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7-01
手机版

  

  (1)点明了说明对象。

  (2)揭示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3)揭示说明内容。

  (4)运用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具体分析其作用):

  A、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化用诗句、成语等,生动、新颖、别致。

  B、运用问句的形式(设问、疑问句:含“为什么”、“什么”“为何”“?”等词语、符号)设置悬念。

  C、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比如“低碳生活”世博会”等。

  (1)引出说明对象

  (2)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举例子: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事物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列数字:列举了哪些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作比较:把……与……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点,给人深刻的印象。

  5)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6)下定义:科学准确而简明地概括了事物……的特征。

  7)作诠释:灵活自由地解释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说明更加通俗易懂。

  8)摹状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加具体生动。

  9)画图表:准确、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

  10)引资料:引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文的科学性、准确性,更有说服力。

  11)作假设:通过假设,推测等,解释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引起思考或加深认识。

  12)拟人:把……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说明文的语言基本要求是准确。语言风格有两种,一是平实,二是生动。

  答:A、不能。B、“xx”词语是……意思;C、如果去掉就变成……与实际不符合,所以不能删除。D、“xx”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分段(层),再概括层意。如:首先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

  

  #暑期创作大赛#

  #文化历史解析#

  举报/反馈

上一篇:HY师范学院期末考试教育学专题试题
下一篇:直播 | 我从小白到成功执业心理师全过程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