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余老公安民警的点滴往事回忆!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2-12-05
手机版

  

  忆往昔,公安工作峥嵘岁月;

  看今朝,平安大余警民情深!

  今天“善良说大余”微信公众号所要讲述的是一位

  有着30多年从警经历的老公安的点滴故事

  

  入警之初? 虚心学习勇于实践

  他叫蔡青云,出生于1957年11月,大余县新城镇人,曾担任大余县公安局副局长,大余县政法委副书记。

  蔡青云高中毕业后于1975年9月响应当时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当了知青,1978年8月通过招工后来到大余县化工厂工作。1979年11月,经过组织严格考核与政审通过之后,调入大余县公安局工作,当时分配在县公安局政保股(后改为政保科)工作。从1979年11月调入公安部门到2017年11月正式退休,他在公安政法队伍整整工作了38个春秋。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忠诚,用汗水书写担当,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蔡青云刚入警队时虚心学习的画面

  就在蔡青云调入县公安局不久,1980年2月,离农历春节不到几天的时间了,此时全县上下都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而忙碌着,大余县土产公司发生了一起狐狸炮爆炸事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与房屋倒塌。刚刚加入警队没有多久的蔡青云随同公安局的同事迅速到达现场后,担任现场警戒组任务,维护现场混乱的秩序与守护好事发现场的完整。

  因为是刚刚改革开放之初,国门虽然开放但两岸关系还远远没有解冻,防止敌特的破坏是那时政保干警日常任务之一。这是蔡青云从警之后第一次在重大案件现场开展工作,血淋淋的现场画面让他对公安工作有了深刻的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公安工作无小事。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从出生到成长再到死亡,都要与公安部门打交道,公安部门是和平年代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守护神。

  为此,蔡青云虚心向老同事请教与细致学习,每一次出警,他都用心,不断在工作实践中充实提升自己。在初为警察的日子里,一颗年轻的心跳跃着,沸腾着,澎湃着。他坚信,有老同事的传帮带,加上自己勤奋努力,假以时日,自己也会成为一名行家里手,在人民警察这个队伍里,自己一定会有所作为。

  1982年6月蔡青云调任经文保科干事。1983年6月16日,大余县城区洪水漫进县城,年轻的蔡青云接到县公安局的指令,在时任刑侦队长蓝光宝同志的带领下,前往当时县城受灾最严重的余西街四脚厅那一带维护治安秩序,转移被困居民。当时洪水最深处都漫到颈脖子上,在没有任何救援设备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用竹竿探着路前进,遇到水深处时游泳前进,行走非常艰难。但是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蔡青云与本组同事义无反顾地冒着危险前进,身上被洪水冲过来的垃圾刮伤也无所畏惧,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他们的努力下,及时将全部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了洪水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确保了水灾期间这片区域没有发生刑事、治安案件,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983年6月16日县城洪水图片,位置为现工商银行正门处。

  1985年,蔡青云参加成人高考后在省公安专科学校脱产学习二年。在学校期间,他如饥似渴的学习专业知识,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7年7月毕业回来,就被组织任命为经济文化保卫科副科长。

  

  1985-87年蔡青云在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习

  

  蔡青云从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毕业时被授予的三好学生证书

  1988年5月26日,大余县城东风旅社发生一起台胞被杀案件,当时案件震惊了江西省委省政府,因为这是发生在江西省境内第一起杀害台胞的案件,时任江西省政府省长吴官正亲自指示全力以赴破案。此案经过专案组数番的深入细致的排查之后,案件峰回路转,案情大白。

  时任县公安局经文保科副科长的蔡青云,也被抽调到专案组办案,开始在审讯组,后来调整到调查组。省公安专科学校刑事侦查专业毕业后,第一次参加大案侦破,蔡青云牢牢把握这次难得的学习实践机遇,从领导和老刑警身上学到了很多实践侦破经验。

  数年期间,蔡青云实现了由民到警脱胎换骨的转换。从举起拳头入警宣誓的那一刻起,站在公安队伍里的蔡青云内心涌动着从未有过的自豪、激动、兴奋与憧憬,从那天起,他在心里就根植了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操守。

  平凡坚守,维护百姓安定生活

  八十年代,公安工作无论是警力配置还是装备都极为不足,工作之繁重,困难之多,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从警之后,蔡青云所在的政保股(科)与经文保科,承担着政治和经济保卫工作的重任,那时蔡青云工作热情似火,常年驻扎在重点乡镇与厂矿,深入基层调研,掌握社情民情。在过去,由于公安信息系统尚未建立,要想熟悉辖区情况,就得落在笔头、记在心头。平日里,蔡青云总是通过走访与细致的记录,了解到重点人员的家庭情况,摸排重点人员的信息。

