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了!这对夫妻再来福州的愿望,再也没有实现……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5-31
手机版

  青山垂泪,江河呜咽。

  今天,中国人民愤怒犹在,心痛犹在,思念永在。1999年5月7日,贝尔格莱德时间晚11时45分(北京时间8日凌晨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发射5枚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

  被炸后的我驻南使馆外景。(吕岩松 摄)

  随着剧烈的爆炸声,白光阵阵,浓烟四起,热浪扑面,瓦砾横飞。住在使馆的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和《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的卧室分别被两枚导弹击中,三位优秀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壮烈牺牲。

  左起:邵云环、许杏虎、朱颖

  噩耗传来,举世震惊!

  美国这一惨无人道的行径粗暴践踏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我们做错什么事了吗?他们为什么要轰炸我们?”

  牺牲前不久,邵云环在发回的通讯《悲壮的贝尔格莱德》中记录下当地一位女孩对妈妈的发问。1999年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财产损失严重。

  这是1999年3月24日,南联盟军队的一辆坦克在科索沃省德雷尼察地区待命,随时准备战斗。新华社发

  “没有行人,没有灯火,没有过往的车辆,只有风在刮,看不见导弹在天上飞……”许杏虎在自己的战地日记里这样写道。

  24年了!我们从未忘记!

  尤其许杏虎、朱颖夫妇与福州的这个约定,更是让人泪目!

  下面,请跟着我们一起回到1999年……

  1999年5月《福州日报》的一篇报道:

  他俩原本几年后要再来

  ———追寻许杏虎、朱颖福州之行的足迹

  去年今日朱颖和她的朋友陈佳在福州温泉公园

  10日下午,本报一位编辑在互联网上漫游,寻找有关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的最新消息,突然被几张照片吸引住了:这不是在贝尔格莱德轰炸中牺牲的中国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一年前在福州温泉公园、五一广场留下的吗?

  昨天一早,头版印着许杏虎、朱颖夫妇在福州的大幅照片的《福州日报》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头版右下方附一启事:请提供照片的朋友速与本报联系。

  去年今日,许杏虎、朱颖与好友陈佳、刘燚(从左到右)在福州五一广场合影

  上午10时30分,电话铃声响起。省招标公司一位叫刘燚的读者说:“我太太是朱颖很好的朋友。我无法表达这种感受……”他很快噎住了,他说现在只能说这些。

  同事问:那个朱颖是不是你同学?

  陈佳一听就哭了

  去年今日朱颖、许杏虎和陈佳在福州温泉公园

  刘燚的夫人叫陈佳,是榕城某高校医务室医生。昨天下午记者找到医务室,她的同事说:陈佳这些天每晚流眼泪,加之上夜班,正在家休息。

  几位同事早就听陈佳说有同学在贝城。这个星期一早上,一位老大姐一见陈佳进医务室,就问:“那个朱颖是不是你同学?”陈佳一下就哭了。

  去年今日朱颖和陈佳在福州五一广场

  朱颖和陈佳从小一起生活、学习,她们的父母是山西农业大学的同事。1990年高中毕业后,朱颖去了天津轻工学院,陈佳则随福建籍的父亲到了福州。朱颖在寄给陈佳的一张贺年卡中写道:“多少年来,身边有过多少的朋友,却无一代替我心深处你的位置……永远的朋友,是那种刻骨铭心的!”

  陈佳微微红肿着眼,与记者交谈,几次都要掉眼泪。她说,8日中午从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中得知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消息,心中不安,赶紧打电话到北京朱家。朱颖的妹妹一接电话就哭起来,说姐姐、姐夫失踪了。陈佳和刘燚都咽不下午饭,一下午都在互相安慰,上互联网四处寻找有关消息。晚上的电视新闻,使他们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我和福建有缘。”

  出国前最后一次旅游,朱颖选择了福州、厦门

  去年今日朱颖和陈佳在福州五一广场

  去年5月,结婚不久的许杏虎、朱颖两个月后就要出国。出国前,想出门旅游一次。朱颖说,她最要好的3个朋友都在福州、厦门,她和福建有缘,就想去这两个城市。这就有了福州之行。

  陈佳认识许杏虎,是在他与朱颖恋爱之后。1994年、1995年之际的大半年间,陈佳陪母亲在北京看病,才重新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朱颖。朱颖开玩笑说,陈佳是她最好的朋友,许杏虎得先过陈佳这一关。许杏虎留给陈佳的印象,是温和文雅,清瘦,皮肤有些黑,话不多,但做事井井有条。

  去年今日朱颖和陈佳在福州五一广场

  许杏虎、朱颖是5月11日下午到福州的,当时下着大雨。晚上一起吃饭,陈佳自己下厨做海鲜。最后一道菜是芋泥,大家都吃得很饱了,但许杏虎、朱颖说“要给陈佳一点面子”,就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朱颖是活泼、开朗、大方的女孩。

