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4万毕业生:卷不起来又躺不平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5-11
手机版

  求职难,择业难,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在,加载不停的小圆圈背后,是无数个为未来焦虑的年轻人。

  然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求职这场战争,会胜出的是哪些人,而铩羽而归的年轻人又该如何继续向前。

  

  阎真在新书《如何是好》中,借主角许晶晶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遭遇同龄人优越感的打击、女性身份带来的“堕落”诱惑、找工作屡屡失利的挫败,迷茫中却依旧不停下脚步的故事。

  他试图回答一个问题:

  当生存与尊严对抗,我们究竟如何是好?

  阎真|当代年轻人如何面对生存的现实

  ——《如何是好》中南大学分享会摘录

  

  在《如何是好》里

  看见年轻人成长的痛苦和艰难

  这次《如何是好》的主人公是一位女性,其实我并没有从性别的角度来讲这个主题,我是从年轻人的成长阶段来讲的,比如说如果主人公是个男生,我也完全可以用这样一种段话来表述他的境况。

  因为无论男生也好,女生也好,他们的成长在这种社会环境和这种社会状态下,成长空间的阶段性,是那么的不易,以及他们面临各种挑战的严峻性。

  甚至可以不用严峻两个字,已经不足以用来表达他们所面临的这种挑战的严峻性。

  

  同时,从我个人来说,字里行间时不时流露出男性的这样一种忧虑或者是不自觉流露出的判断,可能多多少少有一点点,但我自己不知道。

  因为你不知道,你就会无意识地创作。其实我没有特别描写性别的话题,因为写的是年轻的成长中的男性和女性的故事,他是个男生或者她是女生,对于故事本身来讲,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但是,我是选择了一个女生作为主角,是因为我全部前面四部小说有三部是以男性为主人公的。

  如果说我想要写人们所面临的“挑战”,提到挑战的话,女性面临的挑战一定是更多一点的。

  

  我写《因为女人》这部小说的时候,是14年前了,我有一个朋友他是湖南电视台的,是个主持人,吃饭的时候,我说我在写现在的这本小说。他说你能不能不要触及年龄问题,但是我后来写的故事中我还是写了关于年龄的问题。就像杨老师刚才说的,女性都面临着年龄的问题是吧?也就是时间,客观说女性受到时间的压抑可能会更多一些。比如说,女性的局限就是生孩子,她的时间不可能无限延长。

  所以说,我这个小说的主人公,她接受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她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她有了很多人生的想象。

  用小说里面的话说,她就是我内心什么都想要:我想要有好一点的前途、稳定的工作,好一点的经济回报,还要希望在自己心爱的城市里找一个合心合意的男人,想要一套好一点的房子等等等等。

  

  什么都想要,这一连串的想要,都是正常的。他有这些正常的想要的话,就会有人说,你凭什么?社会不是个慈善机构,当你想要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有你自己的能力,你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来换取。

  换句话讲,这些个“想要”,是不是一种交易?我们的交易,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你没有什么东西,你凭什么想要?

  所以说这就是很多年轻人成长的痛苦和艰难。你没有很好的交易资本,你就没有交易的资格了。

  天上不会掉馅饼,大家都知道这个话。所以说,你每次获得都是由于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到的。天上掉馅饼的话,只有一个馅饼,那就是你的爸爸妈妈。除此之外,没什么馅饼会从天上掉下来。

  

  所以说,获得是非常艰难的,想要是非常正常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

  我们社会的内卷,卷得越来越厉害了,甚至可以说,这几年,内卷一年比一年卷,今年是最厉害的一年。

  我觉得可能往后看10年,今年可能是内卷最松、最轻松的一年,我猜想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会更剧烈地加剧,所以说每个人怎么去面对这种加剧的社会竞争是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大学生是一年1000多万新增,这1000多万人,都想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社会怎么提供给这么多年轻人他们都想要的生活?

