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语数英一线老师的中考复盘,这8大趋势,值得小学初中的家长们关注!
成都中考成绩已经出炉。中考可以说是孩子学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大关,我们邀请了成都市双流区圣菲学校的资深语文老师张琼君、数学老师游欢、英语老师汪琴对2023年中考做了一次复盘。
一线老师们是如何看待今年中考的命题趋势?处于小学低段、中段和小升初不同阶段的孩子,都需要掌握哪些学习方法,重点提升哪些能力?文章很长,但值得中小学的家长们关注。
想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小升初的孩子可以开始看散文了
这几年语文中考题目的实用性都很高,这是一个趋势,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题型就是语言运用。去年中考的语言运用主要是对《新华字典》的注解截图进行补充说明,今年中考则是直接让考生带入到当下所处的实际情境当中去答题。
中考答题的步骤是什么?中考结束后如何向“成都教育发布”的工作人员咨询相关事项?(如何查询成绩、如何选择学校、如何填志愿等)题目的实用性很强。
除了实用性,考察生活常识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比如今年文言文考察的文章是《种草花说》。在生活中,种草种花其实是一种生活情趣的体现。如果孩子具备这种意识,或者在家里有种过花草,他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就不会单纯从表面出发,而是会思考这里面的生活情趣是怎样的。
语文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不仅考察语文能力,还考察综合素养。综合素养其实就包括平时的知识积累,这就需要孩子们不能只停留在教室里学习,还要拥有一个开阔的视野和庞大的知识储备。
今年中考题目的很多素材都源于生活中的热门时事。因此,除了老师或学校推荐的书籍,平时多关注身边的热门新闻事件也是有帮助的。
中考变化越来越大,想要更从容地应对这一变化,就需要早做准备。张老师认为语文的考察重点还是阅读能力,最根本的是要锻炼阅读能力,要多阅读,进而拓展视野,提升思维。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张老师也给出了一些阅读建议:
● 小学低段和中段:以故事类为主,更加讲究知识面的拓展。孩子得读懂这个故事到底讲的是什么,讲究一个“广”字。
●小学高段:要开始深入地从深层次的语言含义和思想价值来考虑,需要深入思考整个文章的谋篇布局,讲究一个“深”字。
●小升初:如果正处于小升初这一关键阶段,一方面,可以提前把初中要求的名著先读了;另一方面,在阅读文体题材的选择上,可以从故事类开始转变成散文类。因为到了初中就要开始接触散文,故事类、小说类的文章更讲究情节,而散文更讲究情感和思想。要多去读一读,深入理解文章当中富含情感和蕴含哲理的一些语句。
刚开始接触的散文的时候,可能无法完全正确的去理解作者的思想,可以让孩子先了解作家的背景,这样在阅读的时候,才会更游刃有余,或者去读一读别人对他的评价和赏析,看看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同一作者的文章。比如读到某个作家的文章,你可以去读读这个作家的其它文章,这其实可以相互补充,帮助理解,也可以增加自己阅读的厚度。
数学只要摸透课本
就能拿到120左右的基础分
成都中考数学试题分为AB卷,历来层次分明、梯度明显,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中选拔两重功能。
“今年压轴题分类讨论容易遗漏,并且多思就能少算,少思就需多算,这对于数学能力拔尖的孩子而言并不在话下,只是会花费多一些时间。但是对于数学能力中等偏上的这部分孩子来说,波动性应该会较大。”游老师说到。
除了压轴题以外,A卷最后一题第3问位似与位似中心、B卷最后一个填空题在新定义中找规律的方法平时训练不多,即使做出来也会用去大量时间;另外,B25(3)和B26都需要自己画图,加上计算量又偏大,这一点和高中进行衔接,所以对很多计算能力一般的孩子就不太友好。
中考试题导向非常明确,也是“双减”,一减机械记忆刷题,二减模型化、技巧性试题,引导孩子去挖掘基础知识、基本模型的本质,让他们真正学会学习。针对这个趋势,游老师也提出了学数学的建议:
01重视课本、重视基础
“曾经有家长和我交流,说他看了课本,觉得课本太简单了,没什么可学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课本是基础,我们带着孩子去探索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架构,就是孩子数学能力形成的过程,这些能力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显现出来的。”游老师说到。
今年中考A卷和B卷前三个填空题,延续了以往考查基础的传统,大部分题目都改编于教材,不出现重大失误的话,120分左右的基础分数都可以得到。近几年的难题并没有什么“必考模型”了,想要脱颖而出,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需要长时间的数学思维能力地培养,所以务必重视基础知识、基础模型本质的探索,在探索中归纳总结,做到“一题多解,多解归一”,那么遇到新知或者高阶知识时,才能拥有更快地挖掘知识本质的能力,难题就能一一击破。
02提高计算能力
