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运动有效应对抑郁症年轻化
据今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14.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需要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也指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其中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成抑郁患者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而体育研究成果发现,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减轻抑郁症的症状。
据专家分析,青少年缺少成年人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压力,可用来应对压力的工具却更少。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而言,父母是极为关键的一环。他们能否及时察觉孩子的异动,并给予有效的关注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病情走向。
春季是户外出行的好机会,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出门享受春光,放松身心。“孩子上了初中,跟父母交流少了,玩手机、看电脑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担心孩子的视力,也担心孩子有心理压力,周末带她放松一下,出门爬山、采摘,转换一下心情。”来自北京朝阳区的一位家长说。
清华大学体育部党委书记、运动人体科学博士马新东教授曾在采访中表示,运动是促进心理健康的一剂良药。“现在城市里儿童青少年骑自行车、走路上下学的情况越来越少,这种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超过2至3小时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这说明体力活动不足是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专家表示,经常参与运动锻炼的群体罹患抑郁症的风险相对较低。这是因为,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与积极情绪呈正相关,体育活动越多,积极情绪越高。这些都证明运动是一剂良药。目前,运动锻炼已被许多医疗机构视为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学龄前儿童在全天内各种类型的体力活动时间应累计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力活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体力活动并不是指一次完成,可以穿插在日常生活中,如上楼梯、快走等,也可以在幼儿园活动课中完成,如做体操、玩游戏等。
小学阶段运动强度可以逐渐加大。一般来讲,儿童青少年每周至少应进行3天的中、高强度有氧训练。要把运动变成生活方式的一种,每天根据孩子的精神状态、睡眠情况、营养状况来安排合适的运动。
初中阶段可以采取一些力量训练。这时候儿童青少年的内脏系统和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得比较完善了,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和高强度训练,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转自4月19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
- 济南将碎片化经验总结提升,创新推出五项地方标准 让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标准”可
- 拓斯达: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亚运薪火”与“宸星星火”同频共振 中学运动会迎来亚运冠军
- 多地清退编外人员,他们的“编外困局”:有人没资格报考所在岗位,有人因编外经历失去
- 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借数字应用于课堂 创智慧引领于教学
- 促进家校共育 巴蜀蓝湖郡小学开展家校共话成长系列活动
- 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律师四个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汇聚邻里 共筑幸福丨合肥万科物业2023“朴里节”圆满落幕!
- 中拉跨越大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广东报名自考有什么条件?
- 山东东营:文明宣讲进乡村 勤俭节约树新风
- 初中女生体测时突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AED“救了命”!
- 李刚,进京任职
- 1-9月海口港海关共受理“加工增值”试点扩区企业内销报关单404票 合计货值1.
- 重逢雁栖湖畔,国科大校友回家啦!
- 好水才能养好蟹
- 这种“鱼骨线”能变道吗?答案是……
-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CIS传感器出货量20亿:同比下降14%
-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自考相对容易专业都有哪些?
- 远程“扶智”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
- 黄喜灿:能被瓜迪奥拉称赞非常荣幸,新绰号可以向大家多宣传韩国
- AI赋能教育智变
- 同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