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上海高校:知道都有哪些高校是第一步,然后就去选择专业?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7-03
手机版

  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上海都有哪些高校,居然都不知道?看似不可能,实际上我们并不一定真的知道,以至于我们翻阅报考志愿几大本书籍后,才发现原来上海还有那么多没有“听说过”的高校。

  今天,我们这篇文章,不求太过高大上的目的,去告诉大家怎么选择学校专业,而是想一起看看上海都有哪些高校,以及2023年度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办法规定能够带来的一些启示。

  

  小编要重点强调的是,由于京沪的特殊性,特别是落户政策严格,所以我们在报考时要关注的因素,往往与其他省份不太一样,除了常规的“211”“双一流”等因素要考虑外,还要考虑自己所报的学校和专业,在将来落户时的优先性问题。

  标题中所用的数据,来自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这个数字,与最新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3年6月15日)一致吗?

  不急,我们先来看看,统计公报中的2022学年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情况及其增长速度,大致了解一下上海市有多少在校生、毕业生。

  

  很多人注意到了,果真还是不一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3年6月15日)给出的数据是,上海市拥有68所普通高等学校。具体名单如下,我们自己来看看具体都是哪些?

  

  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进一步细分研究一下。一是部属高校11所,大家看看都有哪些。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部属,既不单指教育部直属,也包含专科层次高校。

  

  二是上海的本科层次高校远多于专科层次高校,分别为40所和28所。对于外地家长来说,40所本科院校的名字,一定要好好熟悉一下。

  

  28所专科层次高校如下:

  

  三是31所公办本科,是普通家庭孩子报考选择的重点。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还是出于学费以及后续学习费用的考虑。如果您的家庭,对于学费、生活费等基本费用无感的话,对于公办民办可能就没有必要太敏感。

  

  四是研究生培养单位。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说法是,2022学年,上海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49家,研究生在校生24.49万人。我们在研招网看到的名单是48所,具体名单如下,大家自己看看。

  

  

  

  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如果大家认为看到各种信息数据上有差异的话,大家先不要忙着去否定某一方。最好的验证方法,就是大家一定要通过统一的报名网站(系统)进行报名,上面的数据是最新最准确的,其他数据只能算作参考。

  由于涉及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落户问题,所以选报上海高校时,落户因素成为考生和家长选择高校最重要参考依据之一。那么,我们当然要重视这个因素了,重点关注一下落户政策中涉及的高校、学科名单。

  

  很多朋友已经注意到,2023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第一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毕业学校要素分可以拿到15分。而“其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本科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则分别拿到12分、8分。

  

  (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都是哪些呢?看下表即可。

  

  (二)其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本科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我们也有必要熟悉一下。

  

  (三)引进重点领域人才要素也要关注。2023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明确,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专业)、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中的教育部重点学科毕业研究生,分别都可以评到3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只针对毕业研究生,因为重点学科对准的就是研究生教育。此外,就是要知道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专业)都有哪些?

  首先,我们来看研究生学科,有没有您正在就读的学科。

  

  其次,我们来看对高考志愿填报最有参考价值的本科专业都有哪些。

  

  (四)几个“即可落户”条件要看清楚。2023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中,有好几处都提到了即可落户,小编摘出来供大家参考。

  1.博士、研究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

  2.在沪各研究所、各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当年度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即可落户。其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当年度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即可落户。

  3.在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列入普通高校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全日制且完成学业并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4.在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五个新城、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区域用人单位工作的,符合当年度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即可落户。

  很多朋友可能看了一头雾水,主要是与网上流行的一些说法不完全一致。小编这里需要提醒各位,一定要以最新规定为准,绝对不能一味相信某些所谓的“中介”“专家”的相关说法。

  高职学技术,比上本科还要实用?在上海这样的发达一线城市,这样的说法适用吗?小编无法回答,只能给大家找出一些数据,让大家自己去评判吧。下面所有数据,都来自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2023)。

  

  2022 年,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总数为 40661 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6.91%,在疫情影响下依旧保持较高水平。2022 年上海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留在上海比例为 76.31%,相比 2021 年略有下降,但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2016—2022 年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如下:

  

  2022 年上海高等职业教育 40661 名毕业生中,升学人数为 7056 人,比 2021 年增加 3153 人;升学率为 17.35%,比 2021 年增长 6个百分点。

  2022 年上海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面向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为 1.99%,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为 27.6%,相比 2021 年有所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为 70.41%,相比 2021年略有下降。2016—2022 年,上海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入职半年后平均月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由 3597 元增至 4963 元。2022 年,民办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略有降低,为 4742 元,公办院校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5095 元。2016—2022 年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元)如下:

  

  无论毕业后是否决定落户上海,上海每年的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相关政策,对于高考考生填报志愿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至于高职院校的话,上海就那么20多所专科层次高校,可选择范围不是特别大,找一个孩子想学的专业报考就行了。当然,一切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分数作保障,毕竟一线城市高校分数都不低。

上一篇:本科「软件工程」工学类热门专业排名10强专业介绍
下一篇:陌生男子请求去上海人家里吃饭!拒绝的上海人是小气还是有边界感?网友吵翻!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