  

  所以说,一个人,一个女性也好,男性也罢,当他们面对很多选择的时候,他们自己一定是不知如何是好。

  包括杨老师刚才讲的,另一个话题就是情感方面。情感方面就是刚才说的“想要”中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也生出了很多分支:比如说,男朋友长得帅一点,会好一点。有才华就更加好一点。家庭背景好一点,也更加好一点。这些都是她想要的。男朋友不能渣,还要给她温暖。

  你看这一个小的方面就可以生出这么多分支,所以说对生活她有很多很多的期待。但是这种期待存在着一种现实可能性。

  

  比如说找一个男朋友,我放弃什么呢?我放弃亲戚,我放弃颜值,我放弃才华。你总要放弃什么东西,所以我在书里设计了一个情节,就是你要“图一头”。你不能什么都想要,最后这个女主人公想来想去,还是放弃物质条件吧,才得到了情感的机会。她不知如何是好。

  在座的男生也好,女生也好,你们对生活有很多期待,但是要你们放弃哪一个期待都是非常痛苦的。

  将来你们一旦离开学校,就会发现,就会感觉到,生活的挑战比你们今天想象的要沉重得多,严峻得多。你们面临的挑战是更加沉重和严峻的。怎么来突破这种局面,唯一的突破的方向,那就是你要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努力。

  

  除此之外,当然,如果你的家里有矿,有更好的经济背景,父母可以给你垫几个台阶,但是最后,还是要靠你自己,未来只能靠你自己。

  所以说,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更加努力、更加优秀。反过来说,大家都在努力,大家都在变得优秀,就加剧了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面临这种局面的时候,的确不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它成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

  

  小说为什么叫“如何是好”

  我为什么写这个题目,我自己原来写的题目是 《乱梦纷飞》。我觉得这个题目很有动感,很有灵动,我很喜欢这个题目,已经定了三年,我从来没考虑要换个题目。

  后来,出版公司的黄总他们觉得这个题目要换一下,换什么题目他说让大家想一想,后来是我们的研究生,现在坐在台下,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们,她说,我给你提出一个题目,就是《如何是好》。

  我看到她们给出的题目时,一点都接受不了。这是个太平实的题目,一点灵动性和动感都没有,我接受不了,我又想了几个名字《漫天微光》《星还亮着》,听着都很浪漫,是吧?我选了几个编辑们推荐的题目,征求了我的学生们的意见,获得第一名的好像就是《如何是好》。

  

  后来,我在我的好朋友和整个文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中又征求了一次,湖南的现当代的大学老师们,最后《如何是好》确实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最后,我还在犹豫的时候,我的学生跟我说,你不要再犹豫了,出版公司人家开会了,五分钟就决定了,人家都已经在设计封面了,那既然如此,我就没什么话说了。

  后来,直到今天,我感觉这个题目是很好的,含有一种对我们生活状态的一种普遍的覆盖的力度。写出我们时代所面临的挑战的严峻性,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

  

  《如何是好》很现实,去掉了之前设想的那些浪漫性,更加能够表述当代年轻人面临挑战时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所以说,我现在是从心里完全接受这个题目的。

  

  《如何是好》是我对世界的态度

  回到小说中,“也许,这个世界需要重新认识”。

  《如何是好》的开头,这第一句话往往都是表达角色的某个核心思想:主人公许晶晶被推荐当了研究生,被别人找到了她以前犯错的一个小错误,不想由此研究生的名额被取消了。取消之后,排在她后面的人就 要想办法顶上去。 这就变成了一种人性的较量。

  

  主人公的家庭条件不好,但是上学很顺利,读大学有奖学金、助学金,她对生活、对世界还是抱着一种比较美好的期待,但是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每天见面的同学们都踩我一脚,她就发觉了人心的阴暗面。由此这个世界需要重新认识。

  后来,她在现实面前不断碰壁,几乎每一件事都在碰壁,她几乎要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就是这个世界需要重新认识。不能按照自己的期待和想象去认识世界,期待和想象是非常主观的。

  心里开始往阴暗的方面发展。但是生活中总有一些善良,朋友、友谊等等把她从那种非常阴暗、非常敏感的心理拉回来,让她觉得还能保持着对世界的善意。

  就我个人来说,这也是我对世界的态度,保持对世界的善意。

  

  这个世界的人,哪怕是对你很冷漠的人,或者其他怎么样的人,或者与你有矛盾的人,他只要不是铁了心要害你,我们都可以用比较善意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世界对你才有意义。因为他们的存在,构成你生命的意义,这就是一种大格局。

  所以说,我把个人的真实想法渗透到小说的创造里面了。

  许晶晶这个主人公,她每次面临着内心阴暗的时候,她总会用善意的、温暖的眼光去面对这个世界和人生。

  这是我的内心态度和立场。

  这本书还参与了当当云共读社第47期,活动期间除了会员可以免费读这本书以外,完成任务还可领悦读卡! 点击下方图片 了解更多 ~

上一篇:大连艺术学院大型原创舞台思政剧——《光荣·梦想》首演
下一篇:创客的“少数派”象牙塔乐园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