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今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公布
原标题:石家庄今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公布
7月3日,
石家庄市教育局发布
石家庄市2023年义务教育
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
↓↓↓
严格执行“公民同招”
严格落实“公民同招”政策, 即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同步登记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任何学校不得通过任何形式提前摸底争抢生源,坚决杜绝以任何形式的提前招生、掐尖招生。
公办学校
线上和线下结合报名
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采取线上报名和线下登记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有以下四类情况:
第一类情况:持续推进“公办小学入学网上信息采集”改革试点工作。2023年选取37所公办小学(长安区8所、桥西区8所、新华区8所、裕华区8所、高新区5所),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 登录石家庄市教育局网站http://sjzjyj.sjz.gov.cn/链接进入) (下同)进行 线上信息采集。
第二类情况: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之间小学毕业生跨区升入公办初中的,以及其他县(市、区)小学毕业生跨入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就读公办初中的,需要登录“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进行 线上信息采集。
第三类情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选择在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就读公办小学一年级的,需登录“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进行 线上信息采集。
第四类情况: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在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就读公办小学一年级(除37所改革试点校外)和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小学毕业生升入本区公办初中的采取 线下登记的方式进行, 由其父母持身份证明、家庭户籍证明、合法常住固定住所证件等有关材料,小学到片区所属学校登记报名,初中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办理相关手续。
公办学校招生要求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收的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全部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除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以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规调剂外,各公办学校不得招收片区外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1.足龄原则。2023年小学一年级入学的适龄儿童需 年满6周岁(2017年8月31日之前出生)。
2.属地原则。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由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安排入学。其中,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由合法稳定居住的实际住址所在区教育局负责安排入学。
3.房户一致原则。“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是指适龄儿童、少年户口随父母双方或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下同),且户口和住址符合户籍管理有关要求,即 户口、住址和父母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规划用途须为住宅)相一致。
4.人性化原则。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一方为独生子女,且该适龄儿童、少年随父母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落户,常年同住,无户口迁移史的, 可依据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独生子女一方)的房产按招生片区就近入学。
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户籍无房家庭,在非户籍区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其适龄子女可在居住地所在区接受义务教育,由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调剂安排入学。
注:石家庄市五中(二中西校区)、市六十一中学招生片区保持相对稳定,招生工作继续按原有政策执行。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公办)初一招收200名外语特色学生(其中小语种100名,英语100名),面向学籍或户籍在石家庄市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的小学毕业生,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进行报名。
民办学校线上报名
未被录取将被统筹到公办学校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统一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进行报名,严格落实公民同招要求。
未被民办小学、民办初中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由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其户籍和家庭住址等情况,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符合房户一致原则的学生按照片区就近安排入学。
凡报名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学生,必须同时在家庭住址所属片区,按照符合的上述情况,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报名公办小学或公办初中。其他县(市、区)报名入学方式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确定,原则上 小学采取登记入学,小升初可结合农村学区实际,采取登记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小学对口直升项目初中。
其他县(市、区)之间跨县(市、区)升学的,由转入县(市、区)教育局查验小学生综合评价手册、户口簿、符合条件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以及《石家庄市小升初跨县(区)转学证明表》(见附件)后办理。
附件:石家庄市小升初跨县(区)转学证明表↓↓↓
民办学校
规范报名派位录取程序
全市民办学校招生统一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进行报名。 民办学校不得自行组织招生报名,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提前预报名,私下预录取结果一律无效。
每名适龄儿童、少年可填报1所学校作为第一志愿,并可选填1所学校作为第二志愿。
注:双(多)胞胎子女填报信息时,家长可申请“双(多)胞胎绑定”参加电脑随机派位,双(多)胞胎派位将产生一个派位结果,如派位录取,则组合绑定的双(多)胞胎均被录取;如派位未录取,则组合绑定的双(多)胞胎均不录取。
当第一志愿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学校招生计划时,予以全部录取;当第一志愿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时,采取 电脑随机派位方式确定录取结果。按学生的第一志愿未招足计划数的学校,剩余计划数按学生的第二志愿采用电脑随机派位方式进行招录。仍未招满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再进行补录。
随机派位工作由主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确保网络环境安全稳定的条件下组织进行,不得由学校自行组织。 随机派位过程实行一次性序号排位,对每个报名学生进行排序,排在招生计划数以内序号的学生确定为录取学生。
进一步简化优化报名入学手续
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各学校要优化报名程序,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 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
同时,要本着便民、高效的原则,信息非必要不提供、非必要不采集,应当采集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 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
信息采集工作应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严格审核“四证”
随即派位均衡编班
各县(市、区)要进一步规范对随迁子女入学材料的审查, 严格审核户籍证明、居住证、住房证明、务工或经商证明等“四证”。坚持程序规范,信息属实,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不予办理入学登记。
注:2023年入学的随迁子女,其家庭住房证明、父母双方的务工经商证明、适龄儿童少年及监护人的居住证须在2023年6月30日前取得。
户籍在井陉矿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在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稳定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 须提供父母在以上五区购房并在该房产实际居住的相关证明(《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或购房合同),由实际住址所在区教育局调剂安排入学。
严禁设立或者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等,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要严格落实均衡编班规定,对新入学的义务教育学生, 要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均衡分班系统”按照随机派位方式均衡编班,学校分班工作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进行随机派位均衡编班。
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不得出现56人及以上大班额, 鼓励有条件学校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招生。
公办学校招生划片地图
以及民办学校招生计划,
后续将公布出来,
请持续关注!
来源:河北青年报
更多新闻
▲工期24个月!双向禁止机动车通行!地铁4号线友谊南大街站施工→
▲沧州至石家庄高铁直通车7月1日开通运营
石家庄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招生2个班70人!西工大附中2023年“丘成桐少年班”开始报名
下一篇:上半年豪车保值率排名:奔驰力压宝马,林肯居然跌破60%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
- 济南将碎片化经验总结提升,创新推出五项地方标准 让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标准”可
- 拓斯达: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亚运薪火”与“宸星星火”同频共振 中学运动会迎来亚运冠军
- 多地清退编外人员,他们的“编外困局”:有人没资格报考所在岗位,有人因编外经历失去
- 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借数字应用于课堂 创智慧引领于教学
- 促进家校共育 巴蜀蓝湖郡小学开展家校共话成长系列活动
- 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律师四个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汇聚邻里 共筑幸福丨合肥万科物业2023“朴里节”圆满落幕!
- 中拉跨越大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广东报名自考有什么条件?
- 山东东营:文明宣讲进乡村 勤俭节约树新风
- 初中女生体测时突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AED“救了命”!
- 李刚,进京任职
- 1-9月海口港海关共受理“加工增值”试点扩区企业内销报关单404票 合计货值1.
- 重逢雁栖湖畔,国科大校友回家啦!
- 好水才能养好蟹
- 这种“鱼骨线”能变道吗?答案是……
-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CIS传感器出货量20亿:同比下降14%
-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自考相对容易专业都有哪些?
- 远程“扶智”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
- 黄喜灿:能被瓜迪奥拉称赞非常荣幸,新绰号可以向大家多宣传韩国
- AI赋能教育智变
- 同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