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那些年年销过百万的韩系品牌,都经历了什么?
经历了疯狂的两个月之后,有些品牌已经到了存亡之秋,这些品牌不仅仅包括某些造车新势力,也包括许多合资品牌。在众多合资品牌中,存在感不强的法系车都已经开启了暴走模式,但那些曾经在国内年销过百万的韩系品牌,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动作。
根据韩国汽车产业协会(KAMA)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韩系车在华销售疲软,市场份额已经跌至1.6%,作为对比,韩系车在墨西哥达到12.0%、美国达到10.7%、欧洲达到9.4%,可以说韩系品牌在国内几乎是毫无存在感了。
韩系品牌在国内,也是有过辉煌的,2002年10月,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和韩国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正式签署协议,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现代, 趁着WTO的风口,再加上当时不错的性价比,韩系品牌在国内的销量可谓是扶摇而上,数据显示,现代汽车集团进入中国5年,销量就达到100万辆,在2013-2016这几年间,现代集团更是每年销量破百万,分别为103万辆、116万辆、106万辆和114万辆,说一句当时的韩系品牌在国内如日中天,并不过分。
然而,高光时刻来得快,去得也很快,2016年一过,韩系品牌似乎突然就卖不动了,2017年销量为82万辆、2018年为79万辆、2019年为71.6万辆、2020年为50.2万辆、2021年为38.2万辆…… 自主品牌强势崛起 韩系品牌受冲击
韩系车在国内大杀四方的年代,是国内汽车市场正在高速发展的年代,彼时的自主品牌缺少核心技术、品控差,品牌形象也差。而以德系、日系为首的品牌,价格又是高高在上,所以韩系车在当时瞄准的市场,就是:看不上自主品牌,但又囊中羞涩,购买不起日系、德系的那一部分消费人群。
凭借合资品牌的身份+低于合资主流品牌的价格,韩系品牌在那几年飞速发展,市占率一度突破10%,成为大街小巷都能看见的街车。但后面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其他合资车型价格的下探,处在中间位置的韩系车自然受到了挤压,比价格拼不过自主,拼产品力又不如日系德系,最终市场份额一缩再缩。
部分车型“体力不支” 进一步拖累了韩系车口碑
还记得中保研刚推出时,国内“特供车”现代菲斯塔(参数丨图片)那惨不忍睹的碰撞成绩吗?25%偏置碰撞时A柱肉眼可见的弯折,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仅为M(及格),耐撞性为P最差,一切的数据都在表明着菲斯塔在偷工减料。
即使抛开安全性,以A级轿车领动为例,在售价普遍高于长安逸动的基础上,三大件却与后者有着明显的差距,越发理智的中国消费者自然知道该怎么选。再说现如今的主流新能源车,韩系品牌应该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感最低的合资品牌之一。myauto见得最多的,就是用来跑网约车的菲斯塔纯电,C端市场几乎没有什么建树,而在国外获奖无数的IONIQ 系列,却迟迟不愿引入国内市场,这种始终慢市场一步的节拍,也让韩系品牌的处境越发艰难。
再加上更高层面的一些ZUO,在2016年之后,韩系品牌似乎突然没了精气神,销量表现就不那么美好了。今年前四个月,韩系车全球销量达68.4万辆。但从一季度来看,现代在国内销售了6万辆,起亚为1.9万辆,和巅峰时期年销百万辆相比,让人唏嘘不已。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
- 济南将碎片化经验总结提升,创新推出五项地方标准 让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标准”可
- 拓斯达: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亚运薪火”与“宸星星火”同频共振 中学运动会迎来亚运冠军
- 多地清退编外人员,他们的“编外困局”:有人没资格报考所在岗位,有人因编外经历失去
- 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借数字应用于课堂 创智慧引领于教学
- 促进家校共育 巴蜀蓝湖郡小学开展家校共话成长系列活动
- 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律师四个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汇聚邻里 共筑幸福丨合肥万科物业2023“朴里节”圆满落幕!
- 中拉跨越大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广东报名自考有什么条件?
- 山东东营:文明宣讲进乡村 勤俭节约树新风
- 初中女生体测时突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AED“救了命”!
- 李刚,进京任职
- 1-9月海口港海关共受理“加工增值”试点扩区企业内销报关单404票 合计货值1.
- 重逢雁栖湖畔,国科大校友回家啦!
- 好水才能养好蟹
- 这种“鱼骨线”能变道吗?答案是……
-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CIS传感器出货量20亿:同比下降14%
-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自考相对容易专业都有哪些?
- 远程“扶智”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
- 黄喜灿:能被瓜迪奥拉称赞非常荣幸,新绰号可以向大家多宣传韩国
- AI赋能教育智变
- 同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