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男子冒充清华研究生成网红:售卖假冒清华大学文创产品被判刑
网红在短视频平台上打造“清华学霸”人设,吸引百万粉丝,为了流量变现竟以“人设”为招牌,大量售卖假冒的清华大学文创产品。近日,经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
“我们发现短视频平台上的一名网红假冒我校学生,并以此身份销售大量含有清华大学字样、清华大学校徽的产品……”2022年8月的一天,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接到清华大学报案,随即对涉案网红张某立案调查。
经查,无业人员张某的真实身份和清华大学毫不沾边。“我从小一直有名校情结,特别希望能在清华大学这样的名校就读,然而,自己又不够努力,高考只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我之所以注册这个短视频账号,在个人资料中的毕业院校填写为清华大学,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到案后,张某告诉检察官,其在短视频平台里自称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二在读研究生,还说自己要攻读北大博士。
据了解,为了坐实“学霸”身份,张某办了一张假的清华大学学生证,混进校园,经常拍摄、发布一些在清华大学校园、食堂、图书馆自习室等拍摄的各类相关短视频,以此取得网友信任。
“可能大家对名校的生活多少都有好奇,我的号很快就有了百万粉丝。都说流量能变现,我就琢磨怎么靠流量赚钱。”张某坦言,一开始只想做个“代购”,通过短视频平台的店铺销售其从清华大学校内文创店购买的正品文创产品。但正版的文创产品成本太高,赚不到多少钱,于是,他便动起了卖假货的歪心思。
经公安机关侦查,截至案发,张某通过短视频平台销售、直播带货等方式兜售假冒清华大学注册商标的文创产品,销售金额共计70万余元。此外,张某被抓获时,公安机关还在其仓库中扣押了大量假冒清华大学注册商标的商品,货值金额共计11万余元。
3月3日,海淀区检察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依法对张某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于3月31日作出上述判决。
海淀区检察院的办案检察官杨岱君告诉记者,案件的成功办理对检察机关依法履行知识产权保护职能、优化文创纪念品市场环境提供了有益借鉴。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持续开展行业集中整治,加大线上线下涉及高校品牌标识违法行为监测力度,全面规范市场秩序,构建保护高校商标知识产权长效监管机制。(记者简洁 通讯员李昊)
责任编辑:凌芹莉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
- 济南将碎片化经验总结提升,创新推出五项地方标准 让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标准”可
- 拓斯达: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亚运薪火”与“宸星星火”同频共振 中学运动会迎来亚运冠军
- 多地清退编外人员,他们的“编外困局”:有人没资格报考所在岗位,有人因编外经历失去
- 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借数字应用于课堂 创智慧引领于教学
- 促进家校共育 巴蜀蓝湖郡小学开展家校共话成长系列活动
- 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律师四个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汇聚邻里 共筑幸福丨合肥万科物业2023“朴里节”圆满落幕!
- 中拉跨越大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广东报名自考有什么条件?
- 山东东营:文明宣讲进乡村 勤俭节约树新风
- 初中女生体测时突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AED“救了命”!
- 李刚,进京任职
- 1-9月海口港海关共受理“加工增值”试点扩区企业内销报关单404票 合计货值1.
- 重逢雁栖湖畔,国科大校友回家啦!
- 好水才能养好蟹
- 这种“鱼骨线”能变道吗?答案是……
-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CIS传感器出货量20亿:同比下降14%
-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自考相对容易专业都有哪些?
- 远程“扶智”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
- 黄喜灿:能被瓜迪奥拉称赞非常荣幸,新绰号可以向大家多宣传韩国
- AI赋能教育智变
- 同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