  

  蔡青云(前站立着白色警服者)与同事在一起的照片

  1990年2月,蔡青云调任县公安局刑侦队指导员。1992年6月调县公安局南安派出所任所长一职,同时负责组建县公安局南安分局的工作,并于1994年6月首任南安公安分局长。

  在南安工作期间,蔡青云以所为家,破积案,抓防范,夯基础,调纠纷,解民忧,并与民警一样排班参加夜间带队巡逻。有次凌晨四点左右,蔡青云带队巡逻到南安大道与老政协路口交接处,遇到两人,听口音不是本地人,凭着多年的经验,觉得这两人有问题,当即查验其随身物品,发现有钢丝钳等作案工具,还有大余医药公司的东西,蔡青云当即吩咐随行人员铐上两人,带回到南安派出所审查。结果查明这两人是原赣州市(现章贡区)追捕多年未获的逃犯,当晚流窜到大余,在药材公司刚作完案准备逃离就被抓了。上午上班后,药材公司发现被盗来派出所报案时,却发现公安民警早已经把嫌疑人抓获了(此两嫌疑人当天就移交给赣州市公安局依法处理)。

  1994年冬,蔡青云升任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政保、刑侦、预审、看守工作,并负责联系县武警中队工作。

  思维缜密,攻坚克难抓大案

  高高的身材、浑厚的嗓门,偶尔戴副低度近视眼镜……30多年的公安政法工作生涯,令蔡青云看上去秀气中带有几分粗犷,平时出去不熟悉的人都问他是不是医院的外科医生。对!他就是属于医院的外科医生、学校的体育老师这种类型的人。但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却知道,外表大大咧咧、粗线条的蔡青云却有着细密的办案思维。在他分管刑侦工作期间,坚持命案必破,不欠“血”债。只要是人命案,他必定同办案民警一起呆在发案地开展工作,不破案不撤离。诸如:新珠、杨村、周屋、卢屋四起投毒杀人案,高屋“7.23”杀人案等人命案,蔡青云都亲临一线同办案民警一起,昼夜奋战,直至破案。

  

  1994年9月蔡青云

  1995年9月19日上午,一名浙江人因为家庭发生纠纷后老婆出走到大余,于是这位浙江人背着私藏的炸药来到县公安局位于临街的办公楼二楼的刑侦队内勤办公室,二话不说就亮出了身上的炸药,劫持了屋里所有的人,叫嚣着要公安局帮他把老婆找回来。

  当时县公安局刘雪峰局长获悉竟然有歹徒来到公安局劫持警察,深感事情重大,迅速成立局处置9.19案指挥部,刘雪峰局长为总指挥,及时制定三套处置方案。与此同时,刘雪峰局长向县委县政府和地区公安处汇报,请求增派武警狙击手前来支援;蔡青云组织民警对附近群众和住户进行疏散。并亲自到二楼隔窗与浙江人谈判,稳定其情绪。行署公安处接报后,由副处长刘刚带领武警、刑警相关人员迅速从赣州赶赴大余,与时任县委副书记许燕谏和局长刘雪峰组成了现场紧急处置领导小组。处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当正义的枪声伴随着指挥部“万岁”的高呼声,此案画上了圆满句号,全部人质被安全成功地解救!

  

  蔡青云(左二)1996年春节慰问武警中队时与官兵一起合影

  

  蔡青云春节慰问武警中队时与官兵一起合影。

  1996年5月3日凌晨3点,一辆由韶关开往赣州的客车在途经323国道大余县池江镇新江村路段时,两名穷凶极恶的歹徒疯狂的洗劫了车上的乘客。是日凌晨4时许,新城派出所接客车司乘人员报案后,立即报告县公安局“严打”指挥中心,分管刑侦工作的蔡青云副局长率刑警大队侦技人员火速赶到新城。

  案发时日,正值春季“严打”期间,“车匪”顶风作案,气焰嚣张,性质恶劣,影响极大。地、县两级党政领导极为关注此案,多次电令指导侦破工作,并亲临现场督导办案。县公安局成立“5·3”车匪路霸案件侦破指挥部,由局长刘雪峰任侦破总指挥,打破科室办案界限,实行专案专办。此时,蔡青云作为分管刑侦的局领导肩上压力倍增。

