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政策:事关中小学招生入学,预计9月1日起正式实施
教育无小事,中国式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一直秉承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会把他们送到贵族学校读书,争取让孩子学到更优质的教育,赢在起跑线上。
家庭条件优越的家长,自然能够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入较多的经费,而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长即使有想法,投资也会迫于经济的压力,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政策也在不断改革的阶段,如今的教育部门注重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为此教育部针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正式实行了课后5+2教学模式。这项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让家长非常的欣喜。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应该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升学的规定,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的方式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书等作为招生入学的依据和参考。
各地中小学校在招收一年级新生时,不得以成绩说话,每位学生都是平等的,应合理公平的招收学生,一年级新生入学前必须满足6周岁的年龄限制,否则无法进入一年级读书。
根据教育部门发布的通知,自9月1日起实行到中小学招生,计划中明确规定要保住学位资源均衡发展,根据新型城乡化发展和学龄儿童数量变化趋势对一年级新生及适龄阶段的少年,应提供入学的需求,尽力解决学位资源短缺的问题,确保适龄儿童都能就近入学。
各地中小学校要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科学合理的划定学校招生片区,规范采集各地中小学生的信息,健全有序的录取机制,同时还要尽可能的解决家长接送孩子困难的问题,为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校车服务,保证中小学生的安全。
各地学校要健全落实中小学招生新计划,坚决守住不让适龄儿童辍学的底线,确保应入应尽的政策,大力推行阳光招生,严格落实中小学招生入学难的问题,禁止出现违规违法的招生行为。
以上种种政策的执行,对家长和学生而言是一个好消息,能够更好的保障适龄阶段的儿童顺利地进入小学读书,也能减轻家长的负担和压力。
如今的教育形式非常的内卷,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父母的过多要求下,白天要在学校中读书,到了晚上还要进入各种各样的辅导机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虽说中考和高考离小学生非常的遥远,但并不代表小学生不应该好好学习。
学习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是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需要脚踏实地慢慢来,希望各位学生和家长能够严格遵守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作为家长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压力。
今日话题:你觉得教育部门最新推出的中小学生招生新计划合理吗?
举报/反馈
上一篇:保障数字教育产业规范发展
下一篇:24专升本暑期备考几个最关键的问题!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
- 济南将碎片化经验总结提升,创新推出五项地方标准 让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标准”可
- 拓斯达: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亚运薪火”与“宸星星火”同频共振 中学运动会迎来亚运冠军
- 多地清退编外人员,他们的“编外困局”:有人没资格报考所在岗位,有人因编外经历失去
- 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借数字应用于课堂 创智慧引领于教学
- 促进家校共育 巴蜀蓝湖郡小学开展家校共话成长系列活动
- 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律师四个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汇聚邻里 共筑幸福丨合肥万科物业2023“朴里节”圆满落幕!
- 中拉跨越大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广东报名自考有什么条件?
- 山东东营:文明宣讲进乡村 勤俭节约树新风
- 初中女生体测时突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AED“救了命”!
- 李刚,进京任职
- 1-9月海口港海关共受理“加工增值”试点扩区企业内销报关单404票 合计货值1.
- 重逢雁栖湖畔,国科大校友回家啦!
- 好水才能养好蟹
- 这种“鱼骨线”能变道吗?答案是……
-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CIS传感器出货量20亿:同比下降14%
-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自考相对容易专业都有哪些?
- 远程“扶智”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
- 黄喜灿:能被瓜迪奥拉称赞非常荣幸,新绰号可以向大家多宣传韩国
- AI赋能教育智变
- 同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