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消失了20年后,《谁是最可爱的人》强势回归课本,拨乱反正开始!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7-07
手机版

  原标题:消失了20年后,《谁是最可爱的人》强势回归课本,拨乱反正开始!

  历史价值高于文学价值,对了解当事人的所思所想很有作用。-——止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关乎国运,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是每个国家都在孜孜不倦进行探索的重要方式。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读书学习是不断进步的根本所在,这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国的教育成果有目共睹。但期间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比如教材的改动删减。

  教材是中小学生学习知识、了解历史的重要载体,课本内容是国家经过严格审核后才录入其中,但随着互联网的发达,部分网友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在网上抨击课文,批判这些文章为不合时宜。

  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曾陪伴过几代人的成长,从1951年被刊登报纸后,它就感动着、激励着一代代人的成长。这篇文章为何会被删除?为何又会强势回归?

  一、红色文章遭遇不明移除

  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它的作者魏巍从朝鲜战场目睹着战士们的壮烈举措后万分感慨,回国后写下了这篇通讯稿。

  这篇文章描述的是1950年到1951年我国志愿者在抗美援朝反击侵略者的感人事迹,得到了人民日报的高度认可:“我们认为他所说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是正确的,值得新闻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参考。”

  这篇文章文风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绚丽的表达,魏巍用最简单的文笔写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事迹。

  人民日报曾将其刊登报端供全民学习,缅怀在朝鲜战场牺牲的英雄,这篇文章后来被载入课本中供学生学习。因这篇文章,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然而在2001年,这篇文章成为了某些专家一派排斥的重点文章。

  某些专家对于审核文章手握重权,那时的网络上却提出了反对“最可爱的人”载入教材声音,这派网友说这篇文章过于血腥暴力,不合时宜,会扭曲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心理。

  2004年6月10日,南方周末关于这篇文章是否保留一事对某些专家进行采访,某些专家态度鲜明:这是离常识太远的“假语文”。

  某些专家的回复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他的“撑腰”下,无良网友开始疯狂站队批判这篇文章,为了使观点具有说服力,提出了三大移除原因。

  二、经典文章面临巨大挑战

  第一:这篇文章过于直白,没有值得学习的价值,不类似于小说、不类似于诗词,用最简单的文字描述最残酷的事实,从作风、修辞上都无可取之处。

  第二:场景过于血腥暴力,“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这样的场景过于震撼人心,具有冲击力的文字不应该出现在不谙世事的学生课本中,会增加孩子们的暴力思想;

  第三:不符合国际形势,某些专家等人以国际形势做背景,声称这篇文章“与当前东北亚形势不合”,落后于时代潮流的文章应当被删除。

  在某些专家的“思前想后”下,最终在2001年,这篇文章被移除,曾引发众人一片轰动:凭借个人的主观判断、个人喜好就随意删减红色文章,这种做法是否别有居心。

  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那群最可爱的人正是用这些人看着都害怕的抵御方式,用血肉之躯征战沙场,怎么就不符合所谓的形势了呢?

  这样的决定让许多革命前辈难以理解:打仗伴随着流血牺牲,每个国家都是如此,难道国外的战场是鲜花掌声吗?

  三、拨乱反正决心震慑“小人”

  中国发展迅速,在日新月异的更新中,这件事逐渐淡出大众视野,许多学生并不了解“谁是最可爱的人”,也不清楚1950年朝鲜战场的战况有多惨烈。

  在繁荣富强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开始“插手”教科书内容,他们对孩子的求知给以关心并无过错,但以个人意见在互联网进行节奏带队就过于偏激。

  现在的教科书愈发趋向于“时尚多元化、高端上档次”,但这样的教课内容真的可以让孩子们无忧成长吗?

  事实未必如此,有无脑家长就必定有理智人士,意见多元化对教育而言是件好事,在各种意见的碰撞中找出适合下一代孩子的教育模式是全民所期。

  所以在2021年春,“谁是最可爱的人”强势回归课本,编入7年级下册,这个行为赢得了众人的拍手叫好,这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尊重,也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没有记忆,哪来的传承,没有学习,哪来的铭记呢。

  这篇文章被移除教科书并非偶然,遭遇“噩运”的还有朱自清、鲁迅等人,他们作为文学坛的佼佼者,其作品的高度不容置疑,但就是有人觉得这些文章过于“落后”。

  朱自清的《背影》原本是纪念父亲的动人文章,但有的人却说朱自清的父亲为买橘子不遵循交通规则,这样的行为会对小学生造成误导,交通发达的现代社会容不下这种行为,“背影”应当被删除.

  他的《荷塘月色》原本是借景抒情,通过把荷花比喻为刚刚出浴的少女来赞美荷塘的月色之美,却在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过分解读下,成为了带有颜色的“不良描写”;鲁迅的《风筝》原本是回忆兄弟情深的日记,却成为了某些人口中的“封建残余”思想。

  这些文人墨客在网络的发酵中“难逃一劫”,若他们尚在人世,看到后人对自己的作品如此指指点点,是否会感到心寒。

  某些专家只是其中一个代表,他在近期的发言中表示:“我供职的这家出版社原来就没有《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主动将对我影响很大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选入教材的”。

  一改2001年删除这篇文章的态度,向大众示好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维护。这种行为只能令人不耻,也见证了国家对于不良行为的拨乱反正。

  小结

  红色文章是一个国家对历史的铭记,文学价值远远高于历史价值,忘记历史就是背叛。那些反对派所谓的“培养三观”大概只是想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无论再怎么粉饰,也摆脱不了血腥场面,爱国从娃娃抓起,不要低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他们的报国之情远远超乎某些成年人的思想。

  如果给孩子创造创造一个毫无压力的象牙塔空间,那这些孩子的成长注定经受不住风雨的打击,这些备受争议的文章教会孩子们要勇于直面现实、勇于面向未来。别人摧毁不了经典,也改写不了历史,在享受和平盛果的同时,更应该记得那些流血牺牲的战士。

  朱鸿曾说:“它让我们珍惜身边平凡的幸福,那个时代留下的精神将一直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上一篇:深圳夏令营哪家好
下一篇:不败赢家?周琦:如果四川败诉,将无条件为辽宁出战全运会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