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有运气这一说法吗?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7-13
手机版

  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你的运气怎么样?

  1.人有命运,但没有运气,表面上看交上了好运,或者遇到了厄运,其实都是命中注定的。

  众所周知,基因决定了我们的体质,决定了我们的长相、身高、外貌,决定了我们的心脏大小、免疫系统和内分泌激素水平,决定了我们头脑中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的分泌水平和运转。

  多巴胺,能带来短暂愉悦。

  血清素,能帮人放松心情缓解焦虑。

  内啡肽,可以改变一个人所有的负面情绪、改变对自我的认知、变得积极向上。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忧心忡忡,一点小事都睡不着觉,特别不敢面对未知的风险,总是什么都明确了之后才敢行动?

  除了个人的思维模式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血清素分泌水平较低或者运转机制受到了某种阻碍,所以容易焦虑,很难放松心情。

  而有的人,特别豁达,特别洒脱,泰山崩于前仍然谈笑风生,该吃吃,该睡睡。根本原因就是血清素分泌水平高或者运转机制通畅。

  为什么有些人积极阳光上进,百折不挠?

  为什么有些人阴郁消沉退缩?

  根本原因是内啡肽分泌水平高或者运转机制通畅。

  为什么有些人一把年纪,仍然长不大,无心事业,只会沉迷游戏、赌博、约炮、手办、钓鱼什么的。

  根本原因是他们比较容易分泌多巴胺,难以分泌血清素和内啡肽,所以沉迷于短暂的快感,难以坚持事业来获得长期的成就感。

  人说:三岁看老。

  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身体的特质,我们的特质决定了我们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方式,也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的上限和下限。

  后天的教育和长期的自我修炼能让我们达到命运上限,但能突破的极少极少。

  2.再来说运气,运气是外界环境的偶然因素,但是这些偶然因素要通过我们自身的反应才能起作用。

  我一朋友,2014年的时候听说了比特币,出于好奇买了几个。

  当时,我非常鄙视他,找了很多资料,证明比特币没用没价值,是骗人的东西。

  他笑着说:买了玩,反正也不贵,就当打水漂了。

  我说:钱多钱少不重要,关键是你买了就是被骗,你就是傻。

  现在看来,我才是傻。

  偶然因素下,我和我朋友很早接触到了比特币,我朋友获得超额回报,似乎是我朋友的运气比我好。

  但根本原因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的互动方式不一样。

  他愿意尝试,不怕失败,即使失败了也不会觉焦虑、不会觉得自尊受伤,所以能够把握住看似不是机会的机会。

  而我,过于焦虑,没有把握的事情绝对不做,不想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即使很小的失败都会让我耿耿于怀,过度自责,所以退缩在我能掌控的小世界之中。

  而这些思维方式的本质,是我们血清素分泌水平的不同。

  再比如说,买房这事。

  我身边有个朋友,买房的时候跑遍全城看楼盘,研究政策文件、学区配套、房屋质量等等各种问题,选了个性价比最高的楼盘,结果烂尾了。

  还有个朋友,吃完饭出去散个步,看到楼盘样板间不错,开发商牌子硬,不到三十分钟就买了,结果楼盘后面签了学区,配套了商业,旁边建了市政公园,价格飙涨,顺利交房。

  表面上看,第一个朋友运气差,第二个朋友运气好。

  本质上是,第一个朋友焦虑水平高,关注的枝端末节太多,反而陷入不良开发商的陷阱。

  第二个朋友焦虑水平低,只关注核心问题,买的房不会是最好的,但也不会有大问题。

  3.再来说性格,我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但再追问一句,是什么决定了性格呢?

  是家庭环境吗?

  同一个家庭出来的孩子。性格迥异的比比皆是,即使是双胞胎,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性格。

  是后天所受的教育吗?

  就更不是了。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出来的学生,除了学的科目一样,其他的都不一样。

  是个人的经历吗?

