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繁荣离不开教育普及,聊聊唐朝的教育体制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2-12-04
手机版

  古人十分重视终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广他的教育理念。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了专门的高等教育学府——稷下学宫。孟子曾经在稷下学宫授课。秦始皇虽然做出了“焚书坑儒”的恶行,但他在统一天下之初,相当尊重儒学博士。这些点滴历史故事,都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唐朝是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文化的繁荣程度和当时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唐朝承接了前朝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唐代已经出现官方教育机构,在长安城里有国子监及其下设机构,在地方有各种学馆。

  唐朝的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机构。其授课内容十分广泛,除了教授四书五经的知识,还有天文历法、医学卜算、礼仪典章等方面的知识。如果说,国子监的教育相当于大学,那么地方的各种学馆就相当于小学中学。地方的人才可以经过考试进入到“大学”深造。当然了,国子监下设的几个教育机构,入学资格有很多严格要求。普通人想要入学难度很大,只有四门学接受平民子弟。

  国子学的招生标准最严格,只接受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招生人数仅300人。太学招生500人,接受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四门学招生1300人,其中500人是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剩余800人从平民中择优录取。也许有人觉得,唐代的教育体系中依然存在赤裸裸的等级观念,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要知道,在隋唐之前,没有科举制度,士族门阀把持人才选拔,寒门子弟缺少机会实现理想抱负。正是有了科举制度,唐朝的教育普及程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已经相当进步了。

  在唐朝学校中地位最高的老师被称为“博士”,此外还有助教、直讲等。需要注意一点,古代的博士和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博士是两回事,不要混为一谈。一般来讲,博士是五品官员,助教是七品官员,体现了官方对老师的重视程度。博士的俸禄一般不超过25贯钱,助教的俸禄不超过5贯钱。一贯钱是1000个铜钱,在盛唐时期,1斗米大概是5文钱。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唐代教师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

  教育的繁荣发展,吸引到很多“留学生”前来学习文化知识。当时在长安城中有来自高丽、百济、新罗、吐蕃的留学生,日本派往长安的遣唐使也相当于留学生。有些留学生被大唐的文化所吸引,来了就舍不得走了。比如有一个叫阿倍仲麻吕的日本人,他在长安学习之后参加科举考试,成了大唐的官员。

  拓展阅读

  况排千年非,独抱六经意,简述曾巩文风

  琅琊王氏中的“吝啬鬼”,魏晋名士王戎

  只有六句的古体诗,柳宗元《渔翁》

  八荒无外,九服大同,统一南北的隋文帝

  举报/反馈

上一篇: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22篇论文 入选中国知网
下一篇:本科无学位证怎么考研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