从今年中高考题目来看,计算能力不强的孩子,很难出众。游老师建议从小就要重视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并分析错因。切记简单总结为“看错题、抄错题、粗心”,要深挖错误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不理解算理法则?还是没掌握方法技巧?还是计算时专注度不够?还是习惯问题?通过反思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稍弱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每天坚持打卡几道计算题,不用太多。计算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要需要坚持才能得到一些提升。
03拒绝机械式刷题
有家长会质疑,那不刷题,孩子练习的题量够吗?题目千变万化,不变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游老师建议可以试试这些办法:
●第一、做完一道题目,可以尝试去改变条件或者尝试把数字改成字母,看看是否能解出来?这样倒逼自己去挖掘知识的本质,做到举一反三。
●第二、对于经典的题目可以反复做、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做,然后对比找到最优解法。
●第三、对于难题要敢于花时间去钻研,即使最后没有得到正确答案,但经过长时间思考后再去看正确答案,绝对让你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感觉,刺激你内啡肽的分泌,促使你可以持续性挑战数学难题,提高自我上限。
游老师也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了学习数学的方法,以供家长们参考:
◆小学低段:以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习惯为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生活中的案例看得见、摸得着,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比如:去超市购物就可以让孩子来算一算,在家也可以设计一些亲子游戏来帮助孩子对学校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小学高段:要重视数学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小学比较重要的是类比和归纳能力培养,家长就可以陪伴或者监督孩子定期梳理知识框架或者画画思维导图,监督孩子养成错题整理的习惯,引导孩子对错题的同类题目进行对比和联系,把错题用到极致。
◆小升初:对马上要进入初中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多注意以下4个方面。
01 | 暑假可以花时间强化孩子的计算能力。进入初中很快就会迎来有理数的运算,如果孩子的计算能力强,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信心、增加对初中数学的兴趣。
02 | 帮助和督促孩子学会规划时间、学会自主学习、提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进入初中学科增加、学科难度加深,对学习习惯要求也越来越高,有这方面的提前准备也会更快适应初中生活。
03 | 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初中孩子会进入青春期,小升初家长要做好心理建设,提前多学习一些关于孩子青春期的知识,科学从容地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04 | 正确选择小升初衔接课程。特别注意,不能选择轻知识形成过程、重强调结论后开始机械刷题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方式对于孩子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培养是缺乏的,可能还会磨灭了孩子对于初中数学的憧憬。
今年成都中考数学试题背景选材十分丰富,题目也越来越生活化,甚至很多素材就源自我们身边的一些新闻。比如科技创新与非遗文化、成都大运会与志愿者服务等。
平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关注这方面的热点,让孩子在真实情境中将抽象的数学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数学生活化的过程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孩子感受身边处处有数学,这对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很重要。
比如在路上看到一个汽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究一下,为什么汽车轮子是圆形,不是平行四边形,不是三角形?探究的过程实际上会让孩子对数学有更多的理解。
中考英语的考察重点
是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拿近几年的成都中考英语来说,难度系数确实在全国排名都非常靠前。尤其是B卷的完成对话,难度系数很大,也是拉开分数的一个题型。
很多孩子在做的时候,可能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汪琴老师认为这道题难,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另一层面来说,并非没有解题办法。其实可以从以下三点去努力:
●第一,是关于语义的正确的表达;
●第二,是关于上下文行文的连贯;
●第三,是用语的恰当得体性。
