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8道简答题总结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0-01-21
手机版

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学校教育既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又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由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

(2)学校教育由专业教师来施教。

(3)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2美育对小学教育的意义

答:(1)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3)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3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适当缩减)

答:

(1)调査法

调査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等方式有目的、 有计划、 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体分析之后,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

(2)观察法

观察研究法是指有计划、 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和日常生活条件下语言、 行为的客观表现来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

(3)实验研究法

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 合理控制、 创设

一定条件,对被试施加教育影响的研究方法。

(4)行动研究法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工作者或学校的一线教师针对自己在教育领域、 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在专业教育研究者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科学的定位、诊断、制定解决的方法。

(5)叙事研究法

叙事研究法是教育主题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通过讲述教育故事,

体会教育的方法。

(6)历史研究法

历史法就是通过对人类己有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分析, 认识教育现象和发现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4德育的心理机构

答:德育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知、情、意、行四因素构成

(1)道德认识。

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准则或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港只。 它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语只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 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 在克服困难中自売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 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它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 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

(5)在品德心理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对学生的德育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可有多种开端。

5培养小学生德育的方法

答: 我国中小学德育方法主要有:

(1)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 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

(2)榜样法(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

(3)锻炼法(指导实践法)

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

(4)陶冶法(情感陶冶法)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

(5)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6培养小学生品德的途径

答:

(1)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 有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

(2)课外和校外活动

(3)社会实践活动

(4)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5)班主任工作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适当缩减)

答: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恒性是最明显的特征。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重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①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③泛灵论: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以下特征:

①思维可以逆转;

②获得了守恒关系;

③去自我中心

④具体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 11、12岁以上)

这一阶段儿重或学生已经完全具备进行一下思维的能力。假设一演绎思维,即不仅在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景,而且根据可能的情景(假设的情境)进行思维。

上一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40个常考简答题考点,赠记忆口诀!
下一篇:万变不离其宗!好的课堂教学一定按照教学规律来施教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