  也不是。同样是失恋,有人能看清现实,奋发崛起,让当初的她高攀不起;也有人从此沉沦逃避,成了一滩烂泥。

  我想变得坚强勇敢、乐观积极、开朗外向,可身体就是不分泌对应的血清素、内啡肽,反而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让我紧张、慌乱、神经过敏。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

  我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有无数偶然的机会,有些我能把握住,因为我具备把握的条件,有些机会即使放在我面前,我也把握不住,因为不具备把握的条件。

  这些机会,看似偶然,是运气,其实都是命运。

  3月15日更新:

  如果从焦虑水平上看,写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敢于抗美援朝的毛主席,焦虑水平很低,心胸豁达大气,实属天授。

  蒋委员长频繁微操,甚至指挥到连级的炮队,焦虑水平是特别高的。

  冯玉祥曾说过一个细节:到了18日,张发奎问我,前头一连炮队不知哪里去了,是不是我把他们调开了。我说,‘不知道’。查来查去才知道,蒋介石把那一连炮队调到旁边去了。一个委员长隔着司令长官、总司令、军长、师长……多少级的直辖长官,把一连炮兵随便调走了,这叫什么统帅法?真是太无知识了。3月16日更新:

  攻击行为与基因的关系

  1993 年,一项针对荷兰家庭的研究(Brunner, Nelen, Breakefield, Ropers, & van Oost, 1993)发现了人类攻击行为与基因有着重要关联。

  这一家庭中的大多数男性表现出临界智力落后和异常的暴力行为,其中主要有冲动性攻击行为、纵火罪、强奸未遂和暴露癖。

  研究后发现,出现暴力行为的个体携带低活性的 MAOA 基因,在 MAOA 基因的第 8 个外显子中出现一个点突变,它将谷氨酰胺转化为终止密码子。该研究是基于神经基因研究人类攻击行为的第一个重大突破。

  随后的研究证实了 MAOA 基因多态性与人类(Huang et al., 2004;Manuck, Flory, Ferrell, Mann, & Muldoon, 2000)、老鼠(Cases et al., 1995)和猕猴(Newman et al., 2005) 攻击性行为之间的联系。

  突然想到了天杀星李逵,也许李逵的 MAOA 基因发生了严重突变,所以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杀,对小孩子都能下手!

  在现代社会,MAOA 基因突变造就的是十恶不赦的罪犯;如果在古代,MAOA 基因突变将会造就狂暴无情的战士。

  3月17日更新:

  以前,读刘邦、项羽争霸的那段历史。

  觉得很疑惑,战神项羽几乎百战百胜,刘邦几乎是被项羽追着打,父亲被项羽抓获,为了逃命把子女推下车。

  为什么最终项羽却自刎乌江,刘邦却开创大业?

  后来,仔细比较,才发现两人的行为模式巨大差异。

  项羽战斗力爆表,当世无双。他起事之初,杀会稽郡守殷通,后来杀宋义,杀二十万秦军降卒,杀投降的子婴,屠杀咸阳百姓,杀楚怀王雄心。

  项羽的行为模式是:看不顺眼就杀。

  刘邦起事只是杀了条蛇,夺得天下前,很少亲自下令杀人,都是别人帮他杀的。

  刘邦的行为模式是:各位大佬你们都很厉害,跟我干吧,有风险我担,有好处大家一起分,你们干不好也没关系,最多我骂你们一顿。

  本质上,项羽是纯粹破坏性力量,谁见了都害怕。刘邦是建设性力量,有聚拢人心的胸怀。

  3月19日更新:

  评论区的小可爱们发表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每个不同的观点我都仔细考虑过,摘录一条在下面:

  赵翔宇回复炎惑21 小时前我也感觉答主的回答太绝对了。相反,我认为是外在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人与人直接的差距很小很小。像什么多巴胺血清素之类的。除了极端例子,那种是病。正常的应该都是些微的差别。而环境足以磨平这种差距,甚至反超。当然,前提是你强行做出了改变,然后让自己适应,渐入佳境。赵同学觉得外在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其实说实话,我也希望赵同学说的是对的。这样,我换个学校、换个城市或者换个工作,也许就能变得开朗外向、积极乐观。

  但是,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我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搬家搬了无数次,朋友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我自己感觉,我的特质没有随着环境而改变。

