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行业的毕业生有多苦?男生吐露工作经历,跟想的真不一样啊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5-04
手机版

  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生存的第一要义。选择一种行业,就需要承受其工作模式带来的结果。国内家长们对于工科专业的认可度很高。

  加上之前行地产相关行业的火热,建筑、土木、工程造价等成为不少人眼中炙手可热的专业。不过现在的竞争程度,可能让毕业生的处境完全不同。

  小编毕业多年,那时正赶上房产建工行业上升期。按照当时的就业情况,建工类的毕业生,刚入职的待遇往往就是普通同学的三倍。

  就算偶尔要出差,听起来也足够让人羡慕。而且“工程师”的称呼,属实自带一种光环。不过,随着行业形势的萎缩,在职者也感受到了明显的落差。

  

  一位男生在网上吐槽自己的工作经历,表示跟想象中差距太远。建工行业的毕业生能有多苦?可能超过很多家长的想象。

  首先,就是工作形式和环境。家长以为他们坐在明亮的办公室,像是“程序员”。真实的情况是跟着工地走,在临时搭建的办公室,水泥地也罢;风大时屋里还“火舞黄沙”。

  硬件条件差点,尚且可以努力克服,更要命的是看不到头的加班。名义上,招聘时会说双休。实际上能有单休都是“福报”。

  一方面是这行内卷太深,又存在承包和相互恶劣竞争的情况。使得生存下来的公司,往往都存在明显的压榨。

  

  另一方面,工程的特殊性,不得不努力赶工期。一个部门拖后腿,可能耽误很多后续的问题。你如果拒绝加班,领导或其他部门的同事也难以交差。所以压力大成为常态。

  问题是,工资水平让毕业生普遍越发不满意了。因为工程单位相互之间靠价格争机会,最后只能是基层员工多干活、少拿钱。

  倘若接受不了,多半会听到那句老话“不干就走人,有的是人来干”。对于离职率,企业早已习惯。可是改行又未见得有更好的出路,这类打工人该何去何从?

  

  曾经很辉煌的专业和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逐渐从顶峰下降。建工类毕业生的处境,跟整个地产建筑领域的下降直接相关。

  但平心而论,接下来的十几年内,这依然是值得托付的。虽然不可能再像之前那么火热,但普通人维持生活肯定没问题。

  只是一线岗位辛苦指数和回报率估计会越来越难以满意。有人晒出进工地后的变化,短短半个月就像变了个人。这种状态属实无奈,怎样才能突破呢?

  这里要提醒入行的毕业生,想进入更好的企业或者换成更好的岗位,专业资格证相当重要。有时候甚至超过学历的价值。

  

  建筑行业受到很多监管,对于员工的资质有诸多要求。不管从事设计、安全、造价还是其他类型的岗位,业内认可的资格证会将员工的薪资和职场发展空间拉开差距。

  有想法的人,可以关注BIM工程师的认证。考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并且根据现实需求,在专业上有结构、机电、建筑、装饰、公路等很多方向。

  报考针对不同级别,学历和经验方面也存在不同的要求。比如初级BIM是中专学历起点,但中专生要求同时具备2年工作背景;大学生则无需提供工作证明。

  而高级工程师,则需要大专学历起点,且要6年工作经验;本科4年、硕士2年。虽然考试有一定难度,但通过之后便有了更多选择工作的资本。

  

  成都迅达建培,在专业资格证书培训领域,有着多年丰富的培训经验。尤其是建筑行业,涵盖BIM建模工程师、项目管理师、市政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多种考试培训。

  工地中风水日晒的模式,想必不少在职者已经深感疲惫。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花费一定精力去争取拿到有效证书,后期才能实现逆袭。

  投资自己,才是永远不会后悔的事。成都迅达建培,在各类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方面,有着“看家本领”。因为诚信经营,获得往届学员的广泛好评。

  公司坐落于成都市武侯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面对面了解,也可在其网站咨询。除了考证,包括学历提升的需求,也可以寻找成都迅达建培的辅助。祝愿毕业生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举报/反馈

上一篇:23年日本艺术类大学开放日时间合集
下一篇:丘成桐 | 从高等教育出发 谈谈我对基础教育的期待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