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录用干部档案审核指引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6-15
手机版

  1.档案内有几个名字(曾用名)会不会影响录用?

  2.干部有多个出生时间会不会影响录用?

  3.父母的名字不一致会不会影响录用?

  4.学历无法验证能不能录用?

  5.高中学历填写错误能不能录用?

  很多准公职人员对以上的问题特别纠结。非常理解,毕竟好不容易通过笔试面试,走到考察这一关,要是在档案这里出岔子,那实在太可惜了。

  那以上那些问题究竟会不会影响干部的录用呢?连很多人事干部对此都把握不准,作者根据工作经验,列一下新录用干部档案审核的指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

  对新进干部队伍人员的档案进行严格审核,重点审核“三龄二历一身份”等内容,发现档案涂改、材料和信息涉嫌造假的,要立即查核,未核准前一律暂缓考察并停止任职、录用程序。

  提取出几个关键词:“三龄二历一身份”、“涂改”、“造假”、“查核”。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词,概括审核的指引如下:

  (一)重点审核“三龄二历一身份”信息;

  由于新入职人员没有档案专项审核,因此考察时主要审核“三龄二历一身份”信息是否与报考时提供的信息一致,有没有出现矛盾情形(主要看干部是否如实填写报考信息)。

  1.按最早记载材料中出生时间计算出来的年龄,是否满足报考条件,有无超龄报考。

  2.报考前已经参加工作的,是否工作履历材料齐全,尤其是首份合同不能缺失。

  3.要求党员身份的岗位,是否有入党志愿书,且入党志愿书是否完整、真实。

  4.学历学位是否满足报考条件,且不存在虚构学历、不存在前置学历有问题的情形,学籍材料是否齐全。

  归纳起来,就16个字:“防假年龄、防假履历、防假党员、防假学历”。

  (二)不允许出现“涂改”、“造假”的情形;

  主要核实是否存在为了满足报考条件,故意涂改和造假档案材料,虚构和伪造档案材料的情形(主要看干部是否有隐瞒组织的行为)。

  出现“三龄两历一身份”等重要信息有故意涂改,虚构、伪造重要材料(如学历、年龄)的,造假行为属于诚信有问题,基本上是一票否决项。

  (三)没有核查清楚,暂缓程序;

  对于三龄不一致、缺少重要材料、信息不准等情形,如果当初属于如实填写报考信息,没有隐瞒组织,可核查清楚并给出结论后,可录用。

  除了以上三点,还需要核查是否存在影响录用的情形。

  根据《公务员录用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

  

  虽然解释了那么久,但还是没解释清楚文章开头的几个问题,到底会不会影响录用,这里有个判断标准:

  《公务员录用规定》:

  报考者有隐瞒真实信息、弄虚作假、考试作弊、扰乱考试秩序等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考试成绩无效、取消资格等处理。

  ---文章来源于:兰台人

上一篇:9月16日、17日开考!吉林省考区公布
下一篇:川大女学生或将被开除,女孩苦苦哀求道歉,家属想给她一次机会!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