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的5大误区, 越复习成绩越差, 希望你没有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5-11
手机版

  距离2023年中考还剩下两个月左右时间,所有初三毕业班的学子们都在紧张忙碌地复习中。但俗话说“忙则生乱,乱则生错”,越是在冲刺阶段,越容易做出导致成绩变差、影响发挥的行为。今天给大家盘点中考冲刺的5大误区,希望大家都能避免 。

  误区一:盲目刷题

  复习,不做题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只也绝对不行。很多同学在复习时,容易陷入题海战术不能自拔,互相攀比谁做题多,而忽略了做题质量,这样做题再多也无助于成绩的提高。

  其实做题只是复习的一种形式,提高成绩才是做题的目的。每个人都要找到对自己而言难度适中的题,从做题中反思,纠正自己的错误,查漏补缺,才能是刷题要达到的效果,没有必要搞,更没有必要攀比谁做题多。

  误区二:争分夺秒

  有一些学生复习非常刻苦,每天都是早早起床,夜深才睡,挤出一切时间进行学习,只要眼睛还睁着就要学习,哪怕是下课了,吃饭、走路都不忘记学习,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句话。

  但人都不是铁打的,每天这样没日没夜地学习,往往适得其反,非但成绩不会进步,反而退步了。欲速则不达,过度努力,不给自己休息和放松的时间,实际上违反了学习规律,会影响学习效率。最好的做法是加强时间管理,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误区三:顾此失彼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与劣势学科,所以几乎每个人在复习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是“扬长避短”还是“劫长济短”。前者拼命强化优势学科,后者则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劣势学科上。

  这两者都不可取,最好的做法是“扬长补短”,首先要花适当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优势科目上,保持原有优势,然后花稍微多一点的时间和精力在劣势学科上,补齐短板,消除偏科或者使自己没有明显的劣势学科,所有科目齐头并进才好。

  误区四:闭门造车

  有些学生原则性特别强,只按照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来做,不相信学校、老师的安排,甚至学校组织的大型模拟考试也不想参加,要求离校回家自学。

  自信过了头就是自负了,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很多时候自己往往不清楚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很难客观认识和评估自己,一定要跟老师有密切的沟通交流。同时学校、老师的复习安排都是多年总结下来的经验,应该尽量配合,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

  误区五:成败心重

  有些学生的中考目标定位过高,超出了自己合理的水平和能力范围,或者过于纠结成绩和排名,对成绩的波动看得太重,过分焦虑,影响到正常的复习。

  与其关注成绩和排名,给自己施加心理压力,不如想办法给自己减压,把关注点聚焦在查漏补缺上面,只要让自己的学习水平提上去,薄弱点和短板越来越少,所有焦虑的事情自然就都解决了。

  越到后面,越要稳住阵脚,才能做好中考的冲刺,希望大家都不要有上面的这些误区,在中考有理想的发挥。

上一篇:春秋至汉代律历关系演变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选:贴心民生 凝聚民心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