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与中学生物教育教学研讨的碰撞
2020年,鼠年的第1个月末,我们迎来了一场意料之外的灾难。但即使面对突发困境,全国从上到下仍有条不紊、松紧有度地运转着整个社会体系,中华民族奋斗不屈的精神在苦难面前展现无遗。
在新型肺炎肆虐的特殊时期,虽然很多行业延期开工,学生延期开学,但是该干的事情仍然按计划推进。比如,我们区里生物教研由传统会议形式转为网播形式,让我们很多人接触到新媒体时代信息交流共享的新方式,这是一种有趣的新体验,但教研的价值内核未变,整整一天教研中,多位老师共享了大量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技巧,也更新了我看待生物学与社会、与自然、与人类发展的视角,更深刻地理解和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两方面体悟特别强烈,扼要记述:
1、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培养科学思维是孩子形成深度学习的基石。
科学思维简单阐述为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五个方面,存在知识、理解 、应用、分析、评价、创新六个层次。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该系统性地递进训练孩子科学思维的六个层次,进而达成教学目的。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课堂上可以体系地引导学生了解某些生物理论的探索过程,春风化雨式地渗透生物科学史,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严谨与幸福,以及内在承担的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形成对生物学进一步研究学习的价值认同感。
我想,培养孩子形成一种大生物观,能够站在历史进程的宏大视角上,辩证地反思人类与整个生物圈、所有生物类群的相互影响,思考人类的自然地位,才能真正形成和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比如据说新型冠状病毒是由于人取食野味(蝙蝠)造成的传播,那这是多么悲哀的事件啊。如果我们每个人真正认识到人只是大自然的一员,而不是大自然的主人,那我们就能看到世界万物存在的必然意义,也就不会只沉沦在满足口腹之欲而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更不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注——恩格斯就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2、生物教学生活化、实物化
生物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取是从自然中的生物来、从生活中的现象来的,无生活不生物,没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相关联系,单纯就知识讲知识学到的就是死知识,学完后可能就束之高阁、不见天日了。
所以教导学生学习必须将课堂和生活打通,将生物知识融入到具体生活情境中、联系到生活现象或具体实物上,把课本上生硬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体验,当孩子能够自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解释原来感到疑惑的现象时,自然而然就清晰直观的认识和体会学习生物知识的实用价值,学生认同和重视,生物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
比如说2003年非典爆发时闹的一个不好笑的笑话,很多人轻信谣言盲目哄抢板蓝根之类,以为能够抵抗病毒。但是再到十几年的今天,更多的民众能够能够科学理性地用思考判断,在疾病爆发时,不仅不会盲目冲动,反而更有意识地做好相应的科学防控,这背后能清晰地感受到多年教育发展来生物学、医学知识的普及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巨大作用。
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学好生物也很重要,你觉得呢?
上一篇:千阳县教研室主任何具征:“停课不停学”要注意“五忌”| 战“疫”下的网络教学
下一篇:复学无定期,耽误的教学时间怎么补?广东的方法值得推广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
- 济南将碎片化经验总结提升,创新推出五项地方标准 让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标准”可
- 拓斯达: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3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亚运薪火”与“宸星星火”同频共振 中学运动会迎来亚运冠军
- 多地清退编外人员,他们的“编外困局”:有人没资格报考所在岗位,有人因编外经历失去
- 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借数字应用于课堂 创智慧引领于教学
- 促进家校共育 巴蜀蓝湖郡小学开展家校共话成长系列活动
- 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律师四个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汇聚邻里 共筑幸福丨合肥万科物业2023“朴里节”圆满落幕!
- 中拉跨越大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广东报名自考有什么条件?
- 山东东营:文明宣讲进乡村 勤俭节约树新风
- 初中女生体测时突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AED“救了命”!
- 李刚,进京任职
- 1-9月海口港海关共受理“加工增值”试点扩区企业内销报关单404票 合计货值1.
- 重逢雁栖湖畔,国科大校友回家啦!
- 好水才能养好蟹
- 这种“鱼骨线”能变道吗?答案是……
-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CIS传感器出货量20亿:同比下降14%
- 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自考相对容易专业都有哪些?
- 远程“扶智”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
- 黄喜灿:能被瓜迪奥拉称赞非常荣幸,新绰号可以向大家多宣传韩国
- AI赋能教育智变
- 同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