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护航“天府粮仓”的机构今天“72岁”了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6-16
手机版

  岷江水润,沃野田畴。今日走进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记者看到栽种不久的水稻秧苗身姿挺拔、绿意盎然,农田里纵横发达的渠系,水流潺潺。

  

  好田种好粮,离不开水利的支撑,而守护这片区域的正是都江堰外江灌区。该灌区北起都江堰渠首沙黑总河,南至新津城,沿金马河右岸到邛崃山脉东麓,引都江堰外江和西河(文井江)水控灌。

  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历史上的西河流域(外江灌区)一直用水争端不断。新中国成立后,为统一调水、防汛、岁修等工作,1951年6月11日,崇庆、大邑、新津、邛崃4县共同成立“川西西河流域水利联合办事处”。自此,西河流域有了专业的管理单位,开启了科学治水的新篇章。

  72年来,从最初的“川西西河流域水利联合办事处”到现在的“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从4个县40余万亩灌面到7个县(市、区)123万余亩,从传统的农业灌溉供水到“生产、生活、生态”供水,灌区成长从未停止。

  据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外江灌区统一管理后,逐步建立了健全的用水组织和用水制度;实施渠系改造,组织开凿了人工渠道“三合堰”,兴建了一批水利枢纽工程,形成以黑石河、沙沟河、西河、三合堰191公里干渠为骨架,支都农毛渠科学布局的灌溉网络;工程配套设施齐全,指令管控智能化,排洪保灌运行顺畅,实现了从被动治理到主动调控的重大突破,灌区年引水能力已达8亿立方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资源支撑保障,纵横密布的灌溉渠系已成为了灌区人民的生命渠、致富渠、幸福渠。

  

  水利兴则仓廪实,水利强则根基稳。当前,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正充分发挥助力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水生产力载体作用,加快把都江堰灌区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都江堰外江灌区已成为成都平原的粮食主产区,成都正在这里全面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外江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外江管理处将继续稳步推进灌区改革发展,努力在都江堰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的征程中,发挥“排头兵”作用,展现时代新作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岳耀先 舒琪 记者 周滎鸿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 供图 受访单位

  举报/反馈

上一篇:房子在昆明的注意!这个消息事关你的钱袋子!尤其是近期准备装修的!
下一篇:石油化工拆除资质证书:必要性、程序与要点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