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人才合作项目、设立海学雄安中心、拓展“区域通办”事项,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按
实施“联系京津冀”人才合作项目、设立海外学人中心雄安中心、成立京津冀外籍人才服务联合体、拓展京津冀地区“区域通办”事项……记者自日前召开的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际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获悉,小组成员单位推出一系列举措,为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三地携手引才聚才留才
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创新基础扎实、实力雄厚。如何更好发挥三地人才资源优势?京津冀将携手实施“联系京津冀”人才合作项目,依托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整合人才政策资源优势,营造良好人才生态和发展环境,提升京津冀地区的人才竞争力和吸引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联系京津冀”人才合作项目包括“才知京津冀”“才聚京津冀”“才通京津冀”等三个子项目。“才知京津冀”,将通过各类活动,向海外英才展示京津冀地区独特魅力和发展成果;“才聚京津冀”,将以举办创业大赛、强化政策支持等方式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才通京津冀”,旨在推动三地人才服务部门共享政策和资源,打造互融互通的人才发展生态。
引导HICOOL获奖项目落地雄安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中,北京是“一核”。为更好发挥北京优势助力雄安新区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京冀相关部门共同决定设立海外学人中心雄安中心。
记者了解到,海外学人中心雄安中心开展人才服务、认定评估、培训、交流合作、政策宣传等业务。北京将以中心为依托,推动人才服务资源向雄安新区全面开放,鼓励引导“HICOOL 全球创业大赛”等获奖项目落地雄安,示范带动人才资源有序流动,支持雄安新区加快服务保障体系改革创新,全面落实人才生活服务保障相关举措。
秉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三地还共同成立了京津冀外籍人才服务联合体,搭建京津冀外籍人才服务协同平台,形成外籍人才协同发展机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国际化人才支撑。
关注人才需要拓展“区域通办”事项
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强与天津、河北、雄安政务服务部门协同合作,推动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和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同事同标”,打造协同发展新优势。三地有关部门提出,进一步完善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津冀地区人才“区域通办”服务平台及联动机制,持续拓展通办事项范围。
京津冀三地将协同发力,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完善多样化通办模式。开展常态化调查研究,密切关注京津冀地区人才在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婚育、出行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生产要素流动、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等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和体验感,让人才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三地还将进一步探索“不见面”申请、远程互动、收受分离、便捷寄递等方式,以通办模式畅通跨区域办事路径。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平台为依托,规范事项名称、办理要素、办事流程等标准,做到异地受理“同事同标”,在通办事项、受理系统、办理标准、工作机制、服务标准五个方面实现统一,有效补足信息差,缩短审批时限,提升“区域通办”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来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 记者 武红利
编辑 李拓
流程编辑 刘伟利
举报/反馈
上一篇:新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增”“提”“调”带来哪些利好?
下一篇:四川实现全省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
- 济南将碎片化经验总结提升,创新推出五项地方标准 让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标准”可
- 拓斯达: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亚运薪火”与“宸星星火”同频共振 中学运动会迎来亚运冠军
- 多地清退编外人员,他们的“编外困局”:有人没资格报考所在岗位,有人因编外经历失去
- 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借数字应用于课堂 创智慧引领于教学
- 促进家校共育 巴蜀蓝湖郡小学开展家校共话成长系列活动
- 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律师四个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汇聚邻里 共筑幸福丨合肥万科物业2023“朴里节”圆满落幕!
- 中拉跨越大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广东报名自考有什么条件?
- 山东东营:文明宣讲进乡村 勤俭节约树新风
- 初中女生体测时突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AED“救了命”!
- 李刚,进京任职
- 1-9月海口港海关共受理“加工增值”试点扩区企业内销报关单404票 合计货值1.
- 重逢雁栖湖畔,国科大校友回家啦!
- 好水才能养好蟹
- 这种“鱼骨线”能变道吗?答案是……
-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CIS传感器出货量20亿:同比下降14%
-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自考相对容易专业都有哪些?
- 远程“扶智”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
- 黄喜灿:能被瓜迪奥拉称赞非常荣幸,新绰号可以向大家多宣传韩国
- AI赋能教育智变
- 同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