  不管我看再多的书,学习再多的自我提升课程,虽然我的知识和判断提升了,但是我都不能变成另一种类型的人。我的底层行为模式,没有变。

  心理学也认为,人格有十六种不同的类型。

  1913年,心理学家荣格在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提出个性的两种态度类型:内倾和外倾。

  1921年他在《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又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四种功能类型,即理性功能的相互对立的两种类型──思维功能与情感功能和非理性功能的相互对立的两种类型──感觉功能和直觉功能。

  由此,荣格将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功能类型组合起来,形成了八种个性类型: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直觉型、内倾感觉型。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迈尔斯在荣格的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功能类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判断和知觉两种类型,由此组成了个性的四维八极特征,它们彼此结合就构成了十六种个性类型。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后,编制成了《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从而把荣格的类型理论付诸实践。

  这就是MBTI理论。MBTI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个性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用字母代表如下:

  驱动力的来源:外向E---内向I

  接受信息的方式:感觉S---直觉N

  决策的方式:思维T---情感F

  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判断J---知觉P

  其中两两组合,可以组合成16种人格类型。

  MBTI能够让人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可以帮助HR部门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进行更好的组合。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识别人与人差异的测评工具之一。MBTI主要用于了解受测者的处事风格、特点、职业适应性、潜质等,从而提供合理的工作及人际决策建议。

  在美国每年约有300万人以上参加MBTI的测评和培训,在世界500强企业,如迪斯尼、百事可乐、西南航空公司等,约有80%以上的高层管理者使用过这个工具。

  IBM公司是成功运用MBTI工具的公司之一。IBM公司曾准备在印度市场拓展业务,由于对印度的缺乏了解和文化的偏见,没人愿意前往。

  IBM相关部门负责运用 MBTI工具对候选人进行了性格类型的针对性研究,对于IFSE(内向情感带外向实感)型的人,采用情绪渲染的手段,说明在印度工作不仅有自我发挥的巨大空间还可以领略印度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

  而针对ETNI(外向思考带内向直觉)型的人就用晋升、加薪和新工作富于挑战性和提升自身能力等手段来进行游说,最终顺利的完成了这项工作。

  看了这个人格类型,我觉得,如果环境和教育可以把我们从一种类型变为另一种类型,那么这个分类就完全没有必要,也不会起作用,因为他随时可以改变。

  再深究一点,又是什么造就了这些不同的人格类型呢?

  我能想到的就是基因了。

  4月12日更新:

  美妙的一天,细思极恐!

  我胸口受过伤,如果不小心着凉的话,胸腔里某个部位就会发炎,产生胸腔积液,牵扯着前胸后背产生持续的钝痛。

  4月4日星期天,天气突然降温,我衣服穿少了导致着凉。

  夜里12点,胸口开始痛,连忙去挂了急诊,医生开了消炎针水。

  凌晨2点多打完针,胸口的疼痛仍然没有缓解。

  去找急诊医生,医生说:针水起作用要有个过程,我开止痛药给你。不过,痛的不严重尽量别吃,最多只能吃5天,过了5天必须停药。

  回到家,已经是凌晨3点,明天是星期一,苦逼的我,7点半还要起床上班。

  胸口还在疼痛,为了抓紧这最后的三小时睡一觉,我吃了一颗止痛药。疼痛很快消失,我也很快睡着了,睡的很香。

  第二天七点半,闹钟一响,我醒了。

  只睡了三个小时的我,精神抖擞。

  我是重度起床困难户,平时11点睡,第二天7点半起床的时候都有种生不如死的疲惫。

  此时,我感觉疲惫一扫而空,整个人精力充沛!

  一整天,我的情绪都是高昂的,中午不犯困,思维也非常积极。

  我下半年的房租还没攒够、信用卡一大堆账单、老板苛刻、客户挑剔。

  但我突然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就是没来由的高兴、开心。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直到夜里12点,我仍然是神采奕奕、毫无困意。

  睡前把止痛药说明书拿来一看,我的天:长期服用会成瘾,突然停药会造成抑郁、认知障碍、自杀性意念。

  这止痛药是中枢性阿片镇痛剂,和吗啡、杜冷丁、美沙酮属于同一类镇痛剂。

  吓得我连忙把药扔进了垃圾桶。

  这次美妙而又恐怖的体验,让我细思极恐。

  我究竟有没有自由意志?

