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教育教学改革,绝无捷径可走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0-01-21
手机版

今天向大家推荐的文章,出自一名数学老师之手。吴正宪老师是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吴老师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苦练与积累,在吴老师一步一个脚印艰苦付出的背后,是不是也能找到一点我们年轻时追梦的影子?以奉献为乐趣、为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而努力,你做到了吗?

白天我拼命工作,晚上我发奋读书

我是一个七零届初中毕业生,在那个特殊年代,不满16周岁就匆匆踏上了教育岗位。记得在当时的日记中我曾十分惋惜地写道:当我的一只脚刚刚踏进青春的门槛,另一只脚还流连于学生的纯真时,就已经开始承担起成人的重任,小小年纪的我多么希望能在求学的征途上继续学习深造,汲取营养。然而,儿时上大学,当科学家的美梦被无情的现实击碎了。

一个“文革”中的初中毕业生可谓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怎能担得起教师工作的重任?!别无选择,“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为自己定下了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在那个“读书无用”的年代,白天我拼命地工作,晚上我发奋地读书。大概是受父亲的影响,我酷爱文史。我通读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浏览了当时少得可怜的几本名著,亲手抄写的《唐诗三百首》,至今还珍藏在我小小的书柜中。它们为我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一个暑假,毫无数学教学基础的我通读了小学全套数学教材

80年代初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开始语文、数学教学双肩挑。数学教学对我来说真是一片空白。所以,在教一年级数学前的那个暑假,我找来了1—12册教材,仅用一个假期,就把全套教材所有的例题,思考题及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全部亲自做了一遍。我查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虚心向其他教师们学习,并根据数学知识内在联系整理成知识网状图,整理了厚厚的一大本学习笔记。此时,我已通读和熟悉了一至六年级的全套数学教材。

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在台灯下认真演算着数学题,凡是要求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题目,我首先从自己做起;遇到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中的高难度题目,我就一张张草稿纸地演算,草纸摞起来比写字台还要高。当时《人民教育》发表的329道小学教师自测题,我只用几个晚上便全部完成。我精心整理了《小题库》、《难题辨析》、《思维训练》、《趣味数学》、《教海拾贝》等学习笔记。就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攻下了第一关——教材关。为自己数学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我阅读各种教育理论书籍,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

教学改革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一位教师仅仅能驾驭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学研究是科学的实践,必须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我开始有计划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白天听了北师大教授“智力及其测量”的讲座,晚上我就随笔记下学习心得;学习了《教育心理学》理论,我就试着做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学习了《教育评价》,我就尝试着在实验班做学生评价和考试方法的改革。

我认真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注意从各种教育刊物上捕捉信息,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至今20多本写满密密麻麻的学习体会的笔记本和教学随笔还珍藏在我的书柜中。两次喜迁新居,忍痛割爱扔掉了不少书,唯有那发黄的学习笔记本还紧紧与我相随,可见我对它情有独钟。它时时告诫我: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善于学习、重视积累、贵在坚持,在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上绝无捷径可走。

人生中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从勤奋进取中得到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的工作也愈发的忙碌。超负荷的工作,使我早已没有了8小时的概念。但是,不论工作多忙,我始终保持一个很好的习惯,即年年有目标,月月有计划,周周有安排。每天早上我常常以小时为单位安排好一日工作。

我的工作原则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做好社会工作;白天做不完的工作就晚上做;紧急的工作优先做。现在,我早已适应了这种高频率、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多年的实践使我逐渐学会了“弹钢琴”,繁杂的工作,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我始终以奉献为乐趣,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践自己的诺言——努力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

从自己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都是从勤奋进取中得到的,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就会为之奋斗,无怨无悔;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就会不断地探索,乐此不疲;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种艺术,就会追求更加美好的境界,创造出神奇的效果。

来源: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

上一篇:重磅教育教学改革文件落地 直击教育痛点叫好又叫座
下一篇:双流这所学校实施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慧学”,教师“慧教”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