基于以上的解题思路,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孩子们应该注重哪些方面?汪老师给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是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平时学完一个单元,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把整个单元的知识构架画出来;课文当中的一些文章,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去画一画,有利于把握整篇文章的关键脉络,这对做题的帮助会非常大。
第二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对中心话题及细节的理解。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去抓topic sentence,就是抓关键词和关键句,注重对细节的理解。
第三是在课堂上老师的指导下,多多练习“用英语解释英语”,这有助于逻辑思维的提升。比如换种方式去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句子,或者用形容词代替动词进行表达。如果孩子平时加强对这方面能力的训练,那他的目标性会非常明确,也能知道这道题它所考察的能力点在什么地方。
对正处在小升初这一关键节点的孩子来说,上初中前一定要把英语基础打好,因为上初中后学科众多,很难留出太多时间再来查漏补缺。
除了难度较大的对话练习,汪老师也提到中考英语主要考察孩子的两大能力,第一是听力理解能力,第二是阅读理解能力,这两块是考察的一个重点范畴。相对而言,阅读这块的分值更大,难度系数也相对较高。
“2022年英语新课标里面是明确提出了中考前的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万词以上。这个量是课本以外的阅读量,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其实考纲给我们提出来的要求还挺高的。”汪琴老师说到。
近三年的阅读题材,从2021年的家务分工、交通发展、射电望远镜,到2022年的苏格兰旅游、中国青年精神、中国国际合作成就等,再到今年的运动成都、环境保护、太空水稻、塑料污染。从“量”上面来看,中考涉及的阅读范围非常之大,它更多涵盖的是贴近现实生活的一些新闻。
因此,课堂学习以外,需要孩子们多做延展性的知识拓展。小学可能更多的是以兴趣为主,首先要保护孩子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所以前期的难度不用太大,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趣的绘本、报纸之类,听一些有意思的新闻时事。等到了初高中,才是拓展阅读量的阶段。
汪老师也提到,了解时事新闻并不仅限于英文,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它所表达的事实都是一样的,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平时给孩子养成爱阅读、爱思考、爱深入分析新闻事实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文丨小猫排版丨阿乔
上一篇:中考语文卷请考生书写北京
下一篇:南都实验中学2023年秋季高三复读生招生简章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
- 济南将碎片化经验总结提升,创新推出五项地方标准 让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标准”可
- 拓斯达: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亚运薪火”与“宸星星火”同频共振 中学运动会迎来亚运冠军
- 多地清退编外人员,他们的“编外困局”:有人没资格报考所在岗位,有人因编外经历失去
- 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借数字应用于课堂 创智慧引领于教学
- 促进家校共育 巴蜀蓝湖郡小学开展家校共话成长系列活动
- 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律师四个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汇聚邻里 共筑幸福丨合肥万科物业2023“朴里节”圆满落幕!
- 中拉跨越大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广东报名自考有什么条件?
- 山东东营:文明宣讲进乡村 勤俭节约树新风
- 初中女生体测时突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AED“救了命”!
- 李刚,进京任职
- 1-9月海口港海关共受理“加工增值”试点扩区企业内销报关单404票 合计货值1.
- 重逢雁栖湖畔,国科大校友回家啦!
- 好水才能养好蟹
- 这种“鱼骨线”能变道吗?答案是……
-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CIS传感器出货量20亿:同比下降14%
-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自考相对容易专业都有哪些?
- 远程“扶智”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
- 黄喜灿:能被瓜迪奥拉称赞非常荣幸,新绰号可以向大家多宣传韩国
- AI赋能教育智变
- 同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