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高考犯了2个错误,出考场后悔不已,出成绩后以672分进北大
这会读书的孩子和只会读死书的孩子,差别太大了。
有的日夜做题,看题目做经典考题,抑或是参加校外辅导班,都很难考上重点学校或重点班,而有的,似乎天天都在玩,没咋学习,却轻松地获取了好的成绩,这到底是咋回事?难道这些人天生就是神童吗?
2007年高考,广西有位考生,在英语考试时,只剩下三分之二的时间便完成了试卷,考语文时,连姓名都没有填写,最后结果是,她不仅考入了北大,还成了当地的高考状元。
她就是林丽渊,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她的故事。
01
林丽渊是桂林人,并不是那种天资聪颖的神童,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受过教育,所以比较重视孩子的素质培养,在林丽渊还在上幼儿园时,就给她报了手风琴班还有琵琶班,
可这孩子一点都不“讨人欢喜”,似乎一身“坏毛病”,爱哭爱闹,根本没有女孩子的样子。
上学前,自家院子里种的果树,是林丽渊最爱折腾的地方。
她和伙伴们时常一起爬树摘果,父母说起她,都觉得她是不是投错了胎,应该是个男孩。
周围的人提起林家小女孩,都说“伢子性格,活泼过了头”。
因为宽松的家庭环境,让林丽渊的童年无忧无虑,也培养了她活泼开朗的性格。
上学后,林丽渊的成绩并不是很好,有人说,这孩子学习上还没开窍,也许不是个学习的好苗子。
既如此,那林丽渊后来又是如何逆袭成学霸的呢?
上初二那年,有一天林丽渊正在做值日,突然她的目光被学校的宣传橱窗吸引了,橱窗内展示的是复旦大学的宣传海报。
很快,她被复旦的历史和文化所吸引,从那之后,这个女孩内心中便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要考上复旦,去看看那美丽的校园。
02
从那之后,林丽渊开始把精力投放到学习上,她定了一个目标,要上复旦,因为有了目标,她动力十足,开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不过,计划好做路难行,前进过程中她遇到了很多问题,有时候她真想放弃,但她是个很轴的人,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精神,完成不了时,她偏偏要试着去完成。
因为有这股韧劲,她吃了很多苦,不过,很欣慰的是,她的成绩开始逐渐走上坡路。
初三的月考中,她的成绩开始频繁出现在了年级前十名的榜单中。
中考她以全市第15名的成绩被一所重点高中看中,但学校不给她奖学金,于是她选择了其他的学校,还撂下狠话说,一定会让那学校后悔,到最后还真如她所言。
进入高中后,林丽渊更加废寝忘食地学习。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有点担心,女儿如此学习,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压力会不会很大?
父母要她不要熬夜学习,要学会劳逸结合。林丽渊不是那种死学习的人,不会完全只会学习,而不会玩。她是既会玩,在玩中也学会了学习。
进入高三,她更加严以律己,中午吃饭时都在默默地记忆英文单词,放学路上大声背诵文言文,从老师那拿来一堆试卷,自己开始默默地刷题。
为了能进复旦,她可是拼尽了全力,她在作业本上写的目标是:走进复旦,也许一个理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
2007年高考如约而至,谁也没想到她会出现意外。
第一场语文考试,林丽渊自信答题,可当她出了考场,才想起来没有在试卷上填写姓名。
那一刻,林丽渊整个人的心情都不好了。
为了不影响后面的考试,她强行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安慰并给自己打气说,即便语文考零分,自己依然能凭其他科目成绩上一个好的大学。
当晚,林丽渊便失眠了,不过第二天考试前,她从老师那得知,没写名字没有关系,只要写了考号不会影响语文成绩。
本来应该算是一个好消息,可因为头天晚上没休息好,当天下午英语考试她开始昏昏沉沉。晕头晕脑地考完了听力,林丽渊竟然在考场上睡着了,好在监考老师叫醒了她,此时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多小时,她马上开始奋笔疾书。
沮丧地走出考场后,她和英语老师一说,老师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着她,实在让林丽渊心中有点愧疚。
很快,成绩出来了,林丽渊考了672分,是当年广西的文科状元,而出事的两门课,语文考了136分,英语考了141分。
不过她的这段经历倒成了他人调侃的话题。
随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她的手中,不过,在一次招生咨询会上,她一直默默关注了复旦展台很久.......
03
如今的她,早已淡出了大众的视野,有人说她北大毕业后,选了一个白领的岗位,收入非常高;也有人说她考取了复旦的研究生,圆了自己的梦想。
不管怎样,她成功了,未来的路肯定是越走越顺,那么林丽渊在求学之路上到底有哪些诀窍值得我们学习呢?
她曾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她的经验时是这么说的: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都在努力,你就没法偷懒了。
关于高考,她总结了如下三条经验:
首先,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过,一定能考上;
其次,学习是有方法的,要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这是一场持久化战役,一定要列出自己中长期计划,分批次和分阶段的去完成它,决不能偷懒;
第三,做事一定要专注,定好的目标不能随意更改,凡事都要有一股韧劲,要言出必行,说到就要去做,不能只说不练。
林丽渊处处表现得很自信,除了自身因素外,更得益于父母的开明教育。现在很多父母都喜欢攀比,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去攀比,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如果自家孩子成绩不好,就打孩子,他们思想里总是信奉:棍棒下面出人才,可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过时了,打,除了肉体上对孩子是一种折磨,内心上更是伤害了孩子,让他们从此开始怀疑人生。
其实,很多孩子学习不好,一开始就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养成,至少需要23天。所以,如果现在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想去改变还来得及,关键是要做好计划,立马开始做并严格执行。
当然,一开始不要给自己设定太大的目标或学习量,否则很难达成,会自我放弃,没有考试的时候,每天1-2个小时的学习量就可以了,等适应了再慢慢加。
如果孩子没什么目标,自控力也不强,主要是专注力不够,可以让他去读下《自控力》这本书,帮助他找到目标,专注地去做一件事。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定要学会分配好时间专注于重要的事情上,不断改进和打磨,最终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到极致。
人是需要有梦想的,有了梦想再加上目标和大量的行动,剩下的,时间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3北京市高考成绩披露,696分以上104人,海淀区表现最为出色
下一篇:“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制止霸凌反遭辱骂”:看,辣鸡中的各种战斗机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
- 济南将碎片化经验总结提升,创新推出五项地方标准 让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标准”可
- 拓斯达: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亚运薪火”与“宸星星火”同频共振 中学运动会迎来亚运冠军
- 多地清退编外人员,他们的“编外困局”:有人没资格报考所在岗位,有人因编外经历失去
- 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借数字应用于课堂 创智慧引领于教学
- 促进家校共育 巴蜀蓝湖郡小学开展家校共话成长系列活动
- 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律师四个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汇聚邻里 共筑幸福丨合肥万科物业2023“朴里节”圆满落幕!
- 中拉跨越大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广东报名自考有什么条件?
- 山东东营:文明宣讲进乡村 勤俭节约树新风
- 初中女生体测时突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AED“救了命”!
- 李刚,进京任职
- 1-9月海口港海关共受理“加工增值”试点扩区企业内销报关单404票 合计货值1.
- 重逢雁栖湖畔,国科大校友回家啦!
- 好水才能养好蟹
- 这种“鱼骨线”能变道吗?答案是……
-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CIS传感器出货量20亿:同比下降14%
-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自考相对容易专业都有哪些?
- 远程“扶智”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
- 黄喜灿:能被瓜迪奥拉称赞非常荣幸,新绰号可以向大家多宣传韩国
- AI赋能教育智变
- 同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