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志愿怎么填,有没有全面的高考志愿填报攻略啊?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6-30
手机版

  本人高三学生,快高考了现在对志愿填报还一无所知,想问问有没有比较全的高考志愿填报攻略,等我高考完可以学习一下,通俗易懂的,在此感谢知乎的各位大佬了!!

  高考完就要抓紧了解一下志愿填报的攻略,出分几天后就报志愿了,短时间内做出高质量的选择还是有困难的,充分利用好报志愿前的所有时间,最大化的利用所有的信息和分数。

  我总结了报志愿的技巧和相关注意事项,分享给大家,记得点赞+收藏。

  2023年高考马上结束了,埋头苦读多年终于拨开乌云见日出了。家长和学生都不能太沉浸于高考结束的喜悦中去,就算分数很高,也要坚持走完高考最后一战,成功录取后再欢呼。志愿填报可是关乎一生的事,往年太多学生好好的分数、报了个差学校,在抱怨里度过了大学四年,每每想到都后悔。

  所以一定要在志愿填报上下足功夫,做出不留遗憾的决定,学生和家长都要抓住最后这个机会。我总结了一些志愿填报的技巧,供大家参考,绝对的干货,一定要码住!

  一、志愿填报

  (一)填报批次

  1、本科提前批

  (1)很多人不知道提前批,而错过了机会,这个一定要提前了解信息。我先简单说一下提前批是啥意思。

  在普通报志愿之前有一次提前报考的机会,但并不是所有专业,主要是军校、警校、还有学校特设的班级招生,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试一下,这个不影响后面的报志愿,因为提前批一般都是好学校设的一些专业,对后面的培养来说,学校都会特别关注。

  (2)公费师范生、医学生

  公费师范生、医学生也是提前批录取的,是为了培养教师和医生而设的,特点就是不用教学费,而且包分配,毕业前都会分配到地方去工作。

  但是也存在问题,因为分配到哪是不能自己决定,签订协议,如果后续不能按照协议服从分配,还是要把学费补齐。不过,协议一般都是有期限的,大多去分配的地方工作三年,后面就不受限制了。

  所以也是一个好的选择,需要提前了解一些地方和院校的政策。

  2、本科一批

  正常普通批就是本科一批,需要注意的是旧高考报志愿时一定要服从调剂,因为如果这个学校有的专业没收满,服从了调剂就还能进这个学校,后续可以转专业再去自己喜欢的专业,能保证自己去到一个稍微好一些的学校。

  新高考就没有服从调剂这一说了,所以志愿表一定要分好档次,因为一旦滑档,就直接去二批了,那时候就没有啥好学校了,努力全白搭了。

  3、其他批次

  本科一批结束,没被录取的就进入,本科二批,肯定是一批没招满的学校才会收二批。专科一批、二批也是同样的原理。

  (二)如何填报

  正式填报之前,要根据我前面提到的要素去查信息,选择合适地区和合适的院校,列出志愿表,再不断的精修调整。

  1、排名和分数

  除了城市、学校和专业,报志愿需要看的数据就是排名和分数,总的来说排名会更重要一些。因为录取都是按照排名录取的,报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按照排名向下录取,录取够了,这个专业就关了,你就进入下一个专业或者下一个学校了。

  所以排名很重要,根据自己的排名,对比一下前一年的录取排名顺序,把去年录取了自己排名前300名后300,前1000名后1000名的学校列出来,这些学校有的可以冲一下,有的比较稳,有的留做保底,按照去年的录取情况对学校进行分类。

  但需要注意的是,去年的不一定就能完全匹配,还要看招生人数今年是否扩招、是否缩招,以及会不会因为扩招或者因为去年招收的排名比较低,而选择报这个院校,导致这个学校报名人数激增,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

  根据城市、学校、专业、排名列出志愿填报的表,按照自己想要去的程度分类,排序。保证有冲一下、稳一点儿、保底的三个档次,这样就很稳妥了。不能只冲,这样很可能滑档,也不能太保守,明明能去好学校,却去了一般的学校。

  1、平行志愿并不是平行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尤其是新高考地区,一般都实行平行志愿,总有一些考生以为这些院校是平行录取,录取到分数最高的院校。

  平行志愿有自然顺序,并不是只要成绩达到所填报的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条件,就可能会被这些平行志愿院校同时录取。而是只要考生档案投到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检索,对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2、填报志愿一定要根据往年位次,而不是按照往年分数。

  每一年的分数不一样,参考往年分数误差很大,但是有一种参考有一定意义,就是在一本线以及二本线边缘可以根据往年分数推测今年擦线院校。参考位次是一个相对稳妥的方式。,根据往年录取投档线位次来推测今年位次,这样填报基本问题不大。

  3、不要错误的认为某某大学某某学院是公办学校。

  4、冲稳保垫一定要有梯度。

  不要过分高估自己的实力,你可能是985的水平,但是非要211以及其他双非院校的热门专业保底,这个还真的很难说能否录取,梯度最好大一点。

  5、注意大学的校区以及位置。

  一所大学有的很多校区,既然校区不同那么地理位置也不同,一定要好好判断。

  说一个很重要的,建议选本校区,这个一定了解好。当然不选本校区,选择分校区有一定的分数优势,而且大部分是新校区建设条件比较好。当然也得看个人情况去选择。

  6、如果没有明确的专业规划,建议城市>学校>专业。

  无论哪一种都有推荐的理由,每一个人的选择不同,大城市带给你的思维转变真的是潜移默化的,在一个小县城你真的可能思维打不开,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大城市享有的资源是某些地方不具备的,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地铁,并不是每一个学校出来就是大海,个人推荐比较建议先选择城市,但是你连大学都有点悬,自然先选择学校,肯定是能上本科上本科。

  7、切勿听信主动帮你的学长学姐。

  当然不可否认有的可能是真帮你。但是你想想谁会主动帮一个陌生人报志愿,有的就是为了招生,很多民办学院的学长学姐们来招生,让你报他们的学校,一定要谨慎。

  8、没有必要和同学一起报志愿去一所大学。

  都要上大学了,真的就没必要还在一起报一样的学校一样的专业了,自力更生可以了。同时最后几个小时再次确认志愿了,以防万一,真的怕有风险啊。这个虽然没在我身边体现过,但是你的亲朋好友也未必不会这么做,一定长点心。

  报志愿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已经详细和大家说了,后面就需要去搜集数据和院校信息,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留下一个赞。

上一篇:每日上午10:00集中发放!青岛这一区餐饮商超消费券来了!
下一篇:成人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往年历年成人高考作文真题汇总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