  经过参战民警深入细致调查访问,收集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为此,侦破工作按照“抓重点,控一线”的思路开展,终于5月9日凌晨3时将“5·3”劫案的两名“车匪”抓捕归案。

  这两起重大刑事案件,均发生在蔡青云分管刑侦工作的任上,先后被列入武警教材和收录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典型案例,作为亲历者的蔡青云,未为胜利而喜悦,反而是不断的思索与总结,如何才能将这些重大案件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才是公安机关的工作重点所在。

  书写担当 转岗一行热爱一行

  30多年时间里,蔡青云从一名新公安民警成为业务能手,先后转岗提拔为副科长、指导员、派出所所长、公安分局长、公安局副局长、县政法委副书记等职务。他在每个工作岗位都是兢兢业业的工作,用平凡的坚守,保卫着社会的安定与百姓生活的安稳,他始终将人民利益与维护班子团结高高举过头顶当成自己的政治信仰。

  1999年3月28日至4月11日,老红军、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不顾自己85岁高龄,为迎接建国50周年,重返赣南,沿着苏区自己曾经战斗过的足迹,一路风尘忆当年。

  

  后排左二为蔡青云,与张震上将夫妇以及公安局同事一起合影照片

  4月4日,张震上将在赣州地委副书记萧茂普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大余县,为了重新寻找当年梅关的往昔,将军夫妇特意兴致勃勃登上梅关。因为工作原因,蔡青云作为县公安局分管国保部门的领导全程负责保卫工作,确保了将军在大余活动期间的安全,圆满完成了这次的安全保卫工作。近距离接触到张震将军夫妇,深感将军夫妇平易近人,对待工作人员和蔼可亲。最后在赣粤交界的梅岭关口,将军夫妇特意与所有参加安保工作的公安保卫人员合影留念。

  2004年11月,蔡青云转岗担任了县政法委副书记兼综治办主任,协助县政法委书记为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政法干警队伍的素质提高倾注了自己的汗水,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7年8月,蔡青云退居二线回到了县公安局担任正科级主任科员,蔡青云经常说自己就是全国千千万万公安民警中最普通的一员,除了公安民警的身份,他同时还是一名拥有37年党龄的老党员。37年来,蔡青云始终牢记着这一身份,牢记着当年在党旗下的宣言,在履职尽责上努力成为一面旗帜。

  愧对家庭?幸有贤妻鼎力支持

  他们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医院护士,蔡青云与爱人万燕琴相濡以沫近四十年,他们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不仅家庭幸福美满,而且也成就了属于两个人的精彩人生!在爱人的支持下,蔡青云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公安工作中,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成绩一直名列前矛,连续多年被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作为一名警嫂,万燕琴知荣辱,明事理,识大体,顾大局,夫妻感情深厚,家庭基础稳固,努力当好贤内助好警嫂。

  

  1984年蔡青云、万燕琴一家合影

  “选择了当一名警察的妻子,就是选择了支持、理解和奉献”。对于妻子万燕琴而言,这句话有着最深的理解与体会。由于蔡青云工作的特殊性,他经常需要放弃很多,比如万燕琴在怀孕期间妊娠反应严重需要丈夫陪伴照顾,蔡青云常常在单位加班加点,经常性凌晨三四点回家,或者半夜里一个电话就走了,万燕琴也是经常休息不好却没有丝毫怨言。

  1983年6.16水灾时,妻子正怀有身孕,而蔡青云接到局里命令,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抗洪救灾中去了,当时家里在章江河边住,洪水都已经漫进了自家院子,家里饲养的准备给妻子月子里吃的20多只鸡全被洪水卷走,妻子从没怨言;妻子分娩之后不到一星期就遇上了轰轰烈烈的83严打,局长刘其寿宣布:现在就是第二次土改,所有干警都必须全身心的投入,不得请假。蔡青云二话没说,把妻子孩子送岳母家托管,转身就到挂点的新城区去了,在新城一呆就是一个多月。蔡青云之所以能把全部的热情都放在工作上,是因为妻子总是以真挚的情感、宽容的心胸,默默支持着丈夫,与之共同热爱的警察事业,解除了他工作的后顾之忧。

  尽心尽力做个“贤内助”,万燕琴为丈夫安心扎实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外,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带好孩子,她从来没有让丈夫操过心分过神。万燕琴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但却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她和丈夫一起执著地为警察事业共同谱写无私的奉献之歌。而蔡青云的儿子也是2005年光荣地考入警队,成为赣州市公安局的一名正式民警,接过父亲的棒,继续为人民服务。

