学到精髓,才有可能做到“超”,否则永 远只是“赶”!

上一篇:全军运输投送系统开展群众性学雷锋纪念教育活动
下一篇:热点聚焦丨明确了!四川省教育厅公布2023重点工作计划:包含13项专项行动、10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