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北大001号博士:癌症晚期为国拿五个第一,却至死没评上职称?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3-07-25
手机版

  “北大天才”“教材撰写者”’“数学高手”“001教授”。

  这些称号将张筑生一生的成就讲述的明明白白,但是直到他去世,却也没有得到一个职称。

  他的一生可以说完全是自己一分一毫打拼出来的,可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兢兢业业一生的教授,这一辈子,都没能获得一个职称。

  

  病痛折磨之下,他依旧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挣着10块钱的补课费,为什么一个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教授,晚年却落得如此的凄惨?

  张筑生这一辈子,又是怎样呕心沥血为了中国新一代的!

  【故事经过】

  张筑生出生在广西贵阳一个小山村里。他的家庭并不是不富裕,父母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本来张筑生的一生应该也就是在这个小山村里跟随父母的脚步,照顾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成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但是,在他还只有两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开始发烧,持续的高烧不退导致张筑生颈部僵硬,抽搐不止。

  

  父母原本以为没有什么大问题,并没有在意,可是,张筑生在高烧的折磨下开始变的意识不清晰,他的父母这时才意识到不对劲,急忙将他送到了医院救治。

  医生诊断后得出张筑生,因为发烧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患上了脑膜炎。

  出院之后,小张筑生开始上学了,这个时候,他开始逐步展现出对研究发明方面的兴趣,每回自己完成作业后,张筑生总是会拿起自己的发明书,仔仔细细的研究里面的内容。

  

  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张筑生参加了全国组织的发明活动,并且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独立爬墙走路的小人,不仅受到了学校的表扬,还获得了全国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的一等奖。

  当张筑生把奖状拿回家的时候,父亲高兴的抱起儿子转了好几个圈,他在儿子身上又看到了希望,儿子终于不用像他一样一辈子呆在这个山沟沟里了。

  于是,张筑生的父亲拿着奖状,大街小巷的转了一遍,回到家还给张筑生做了一顿丰盛的饭庆祝。

  

  原本以为张筑生会如自己规划的一般,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但是,在他13岁的时候,因为一次不小心的摔倒,却被诊断出小儿麻痹症,原来当时他小的时候发烧因为送医不及时,引发了小儿麻痹症。

  但是这在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来,他身体在之后一直不是很好,父母都以为是发烧没有恢复好的原因。

  直到这次他摔伤了手,他的左臂神经已经完全萎缩,左手五个手指蜷在一起根本就伸不直。

  

  这对于一个想要成为发明家的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让张筑生放弃,相反,他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充实自己,既然发明家做不成,那选择其他的也可以。

  于是在1959年,张筑生去了四川大学数学系,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他勤奋刻苦,对数学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张筑生的左手不能动弹,可是并不影响他的学习。

  

  并且,他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记笔记,回到宿舍后,还能自己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他完全将自己当做一个正常人。

  并且付出了比别人更加多的努力,这一切都被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同学看在眼里,大家对他都是既心疼又敬佩。

  毕业之后,张筑生留在学校就职了。

  

  这个老师,一当就是14年,可是,由于自己身体上的问题,这么多年的教学,并没有给张筑生带来什么,甚至于连个职称都没有,但是他却丝毫不在意。

  在这14年中,张筑生分外的倾注心血,他深刻的知道自己学习的不容易,并将这些年自己的所学清数教给学生们。

  在空余时间,张筑生并没有放弃对自己的要求,他利用空余时间报考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

  

  1978年,张筑生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为研究生数学系中的一员。

  在他进入北大后不久,发生了一件小事。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张筑生为了弥补之前的遗憾,参加了考试。

  在考试中,他发现一道数学题好像出了问题,其中一个变量出现错误。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如果不写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写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最终,张筑生在答题纸上直接写下了“此题无解”。

  这个举动引起了著名数学家廖山涛的注意,后来张筑生成为了他的学生。在学校中,张筑生根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天一有空他就是待在图书馆里。

  别人都巴不得出去好好逛逛游玩一下,但是只有他不同,他在图书馆奋笔疾书的研究着数学难题,每当解开一个难题,都会让他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1983年,张筑生参加了一场盛大的博士论文答辩。

