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报告,揪出“隔空猥亵”学生的“大灰狼”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6-07
手机版

  向未成年人发送淫秽视频,诱导其拍摄裸体照片并以此威胁其发生性关系,并向其索要钱财,还将上述裸体照片和视频售卖……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以猥亵儿童罪、强奸罪、敲诈勒索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隋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5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履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隋某某猥亵、强奸、敲诈勒索、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5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主题为“检爱同行 共护花开——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履职”的新闻发布会。

  2022年1月,隋某某使用网络社交软件向未成年被害人刘某某发送淫秽视频,并威胁、诱导刘某某自拍裸体照片和视频发送给其观看。后以此威胁刘某某发生性关系,并向刘某某索要钱财。同时,隋某某通过网络将上述裸体照片和视频售卖。

  未成年被害人刘某某的老师通过“涉未成年人强制报告警情专线”对此案进行报警,公安和检察机关快速反应。检察机关督促公安机关固定证据后将隋某某缓存的、上传至社交账号、云盘等处的不雅视频进行技术删除,“线上+线下”阻断传播链条。

  检察机关对该案提起公诉后,法院以猥亵儿童罪、强奸罪、敲诈勒索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隋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此后检察机关又联合公安机关、涉案学校、家长对购买淫秽视频并观看的学生开展分级干预和法治教育,制发“督促监护令”督促父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同时,委托心理咨询师对被害人及其监护人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创伤。

  据5月31日发布会介绍,全国检察机关在履职中发现,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日趋明显、更易遭受网络不法侵害;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手段复杂多样,方式不断翻新,“网络诱骗”“隔空猥亵”等新类型犯罪隐蔽性强,打击难度大;一些未成年人通过网络接触暴力、色情、毒品、低俗等不良信息,导致形成不健康价值观,甚至盲目跟风、走向违法犯罪;未成年人高额打赏、高额充值、过度消费、沉迷网络,网络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未成年人保护措施不力等问题较为普遍。

  对此,今年4月,最高检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的意见》,专门强调要“聚焦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把网络保护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重点进行部署和推动。

  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惩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网络犯罪,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起诉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7761人。起诉“隔空猥亵”“线上联系、线下性侵”等犯罪占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近六分之一。而在严惩的同时,检察机关也多元救助保护未成年被害人,加强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

  来源:正义网作者:杨柳朱书慧

上一篇:学历提升各方式的报名时间和学费?
下一篇:融合履职 共护花开 徐州检察助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