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评估指南》,特别强调关注“过程性评价”!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5-02
手机版

  原标题:一文读懂《评估指南》,特别强调关注“过程性评价”!

  自2022年教育部出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以来,无数园所及老师开启了对《评估指南》的研读和学习。小贝校园帮大家整理了一些核心要点,尤其是特别强调要关注“过程性评价”,方便老师快速学习。

  问:《评估指南》四大原则?

  答:原则一:坚持正确的方向

  树立科学评价导向,推动构建科学保育教育体系,整体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育教育质量。

  原则二:坚持儿童为本

  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坚持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原则三:坚持科学评估

  完善评估内容,突出评估重点,改进评估方式,切实扭转“重结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重他评轻自评”等倾向。

  原则四:坚持以评促建

  充分发挥评估的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估,引导办好每一所幼儿园,促进幼儿园安全优质发展。

  问:《评估指南》五项内容?

  答:(一)办园方向。包括党建工作、品德启蒙和科学理念等3项关键指标,树立科学保育教育理念,确保正确办园方向。

  (二)保育与安全。包括卫生保健、生活照料、安全防护等3项关键指标,确保幼儿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三)教育过程。包括活动组织、师幼互动和家园共育等3项关键指标,强化家园协同育人,不断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四)环境创设。包括空间设施、玩具材料等2项关键指标,旨在促进幼儿园积极创设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

  (五)教师队伍。包括师德师风、人员配备、专业发展和激励机制等4项关键指标,旨在促进幼儿园加强教师师德工作,注重教师专业能力建设。

  问:《评估指南》三大评估方式?

  答:(一)注重过程评估。重点关注保育教育过程质量,关注幼儿园提升保教水平的努力程度和改进过程,严禁用直接测查幼儿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方式评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

  (二)强化自我评估。幼儿园应建立常态化的自我评估机制,促进教职工主动参与。同时,有效发挥外部评估的导向、激励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园不断完善自我评估,改进保育教育工作。

  (三)聚焦班级观察。通过不少于半日的连续自然观察,了解教师与幼儿互动情况,准确判断教师对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所做的努力与支持,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和质量。外部评估的班级观察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覆盖面不少于各年龄班级总数的三分之一。

  问:《评估指南》五大组织实施?

  答:(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逐步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与已经开展的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等工作统筹实施,避免重复评估,切实减轻基层和幼儿园迎检负担。

  (二)明确评估周期。幼儿园每学期开展一次自我评估,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和自评的指导。县级督导评估依据所辖园数和工作需要,原则上每3—5年为一个周期,确保每个周期内覆盖所有幼儿园。

  (三)强化评估保障。要切实加强评估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尊重学前教育规律、熟悉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事业心责任感强、相对稳定的专业化评估队伍,强化评估人员专业能力建设。

  (四)注重激励引导。各地要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结果作为对幼儿园表彰奖励、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园长考核以及民办园年检、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扶持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

  (五)营造良好氛围。认真总结推广质量评估工作先进典型经验,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评估指南》指明了幼儿园质量评估和教师成长要关注的方向要素,特别强调要关注过程性评价。

  在评估方式上,首先,强调注重过程评估,即到幼儿园现场观察活动组织的质量、师幼互动的质量。

  第二个要求是强化自我评估,建立常态化的自我评估机制,促进教职工主动参与、评估幼儿园班级活动组织、师幼互动、家园共育的质量。

  第三个要求是聚焦班级观察,通过不少于半日的连续自然观察,了解师幼互动情况,准确判断教师对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所做的努力与支持,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园保教质量过程和质量。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中小学教育“新政策”,周六或将要上课,预计在5月10日实行
下一篇:ID.家族再造“电动化成功范式”,燃油车巨头大众玩转电动化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