  在答辩会场,一个穿着普通的年轻人,缓缓的走上演讲台,刚开始专家和在场的人都用质疑和审视的眼光看着张筑生。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北大校长会邀请他们来看这样一个毛头小子的演讲,直到张筑生张口讲话的时候,他的从容不迫,以及对数学理解的头头是道,逐渐震惊了众人。

  最终,张筑生获得了编号为001的博士学位证书,成为了北大历史上第一位博士。

  

  本身张筑生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怎么说也应该给他一个应得的荣誉,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职称,一直没能落到张筑生的头上。

  但是张筑生对此并不在意,他觉得这些都是一些虚名,自己要不要都无所谓,只要在学术上有成就,那么那些虚名对他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毕业后,张筑生去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向外国人展示了自己如何解决世界难题。

  

  尽管国外方对张筑生多次挽留并开出了高薪诱惑,但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使他重新回国,并在母校北大担任教授。

  北大听说了张筑生上课时候的教学方法,他的教学十分通俗易懂,喜欢上他的课的学生也是分外的多。

  很多学生都说,看书看不懂的,张筑生教授一解释就明白了,比书上的死记硬背好太多了。

  于是,学校希望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将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编写进教材,以便于更多的学生学习。

  

  但是教师职业非常看重职称,特别是大学教师想要晋升,需要有科研成果的支撑。

  而编写基础教材花费的可不是一丁点的时间,那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本没有时间去研究科研,而且就算教材编写成功了,也不会算入职称评选。

  身边的朋友都劝张筑生不要接这个任务,这明明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他坚定地继续编写。

  

  相比自己的发展前途,张筑生更希望能传递学术火炬,为中国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

  张筑生白天进行常规教学工作,晚上就空出时间根据自己的讲义整理书稿,他的房间里堆满了手写的书稿,桌子上也有大量的用空的笔芯。

  

  1990年,张筑生被诊断出患有咽喉鼻癌。癌症侵袭他的身体,但他仍坚持教学,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难题。

  每天他都要忍受数十次的腹泻、呕吐和剧痛,有时候他甚至可以一天都不吃饭,仅仅是为了避免在上课途中发生病情而影响到学生的情绪,这些都无法动摇他对学术的热情和责任心。

  同时,他还受到邀请,多次去其他学校为学生们授课。

  

  可是薪水低微,他每天拖着浮肿的双腿坚持来回上课,朋友们都劝阻他注意身体,为自己多想想。

  这么多年了,人家那些还不如张筑生的教授都开上了豪车,住上了别墅,而张筑生,不仅得了癌症,还依旧不顾自己的身体。

  每天骑着自己的二八大杠,风里来雨里去的,到底是图什么,张筑生总是笑笑不说话,继续弓着腰去其他学校教学。

  

  2002年2月6日,尽管张筑生已经病得站不起来了,他的双腿已经开始浮肿溃烂,声音开始变得微弱。

  当时的张筑生已经在依靠流食维持生命了,可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坚持来到考场监考学生。

  当收卷铃声响起的那一刻,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最终在考场上倒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数学分析新讲》这本书成为了他的遗志,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多年的心血和对数学的执着。

  直到现在,这些教材仍然是教师们传授知识所用到的。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启迪了无数年轻的数学思想。

  尽管这些贡献无法被纳入科研成果的评估中,他为教育行业所作出的贡献依旧是无法掩盖的。

  

  张筑生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身体孱弱,但他通过勤奋努力和对知识的追求,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教育家。

  尽管他没有评上职称,但他在学术界和学生心中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他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点亮了学生的未来。

  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和教育家,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的离去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失感,无数的同行、学生和朋友们纷纷发文悼念,对他的贡献和为人赞不绝口。

  在他的葬礼上,人们纷纷前来送他最后一程,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张筑生以他的坚持、奉献和才华,成为了中国数学界的传奇人物,他对数学事业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他一生追求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故事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坚定地追随自己的梦想。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份课程指引,和暄桐走得更近
下一篇:入列国家队 咸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