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小学生流行“电摇”引担忧,纠正型教育终究慢半拍
蒋璟璟
最近,不少正在读小学的孩子喜欢做一个奇怪的动作:双腿下蹲,手臂前伸,高频率地做“拉锯式”的晃动。也许,你会以为这是一种新型舞蹈,或者是一种体育运动。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社交语言,他们称之为“电摇”。这个并不雅观还不礼貌的手势举动,在孩子们中颇为流行,成为继《孤勇者》后,在小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又一现象级行为。(南国早报)
腿部深蹲,一只手平举横置于胸前,另一只手作突刺状在其上下来回穿行,配合下半身快速地跨步抖动或蹲起——这便是一套完整的“电摇”动作。有媒体对近1000名家长做的调查显示,生活中有过这种社交语言的学生中,男女生占比约各一半。除了小学生,初中11.44%,还有不足1%的幼儿园孩子……如此之短的时间,如此之广的流行,堪称是病毒式传播了。
从近些年的反馈看,网络场域的一些流行元素,往往会在小学生群体中获得惊人的传播力。比如说,之前的口水歌等等。对此现象,其实很好归因。一方面,小学生过早、过多地接触到智能手机以及社交媒介,一些网络内容,不可避免会引发效仿;而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小学生群体心智尚不成熟,其社交行为具备更显著的跟风、从众性质。下意识学习所谓“社交语言”,其实是他们避免被孤立的一种方式。
“电摇”当然不雅观、不得体,甚至充斥冒犯意味,这是基于成人视角而言的。而小学生们,还不具备完整的性别意识、身体语言意识,在他们的认知和圈子里,“电摇”更多是出于好玩,是没有恶意的。由此,事实上引出了一个深层次的讨论,那就是“纠正型教育”的场景适用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般性的说理,往往不足以建构起具象的行为规束。而只有在一次次具体化的“行为纠正”中,才能培养起正确的、得体的言行模式。
当下的问题在于,关于低龄儿童教育,事前的、一般性说理太少、太无力,而需要纠正的、莫名其妙的“不良举止”太多、太频。网络烂梗,似乎总是跑在前面。为此破局,还是得回到源头,家长多些陪伴、把“正确的引导”前移,不把孩子推给手机,才能阻止不合时宜的“网红元素”渗入校园。
举报/反馈
上一篇:AI大模型+低代码平台,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下一篇:雅思考几篇听力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
- 济南将碎片化经验总结提升,创新推出五项地方标准 让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标准”可
- 拓斯达: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亚运薪火”与“宸星星火”同频共振 中学运动会迎来亚运冠军
- 多地清退编外人员,他们的“编外困局”:有人没资格报考所在岗位,有人因编外经历失去
- 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借数字应用于课堂 创智慧引领于教学
- 促进家校共育 巴蜀蓝湖郡小学开展家校共话成长系列活动
- 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律师四个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汇聚邻里 共筑幸福丨合肥万科物业2023“朴里节”圆满落幕!
- 中拉跨越大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广东报名自考有什么条件?
- 山东东营:文明宣讲进乡村 勤俭节约树新风
- 初中女生体测时突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AED“救了命”!
- 李刚,进京任职
- 1-9月海口港海关共受理“加工增值”试点扩区企业内销报关单404票 合计货值1.
- 重逢雁栖湖畔,国科大校友回家啦!
- 好水才能养好蟹
- 这种“鱼骨线”能变道吗?答案是……
-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CIS传感器出货量20亿:同比下降14%
-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自考相对容易专业都有哪些?
- 远程“扶智”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
- 黄喜灿:能被瓜迪奥拉称赞非常荣幸,新绰号可以向大家多宣传韩国
- AI赋能教育智变
- 同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