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哪些工作会被AI取代?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7-13
手机版

  本文逻辑:

  1、金融业“外强中干”工作TOP5

  2、易被ChatGPT替代的十大岗位

  3、智能时代的九大生存法则

  4、结语

  (正文3000字,5-7分钟)

  正如刚刚落下帷幕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分享了如下观点:

  人工智能将会在未来人类的演进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看到了数字计算能力的爆炸式增长,其中有一个最关键的指标是数字计算能力、机器计算能力、生物计算能力的比例。

  这一比例正在逐年变高,这也意味着机器和生物的算力差距在扩大,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后,相比于机器智能,人工的智能化在全部的智能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

  这将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现在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时期。

  众所周知,金融行业一直以来都是高度依赖人力和专业知识的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态势迅猛,本文将会列举金融行业中最容易受到AI冲击的5种工作。

  李开复在《AI.未来》一书中对这个话题做了系统分析:

  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X轴左侧是“优化型”,右侧是“创意或决策型”。Y轴下方是“弱社交”,上方是“强社交”。

  如果脑力劳动的重点是将数据中可量化的变量最大化(例如设置最优保险费率或最大化退税),就归类为“优化型”的职业。

  这几条轴将两张图各分为四个象限:第三象限是“危险区”,第一象限是“安全区”,第二象限是“结合区”,第四象限是“慢变区”。

  以下是李开复预测的,最容易受到AI冲击、“外强中干”的5种金融类工作。

  1、金融业“外强中干”工作TOP5

  这些工作看上去是金饭碗,其实危机四伏

  01

  保险理赔员

  保险业是一个充斥巨额利润和庞大开支、同时缺乏透明度和信息对称性的大型数字游戏,它必然会成为AI以全新模式破旧立新的首要目标。

  02

  消费者贷款受理人

  AI擅长处理海量数据、做简单的决策以及进行精准判定。贷款正好就属于这类工作:银行存有海量的贷款历史数据,要做的决定只是是否批准贷款,而对客户的判定也只需参看用户是否存在还款拖欠纪录。

  03

  财经和体育记者

  AI的文笔自然比不上夺得世界新闻奖的深度报道杰作。不过,由于大部分新闻都是对相似事件的重复性描述(如公司的季度营收报告或足球比赛),因此可交由AI处理,它们甚至可以在报道中加上包含画外音的多角度视频。另外,AI可以根据历史点击数据生成吸引人的标题(当然还是要经过编辑的把关)。

  04

  记账员与财务分析师

  自动化将在会计业的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记账员将是最先受到AI影响的岗位。自动数据录入和核对功能正在抢走记账员越来越多的工作,因AI能够发现规律,从而帮助企业主深入了解公司的业务情况。会计业的未来将取决于企业是否需要从人工端获取信息。从事这一领域的人应该从交易型和重复分析型工作转至以获取洞见为导向的工作。建立信任并深入了解管理层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公司本身)将是会计业中最不可替代的工作。

  05

  专业投资人员

  在金融业中,最先受到自动化浪潮冲击的便是大宗商品交易所。很多类型的投资工作都需要消化大量的信息或进行极其快速的决策,这两项工作都适合交给AI完成。量化交易、个性化的机器人投资顾问,以及更加依赖大数据和AI对共同基金进行积极型管理的买方证券研究就是AI应用的实例。2、易被ChatGPT替代的十大岗位此外,随着ChatGPT的兴起,许多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改变甚至取代的趋势已经日渐清晰。近期,一份来自ChatGPT开发者自己的研究:初创企业OpenAI的研发人员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筛选出了受到人工智能威胁最严重的工作。研究人员将“威胁”的标准定为:完成同样工作任务时,人工智能所需的时间少于人类所需时间的50%。

  评估认为,受威胁较大的职业包括:

  ??数学工作者

  ??税务员

  ??量化金融分析师

  ??程序员

  ??会计和审计师

  ??新闻记者

  ??法务秘书和行政助理

  ??临床数据管理员

  ??区块链工程师

  ??问卷调研员

  ……

  事实上,受影响的职业并非少数——研究人员认为,绝大多数工作岗位都会以某种方式受到AI的影响。美国80%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中,都至少有一部分任务是生成式AI可以胜任,而且能更高效完成的。

  3、智能时代的九大生存法则

  对于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焦虑,《纽约时报》知名记者凯文·鲁斯在《智能时代的九大生存法则》中提出九大法则,并列举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都遵循了广泛的、普遍适用的原则:

  法则 1:成为意外的、社会化的和稀缺的人

  法则 2:抵抗机器漂移

  ? 关闭 YouTube 推荐,尽可能离线购物。

  ? 保护“人类时间”。

  ? 每天冥想。

  法则 3:降级你的设备

  ? 将每天面对手机屏幕的时间控制在 1.5 小时以内。

  ? 周日不发电子邮件。

  ? 根据需要,每年重复一次凯瑟琳·普莱斯的 30?天手机排毒计划。

  法则 4:留下手印

  ? 每周写一张手写便条。

  ? 辅导一名新闻系学生。

  ? 向欣赏其工作的同事提供详细的积极反馈。

  法则 5:不要成为端点

  ? 不再查看斯特拉。(斯特拉是《纽约时报》的内部分析仪表盘,是一款对编辑人员有用的工具,它使编辑了解自己的内容获得了多少阅读量,这可能会让编辑只想写那些会获得很多阅读量的新闻内容。)

  ? 预定周五下午阅读和开发新资源。

  ? 每周至少有三天去办公室(如果疫情允许)。

  法则 6:像对待一群黑猩猩一样对待人工智能

  ? 调查算法如何影响湾区的刑事司法系统。

  ? 参加机器学习相关的网络课程。

  ? 与《纽约时报》的首席数据科学家见面,了解我们如何在应用程序和网站上使用算法推荐。

  法则 7:建立大网络和小网络

  ? 为邻居组织一场街区聚会。

  ? 开始参加贵格会的聚会。

  ? 更积极地参与《纽约时报》的工会组织—新闻工会。

  法则 8:学习机器时代的人文学科

  ? 给别人更多的赞美。

  ? 在分享到社交媒体之前,完整阅读新闻内容。

  ? 每周至少午睡一次。

  法则 9:支持反抗者

  ? 与“公民信号”组织见面。它是由一群学者和活动家建立的组织,他们致力于使数字平台的功能更像公共空间。

  ? 增加在新闻中引用的非白人、非男性来源的数量。

  ? 向“快进”捐赠。它是一个科技非营利组织的加速器,而那些组织致力于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

  这些目标显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你的目标可能看起来完全不一样。你还会注意到,作者的很多目标与人工智能或自动化完全无关,更像是一般性的自助提示。这就是重点。如果技术变革下的生存之道变得更为人性化,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大多数事情就是修复和恢复我们可能已经衰退的基本技能。

  对我们来说,一份面向未来的计划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方式,提醒我们每天的选择是有意义的。这是一种衡量自己在变得更加人性化方面的进展的方法。因此,如果你真的制订了自己的计划,你需要确保它能涵盖你的整个生活,而不仅仅是你的工作。面向未来的探索,其目的是让我们重新获得对思想和能动性的控制,而不仅仅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

  4、结语

  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浪潮中,社会网络中的人类无须将自己训练得像机器一样,而是应该另辟蹊径,去探索、深挖 “人之所以为人” 的特质和能力,由此在不确定的时代,走出迷茫困境,成为更有人性的人。

  参考资料:《智能时代的九大生存法则》、36氪领读

  THE END

上一篇:“学习达人”5月份和6月份千人名单公布!快看!
下一篇:做好“加减乘除”法护航就业创业路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