  12日上午4人一起爬鼓山,下午去温泉公园。朱颖玩得很开心,说没想到福州这么漂亮,空气这么好。喂广场鸽时,洁白的鸽子跳到朱颖手臂上啄玉米,朱颖吓得惊叫、躲闪。陈佳说:“她是个柔弱的女子,在战地上却那么坚强。”

  去年今日朱颖在陈佳家中作客

  13日中午,陈佳、刘燚去长途汽车站送许杏虎、朱颖上车去厦门。临走,许杏虎、朱颖说:4年后我们再来福州看你们……

  说到这里,陈佳眼圈又红了:“可现在,还不到一年……”

  陈佳说,昨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选用的许杏虎、朱颖照片,多数是在福州之行中拍摄的。福州之行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给他们留下了大量照片。

  朱颖:“希望你们多给我发邮件过来,有人记着是最大的安慰”

  许杏虎与朱颖结婚照

  去年7月,许杏虎、朱颖赴贝尔格莱德。随着他们学会上互联网,与陈佳、刘燚的联系转为省钱省时的E-mail(电子邮件)。刘燚粗略统计了一下,从贝城发来的电子邮件有20多件,双方往来约有四五十件。

  随着3月24日北约轰炸开始,许杏虎和朱颖都忙着在第一线采访、写稿、拍摄照片,但双方联系却更为频繁,差不多每周都要联系一次。在E-mail中,朱颖一直都说“请放心”、“勿念”。

  下面一封是4月7日发出的:

  陈佳、刘燚:

  你们好,不知上次给你们的邮件收到没有。我们这里一切都还好,只要不停水停电,我们的生活就没什么问题。我们现在住在使馆里,比我们家要安全一些,但也不是绝对安全,出去主要靠自己了。目前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汽油,全都控制起来了,为了战争,我们可以理解。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会遇到战争,不过遇到了,也就得正确对待。

  现在我们最好的联系方法就是邮件,因为电话随时都有断掉的可能,所以希望你们多给我发邮件过来,有人记着是最大的安慰。自从开始打仗以来,我们就非常得忙,常常一天休息不了两三小时,许杏虎一天到晚忙着写稿,也累得要命,现在爆炸就在离我们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我们也都无动于衷,主要是习惯了也麻木了。

  战争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结束,我们就这样呆着吧,如果有一天停电停水我们也就不能在这儿了。我们都储备了不少的饼干和水。你们放心吧!

  朱颖

  4月7日

  这是朱颖(左后)、陈佳(右后)在念初中时,与她们的母亲在山西农业大学陈家阳台上的合影。朱家就在同一幢楼另一个单元。

  4月20日:朱颖发自贝城最后的E-mail

  朱颖在贝尔格莱德向福州发出了最后一封文字E-mail,信中透露的信息说明形势越来越严峻———

  陈佳:

  你好!我这里有一些被炸现场的照片,有时间我会陆续发给你,看看北约究竟干了些什么。

  另外一件事我想向陈伯伯咨询一下,贝市附近的氮肥厂被轰炸,大火燃烧了两天两夜,黑烟滚滚,我不知道是否会有有毒气体,虽然政府说没有毒气放出,但我仍在现场感到喉部刺激,所以我并不相信完全没有毒,另外许多油库被炸,也引起大火,不知会不会影响到下一代?请给我答复。还有采取什么办法可以减轻毒性的影响?或吃些什么东西?我们这里食物还算充足,只是北约用了一些有放射性的炸药,所以我们都担心叶子菜里面会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其它方面我们一切都好,勿念!

  朱颖

  4月20日

  许杏虎在北京的新居中

  陈佳接到这封电子邮件,立即请教了教化学的父亲——信中提到的“陈伯伯”,并发去了一封E-mail,告诫朱颖和许杏虎要尽可能少到现场,尽量多喝水,而且要喝瓶装水。

  此后,陈佳收到了朱颖通过互联网发来的几张战地照片。但有关许杏虎、朱颖工作和生活情况的消息,却几乎断绝了。陈佳怎么也想不到,再一次听到他们的消息,竟是一个令她无法接受的噩耗……

  如今,在被炸使馆旧址两座纪念碑前,摆放着数不清的鲜花,诉说着人们对三位烈士的无尽哀思。

  这是2022年5月7日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旧址纪念碑前拍摄的花圈。新华社发(王韡 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安息吧,亲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举报/反馈

上一篇:看似老师尽职尽责,实则为了免责!学校过度负责,人人不堪其扰
下一篇:全国优秀!芜湖多家单位上榜!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