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何蓓茵为何难交功课?李家超要她深入探讨,梁振英理念高瞻远瞩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7-05
手机版

  文|区汉宗

  公务员事务局原本预计今年首季有《公务员守则》草拟版,并征询职方意见,不过至今仍未见《守则》修订版本出炉。李家超7月2日接受电视台访问,回应当局未有依时更新《公务员守则》时就透露,“其实已交给我,所以某种程度上她(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是达了指标,不过我要求她做多些,深入一些探讨,细节我不说,但我们希望不要改来改去。目标一定要设得高,某些环节在写的方法或者以前的纪录,我想再多看些”。

  

  立法会2022年10月25日召开公务员及资助机构员工事务委员会会议,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就新一份《施政报告》作简报,介绍更新《公务员守则》及赏罚制度等新措施的详情。有议员关注现行《守则》内提及公务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的部分,指公务员入职前必须宣誓效忠特区及遵守《基本法》,质疑保留“政治中立”四字的必要性。杨何蓓茵表示,当局不再使用“政治中立”,会解释公务员办事必须不偏不倚,不能受其政治取向影响,更不能以“政治中立”为借口,拒绝执行政府安排的工作,对社会事件的分析也要客观和基于事实。

  

  杨何蓓茵解释:“我们不会再说‘政治中立’,也不会再用这个名词。我们会(在守则中)解释公务员必须要做事要不偏不倚,不受自己个人的政治取向限制,无论他个人信念如何,甚至加入什么政党,在工作上必须不偏不倚,不能被其政治信念影响到工作。”她又指:“‘政治中立’也不可以作为一个借口,去不执行政府整体决定了的工作。”

  删除“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守则》其实已交给特首李家超,是达到了指标,不过特首要求杨何蓓茵做多些,深入一些探讨。这意味深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反对《公务员守则》删除“政治中立”,他指“政治中立”是指公务员不论政治立场或政治关系,都必须执行上级交代的工作,不得抗命或阳奉阴违。而公务员必须效忠国家是天经地义、不言而喻,与“政治中立”并行不悖。

  梁振英指在公务员问题上,过去几年,确有人出于自己的政治立场或政治关系拒绝执行上级任务,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将“政治中立”改为另外一个同样可以引起所谓“演绎”问题的字眼,而是要向全体公务员做好解释工作,他重申删走“政治中立”字眼,又没有完全避免“演绎”问题的说法,只会引起混乱,“在香港和外国反对国家和香港的人最喜欢混乱”。

  梁振英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公务员必须政治中立”是自从三十多年前起草《基本法》至今的表述,“意思清楚,不要改”,如果有人竟然对其有不同演绎,是明知故犯,一如有人将“高度自治”“演绎”成“完全自治”、将“提名委员会提名”“演绎”成“公民提名”一样,乃“装睡的人叫不醒”。

  

  梁振英又称,将“政治中立”的要求试图用至今未找到的其他字眼表述,不如加强宣传讲解,放弃这表述,“在今天的形势下,徒为反对我们的人添弹药。”他进一步解释,公务员“政治中立”的意思是公务员不能以自己的政治信念或政治关系为由,拒绝执行上级交代的工作,或者阳奉阴违地“hea做”。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对于是否弃用“政治中立”的态度,则是“最好不用”,如果要用就必须有全港市民都会认可的清晰解释。他表示,“政治中立”是西方政治情景下的措辞,并不完全适用于香港的环境,因为社会上出现不同解读,因此赞成弃用,又暗示反对者是“西方包袱太重”。他建议以两条表述替代,一是“公务员需要效忠政府,执行政策时不得带有自己的政治取向态”,二是“公务员无须背负政治责任,由问责团队负责”。

  反修例风波期间,反对派以公务员即使要维持“政治中立”、但同样享有基本公民权利为由,先后发动公务员“反修例”示威集会和“反国安”罢工公投;然而,包括回归前后的香港在内,世界各地的公务员正基于“政治中立”原则而被限制了一定程度的言论、选举和结社自由,因为他们掌握分配公共资源的权力,更须遵守严格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以体现且让市民看见其“不偏不倚”

  

  “政治中立”的概念普遍应用于西方国家。但一般在制度上有两个前提:第一,政府官员分为“公务员”和“政治委任官员”两个部分。前者是常任并一般以终身制聘任;后者有任期限制,并领导前者。第二,西方政治制度上实行多党制选举,无论哪个政党上台,都应该尽心尽力为在任政府服务(serving government of the day)。

  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无论实行什么样的选举制度,香港都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香港特区的政治体制都必须符合中国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包括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都由中央任命。这是香港公务员实行“政治中立”的特殊政治环境。

  正如首任公务员学院院长郭荫庶所说,政治中立亦不等同“政治无知”,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牵涉政治,公务员必须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要在香港公务员队伍中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应先从当中最重要的政务职系入手。这个职系手握最大的权力,是中央任命的主要官员和广大公务员的桥梁;同时也是最受港英统治文化影响的一群人,承载并塑造著回归以后的公务员文化,包括“通才领导专才”“大市场小政府”“程序重于效率”等等。这些文化是否符合香港的现实需要,是否满足新时代“爱国者治港”的要求,值得反思。

  

  香港“政治中立”对于公务员有两大方面的规范:一是公务员不管个人的政治立场如何,都应该对所有党派一视同仁,不能偏私;这是对他们执行公务的要求。二是由于公务员掌握公权力和分配公共资源,他们参与政治的权利和言论自由权利会受到比一般人更多的限制,尤其是高级公务员。这样才能确保行政不偏不倚,以获得人民的信任。

  梁振英的理念比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更加高瞻远瞩,他指“公务员必须政治中立”是自从30多年前起草《基本法》至今的表述,意思很清楚,不要改,如放弃这个表述,在今天的形势下“徒为反对我们的人添弹药”。梁振英指出,“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和政治任命官员一样,都必须爱国,效忠国家,这是“普世价值”,没有“不同演绎”成可以“中立”不爱国的空间。

上一篇:鬼泣巅峰之战新手攻略 七个知识点教你快速入门
下一篇:初中毕业读高中还是读中职?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