  平时我担心房租没攒够、信用卡还不上、找不到女票,整天郁郁寡欢。

  即使我改变我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学习知识提升自己,训练自己的正向思维,但作用不大。

  可是,吃了一片止痛药后,我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积极、自信、无畏,发自内心的感到快乐。

  为了方便,我把这种止痛药对应的物质称为快乐物质。

  假设,某些人的身体机制比较容易产生这种快乐物质,那么不管这些人有什么样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他们肯定会表现地积极、自信、无畏,这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他们大脑中真真切切地的感觉。

  假设,另一些人的身体机制难以产生这种快乐物质,那么,无论这些人再怎么提高自己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他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消极、自卑、退缩。

  也许,这就是人的命。

  4月14日更新:

  写了这么多,很多人觉得我消极、认命,是基因决定论。

  其实,我写这些,是出于对命运的好奇。

  我相信命运,崇尚科学,不信宗教。

  我觉得科学只求真相,即使真相很残酷,科学也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揭示出来。

  科学告诉我们,任何人都难逃一死,无论富贵还是贫穷,高尚还是卑劣,最终都会化为尘埃。

  宗教告诉我们,行善积德死后可以上天堂,元婴化神可以羽化成仙。

  相比之下,科学更多的是残酷无奈,宗教更多的是励志温情。

  从感情上,我愿意相信宗教,但是宗教编的故事,说服不了我。

  而科学严谨的逻辑,让我不得不信。

  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特质,这个特质很难改变,我们不会突然变成另一个人。

  每个人不同的特质,决定了他与世界互动的模式,这是一个人的底层逻辑,这个底层逻辑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举个例子:株洲中伟房地产集团的游总,拒绝听从医嘱后猝死身亡。

  游总发的朋友圈游总是成功人士,人中龙凤,令人尊敬。

  游总当时在朋友圈写道:“钱还没花完,事还没做完,女儿还小,老婆还年轻,老天爷不收的。”

  然而,就在拒绝住院5天后,游总突然离世,令人惋惜。

  从游总发的朋友圈,可以感受到:

  1.游总是个自信的人:二十四年第一次主动进医院检查,医院还是不进的好。游总相信自己对自己身体的判断,不相信医生的判断。

  2.游总是个积极的人:钱还没花完,事还没做完。医生说会猝死,消极的人会开始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游总想的是还要花钱、还要做事,心态很积极。

  3.游总是个无畏的人:一进就说要马上住院,mmD,吓我!说不住院随时猝死,还要我签拒绝住院生命。如果是胆小的人,听到医生说随时猝死,恐怕早就吓的腿软发抖,什么都听医生安排了。然而,游总却没被吓住。

  4.游总是个有担当的好男人:女儿还小,老婆还年轻。

  5.游总是个乐观的人:老天爷不收的!

  综上推测,游总的特质是自信、积极、无畏、有担当、乐观。

  这些特质,决定了游总与世界互动的底层逻辑,使他能够在开创事业的过程中持之以恒、不怕担风险、遇到问题积极应对,最终成为当地的成功人士。

  游伟先后成为湖南株洲市中伟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株洲市中游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株洲天天房交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中伟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是株洲当地影响力较大的二手房交易公司。游总的底层逻辑适合开创事业,但不适合应对风险,特别是极端风险。

  生意场上,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正因为游总的自信,他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做到董事长的位置。

  但是,太过自信的人,往往会忽视别人的建议。

  所以,医生已经明确提出“随时可能猝死,需要马上住院”,游总却由于太过自信,忽视了医生的建议,又过于乐观,忽视了猝死的风险,以致造成不幸。

  游总的底层逻辑让他成为成功人士,但却让他英年早逝。

  如果游总的底层逻辑少点自信,多点谨慎,可能就不会英年早逝,但也就不可能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这就是游总的命运。

上一篇:电子特气:半导体国产替代核心通路,龙头全梳理
下一篇:2023年遂宁市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温馨提示→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