  无怨无悔? ?甘守清平毫无怨言

  从警30多年之后,蔡青云带着曾经先后二次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荣获二次三等功等诸多荣誉,于2017年11月正式退休。

  

  荣誉证书

  退休后的蔡青云虽然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但每当回想自己的从警经历,总是以“无悔”二字简单概括。他说:祖国的繁荣强盛,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的富足,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与人民的支持,公安工作更是如此。警民关系如同“水泽鱼生,水枯鱼亡”。公安工作能不能正常开展,在那个科技手段还远远不足的年代,了解案情,摸排线索,最主要还是调查走访,依靠群众,这是那个年代公安工作的立足之本。

  现在科技进步了,但是社会治安压力也相对更大,更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理解。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对公安工作投入更多,对民警的后勤保障更有力,公安工作彰显更加重要的地位。现在自己退休了,但是一样还是在默默关注着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岗位与还在辛勤工作的战友。

  这就是蔡青云,一名扎根基层30多年的老公安的故事,在他的这些点滴故事中,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入警誓言与操守,时刻提醒自己在权力与职责之间不忘初心,用自己的热血铸就了“世界钨都”金色盾牌的荣光,书写了一名基层人民警察的光辉履历。

  附件:? 蔡青云2017年7月28日微信朋友圈感言

  花甲人生别警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今年11月5日,我就要年满六十周岁了。昨天下午,县委组织部召开退休前让位会议,由于领导干部严重超编,象本人这样今年底以前退休的同志,非领导职务现在也得退出。退休的钟声已敲响,离退休的日子屈指可数,心中难免浮想联翩,往事历历在目……

  1957年11月5日,梅岭脚下、章江河畔的小县城,降临了一个小生命,这就是我。眨眼间,在外祖父母的溺爱下,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然后在父母、外祖父母、祖父母、堂祖父母、父母交替变换的监护中,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

  1975年9月18日,这是个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个日子完成了我的身份转换,从学生成为了革命知青,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是个火红的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是我们这代知青人的理想口号。在这理想信念的支持下,度过了四个年头三周年的农村生活。然后,回城当了名响当当的工人老大哥,本以为这就是我终生职业,安安心心、兢兢业业地弄个八级工退休。然而,1979年值拨乱反正之时、应维护社会稳定之需,命运之神首次降临,于是,一个热血沸腾的革命青年,满怀憧憬跨入了警察行列,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进入警队后,一心想成为一名好警察,于是夜以继日的拼命工作,如饥似渴的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85年命运之神再次降临,江西公专首招大专生,县局把唯一的参加考试的指标分配给了幸运的我,经过20多天的努力复习,终于在这年的九月跨入了梦寐以求的省公安高等学府,圆了1977年恢复高考名落孙山的大学梦。38年的从警经历,给我留下诸多回忆,有过理想,有过追求,有过奋斗;有过彷徨,有过酸楚,有过艰辛,但却始终无怨无悔。正是这种执着,激励着我一路走来,获得最高荣誉就是两个三等功和两年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并在组织的关心培养下,从一普通民警逐步走上了县局领导岗位。流水光阴眨眼之间,一晃从警38年过去了,当年满腔热血的毛头小伙,转眼已成满头染霜的耆艾老人。正所谓:“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经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如今,真的要告别终生服务的警察行列了。在即将离开热爱的工作岗位,职业和事业追求即将画上句号之时,心中难免有一丝丝惆怅。虽然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人生,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有一点我很自信,对党对国家我尽忠了,对工作我尽力了,对人民我尽责了。勤敬业,守本分,不思贪,不钻营,不沽名钓誉,不争权夺利,两袖清风,生活淡定。工龄43年、从警38年,如今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退休,也算是人生中一大幸事吧!回想43年的工作历程,心情确实难以平静,感慨颇多,因而,匆匆写下这几笔,作为个人阶段性小结和离开警队的告别词吧!

  三十八载从警路,

  酸甜苦辣均尝过;

  任劳任怨保平安,

  两袖清风还家园。

  远离红尘作闲云,

  超凡脱俗成仙鹤;

  心中无愧别警营,

  唯愿战友顺安康!

  闲云仙鹤

  2017年7月28日

  照片提供/闲云仙鹤

  案件资料来源/大余县志

  整理编辑/我本善良

  

  #老大余与老照片的故事#

  让我们用心回顾老南安府的历史故事,用老照片找回当年的记忆,使我们的孩子能够知道大余的往事!

上一篇:2020河南平顶山汝州市从政府购买服务人员中遴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55人公告
下一篇:给郑爽修改“病句”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