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老教师直言:我教过的学霸,都有这3个学习习惯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6-17
手机版

  作为一名从教20年的老教师,教过很多届学生,笔者发现:那些学习好的孩子,都有很多共同点。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学霸,不仅仅是因为智商优于其他人,而是因为他们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愿意持之以恒地努力。

  总结来说,笔者教过的学霸们,都有以下这三个好的学习习惯,今天就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更多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瑶瑶是我4年前的学生,对她印象深刻,除了成绩之外,还有图文并茂的笔记。

  不管是书上的随手记,还是专门的课堂笔记,红黑两色笔交叉,荧光笔重点标识,有时还会画个简单的思维导图辅助记忆。

  这样的笔记一目了然,核心点突出,提高了瑶瑶的学习效率,让她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除了平常的测验总是遥遥领先,在中考中,她的语文更是考出了109分的好成绩。

  她认为做好笔记主要有两点,一是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让重点难点突出;二是切不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把老师讲的所有内容都记上,要学会抓重点,记不会的和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

  不要说记笔记麻烦,掌握方法,就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利器,而一旦形成习惯,你就会发现,记笔记和听讲绝对是“1+1>2”。

  

  经常见到有个别孩子,平常上课总喜欢踏着点进教室,早读时,也总要比别人晚来2分钟,问起来,却振振有词,“我没迟到啊!”“又没有耽误上课!”

  但真的没有耽误吗?

  晚到2分钟,往往会跟不上老师节奏,影响可能是5分钟,甚至是10分钟;提前进教室1、2分钟,却可以准备好文具,并对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提前浏览,做到心中有数,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不要总是为自己的迟到找借口,看似很小的事情,1、2分钟的差距,积少成多却可能形成无法逾越的鸿沟。

  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发现,同样的时间,有的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还能兼顾阅读和特长发展,有的孩子却连基本的学习任务都要老师反复催交。

  而区别就在于早中晚饭间、课间的碎片化时间,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背单词、记知识点、查漏补缺,每天至少可以多1个半到2个小时,日积月累,效果显著。

  总而言之,善于管理时间的孩子,一定可以收获时间带来的复利;一个不愿意管理时间,随波逐流的孩子,也必定会留下诸多遗憾。

  学霸从时间管理开始,想要让孩子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也不要忘了做好时间管理。

  

  “老师,我考前复习真的特别认真,但不知怎么回事,一到考试,脑子却成了一团乱麻,怎么也想不起来?”

  经常听到有孩子这样说。

  会背的知识点一到考试怎么也想不起来,明明会做的题却总是出错,这与记忆力无关,主要是因为缺乏总结归纳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是因为缺乏提取知识点的路径,只要找到一个线索,或者回忆起某个关键细节,即使相隔久远,也能准确说出。

  每隔一段时间,例如一周、一个月、一个学期,抽出一个时间,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或者结构图的形式,辅助进行,加强记忆。

  总结不需要太长时间,但是对能力提升很重要,归纳总结,把知识形成体系,编织成网,记忆更深刻。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谁不能克制自己,他就永远是生活的奴隶。”

  学习本就是一段逆流而上的旅行,与其紧盯成绩,在成绩上找不足施以弥补,不如督促孩子先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

  对孩子来说,受教育的过程就像一张白纸,我们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吸收。愿我们做善于学习的父母,也愿孩子善于改变、超越,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青年人的强大;而青年人要强大,就必须学好数学,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杨振宁不仅是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个厉害的数学家。他的杨-巴斯克方程,对现在科研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有人问杨振宁:“中国如何才能再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杨老回答:“快了,就快了!”

  

  为何这么说,因为自西方科学传到中国以来,中国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

  当年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等大科学家,可都是咱们中国自己培养的。

  也就是说,我们无需过分崇拜外国的教育,我们中国就很行。

  对此,杨振宁曾经提过一个有名的教育家——刘薰宇。

  1983年,杨振宁向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时曾说:

  “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

  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能得到世界最顶级科学家的首肯,刘薰宇到底厉害在哪儿?实际就在他所撰写的三本数学启蒙书籍——《刘薰宇数学三书》。

  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我就很惊讶。你还能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刘薰宇并不出名,因为他的努力主要是在教授数学和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数学家谷超豪曾经也深受这本书的影响,从而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刘薰宇老师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用通俗易懂的数学故事书,让孩子在看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被数学所吸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本知识点丰富全面、故事导入性极强的“幽默文学性”数学书

  书中并不刻意去介绍数学的公式及理论,而是循序渐进,采用文学性的方式,晓之以理并动之以情,将算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术学科展示在孩子们面前。

  

  采用也是保护眼睛的双色印刷、不仅印刷更精美,图文并茂,在内文排版上也极具审美,合理的字间距在保护孩子视力的同时还能提升孩子的阅读体验、增加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每册书中都搭配了函数图像、表格、抛物线等图像;让孩子阅读同时,提高艺术素养,奠定良好的审美意趣。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

  书里写道,孩子学习数学 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会做题的层面,也实在是对数学太过“大材小用”,着实可惜,用 图解法直接来解决算术问题,这不但便于观察和思索,而且还可使算术更贴近实际~

  

  对于加减乘除,书里展示的也是图解法,比如加减法: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

  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

  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不管是为高考物理打基础,还是学习数学没有兴趣,这一本秘籍就能搞定了!

  激发孩子思考方法 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有了这本书,您的孩子便可亲身体验杨振宁先生所经历的数学教育。

  有了这本书,说不准您的孩子就是下一个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

  让孩子在开心有趣的学数学,一顿饭钱,就能帮孩子带来学习数学的乐趣,非常值得!

  原价199元,现在店铺特惠3册只要99元,平均一册仅需33元!!!

  点击下方链接即享特惠 ↓ ↓ ↓

  道AA 全3册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给孩子的数学三书刘薰宇马先生谈数学小店¥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举报/反馈

上一篇:宜宾纸业
下一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常考类型题(一)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