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新作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5-17
手机版

  原标题:激励新作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近年来,常熟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力护航就业,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有力赋能稳住经济大盘工作。2022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6万人,常熟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88%,稳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今年2月,常熟市召开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动员会暨作风建设大会,吹响了聚力“四敢”的冲锋号。就业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常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四敢”要求贯穿人社工作的全过程,鼓足勇往直前的底气、胆气、锐气,加快形成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局面。

  以敢的勇气直面就业挑战,敢闯敢试、锐意破题。疫情给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也对就业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常熟人社部门咬紧牙关“啃”硬骨头,积极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开展人力资源需求调查,做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和失业动态监测分析。发力供给侧和需求侧,加强企业用工指导服务,对失业人员开展“线上+线下”“指导+推荐”的就业援助。以就业见习弥合教学与实践的断层,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适岗锻炼、无缝就业。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管理,加大职业指导,开发就业岗位,“企业职通车”以沉浸式互动打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最后一公里”。

  以敢的姿态筑牢就业根基,敢为善为、踔厉奋发。将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扶持,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落实稳岗留工、留常来常补贴等引导性激励政策。通过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稳岗拓岗,支持新业态发展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精准调整技能培训方向,陆续增设数字技能、人工智能、声学、生物医药等相关工种培训。推进企业自主开展新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拓宽人才职位晋升前景。加快智改数转与就业工作的深度融合,建设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人才孵化平台,加速培育支撑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让广大劳动者一技傍身高质量就业。推进市场“利剑行动”,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常态化开展监督管理,确保全市保持平稳的劳动关系。

  以敢的劲头优化就业服务,敢干实干、苦干巧干。常熟创造性地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就业援助“一对一”、职业指导“一带一”、创业帮扶“一帮一”精细化服务和精准化援助,让城乡劳动者走稳就业路。全面提升对企业用工需求的调查研判能力,动态跟踪研判1641家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走势,发挥用工服务“三员机制”作用。加强劳务协作,建立10家劳务合作基地,开通点对点送工常熟专车服务。持续提供“虞尚美居”企业安居住房租赁服务,确保人力资源“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重点做好与常理工的对接合作,开展“乐职虞城·青春起航”系列活动,让新生们学在理工、留在常熟。规范打造常熟市零工市场就业品牌,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线下招聘市场等现存自有途径,为常熟自由职业者提供就业信息采集、供需匹配、规范管理、就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

  以敢的决心打造就业平台,敢于首创、勇于探索。建立就业援助“码”上到快速响应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实现就业服务充分供给,就业政策应享尽享,使重点群体的就业诉求件件有落实。打通就业与用工双循环的堵点,针对信息不畅和对接卡壳问题,建设人力资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职通常熟”就业用工服务品牌,以数字化手段实现职工来常入职、企业招工录用在线登记、闭环管理。个人端与用工企业端、人力资源机构端和人社行政部门端四链融合,嵌入员工管理、智能执法、法规解读、在线维权、法制讲堂等综合管理服务功能,提升企业信息化、规范化用工水平。搭建人岗对接平台,线上线下融合互补,直播带岗、网络招聘、周末集市、人才夜市等多渠道多形式招聘活动顺时代、接地气、受欢迎。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端好百姓“就业饭碗”、筑牢民生保障基石,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常熟市人社部门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改革创新的气魄、奋发竞进的状态,真抓实干,为建设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贡献更大的人社力量。

  (作者:陈晓宇 为常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委书记)

  举报/反馈

上一篇:“大块头”有大智慧——江苏无锡锡山区建设高标准农田
下一篇:汉丹云智慧书法云教室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