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唯SCI论,还有多少科研人能把“冷板凳坐热”?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2-12-05
手机版

  原标题:破除唯SCI论,还有多少科研人能把“冷板凳坐热”?

  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文《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距离“破除唯SCI论”的通知已经发布了2个多月的时间了,有的高校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变通,有的单位悄悄起草或者是修改了职称评定的标准,但是这就像“新冠疫情后的复工”一样,大家都更倾向于保持观望,都不可能逆着大流做事情的,更何况这是“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

  但是,两个月的时间,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意见》的确被很多人过度解读/或者是曲解了,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简答聊一下个人的看法,比较浅薄,同时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后台留言)。

  不太长版:

  正文:

  一、国内基础科研界,很多人的主要收入就是科研激励;

  以我比较熟悉的两所南方高校为例,在医院的副教授水平(或者是副主任医师),他们的收入单纯从每个月的奖金,已经能轻松到30k了;同样水平的基础教研室的教授呢?15k左右(180k/年)他们的其他收入包括哪些呢?出去讲课,科研成果的转化,其他的收入就不方便公开说出来了,大家也都能想明白。

  如果是按照以前的激励评价标准进行计算,很多勤奋教授,一年科研激励很可能比科研奖励更好。

  那些“升上去就当咸鱼的,不做科研,都不能招收的(副)教授”除外 我们对比一下:

  Nature杂志2018年收入[1],我们可以看到最低的category是低于15k USD(106k CNY)一年的话,不知道国内多少青椒是能高于这个最低10%“标准的”?又有多少能高于20%(30k USD)呢?

  再看一个小样本的分析,这是关于各个国家科研人员工作满满意度的研究,中国排第二!这个结果我是比较诧异的,和我周围看到的情况出入比较大!可能原因是:

  我周围的科研工作者并没有太高的代表性; 其他国家的糟糕程度实际上比我们的严重,我们相对而言的确是很好的了; 能够参与这次Nature调查的科研人员本就是不具有代表性; (例如:去调查一个地区的平均收入,结果你只去富人区调查,偏倚太大了) 总体调查的样本量偏小,没有代表性;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个对比:

  国内博士补助,在总理的敦促下,从每月1000的基准线,提高到了1250了,一年也就15k?!我了解到的一些港澳或者是国外的博士工资是,港大李嘉诚医学院173k(190k HKD)一年;在土澳,欧洲和北美也都基本上比这高;于此同时,CSC公费资助海外PhD的月资助额都在10k一个月。

  笔者也注意到,国内有的研究机构盈利不错的,对博士的补助也是很高的,能到60-80k一年! 此外,一些课题组内也会有有激励,就是发表SCI,1分给10k的科研奖励!当然这绝对是个例…是不是很多朋友已经想多问问这样的课题组在哪里?给他来一打! 二、只破不立,目前成熟的评价标准尚无建立

  我们先说一说,IF是否和学术成果呈正相关?个人觉得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存在正相关的;但是是存在很多的漏洞的,的确现在很多人通过这样的漏洞在盈利,甚至是产业化的盈利!符合国家规范的盈利肯定是被允许的,但是有的人盈利起来就控制不住,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小编就认识一个老师,一边培训学术做分析,一边教他们写作投稿,还充当他们的审稿人,但是这样的利益冲突没有被申明和披露出来!这不就是有违学术道德吗? 《意见》也许就是想堵住这样的漏洞,但是现在的方式是否有点一刀切了呢? 我们再看看《意见》中可能被很多人过度解读的部分:

  《意见》指出,对于基础研究,论文是成果产出的主要表达形式,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不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对于服务国防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般不把论文作为评价指标。 不得不说,目前国内的生命科学类的基础科研和转化呈现出基本脱节的状况,很多人做科研的目的就是发表高分SCI(甚至保证硕士/博士毕业);至于转化,他们既觉得不是自己考虑的事情,也觉得自己做的东西转化的价值并不高。这也许是我们国家这一代人做科研的存在的很大的窘境。

  此外,还有如下的解读:

  “我们应完善学术同行评价,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在评审中,引导专家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审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要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三评”事项,评价指标、办法要充分听取意见,评价方式要实行代表作评价,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要求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 有人把“发表SCI”比作“高考”,对于很多地方化比较严重地方,也许发表SCI是他们职称晋升唯一的希望!我举一个成都某三甲医院的例子,科室内本就是“帮派氛围”浓郁的地方;按照医院给的标准,要基金+论文才能晋升高级职称,他们花几年的时间准备,完成了“下乡帮扶”和“住院总”的固定时间以后,发现自己几年前做的论文,不满足“近三年”(或者是“近五年”)的有效期了!几乎又得全部重来!

  但是规则不变,他们还至少有个盼头 如果把SCI废除了以后,遇到了一些稍微有一些偏心的上司,是怎样的情况呢?你如果要申请省市级的基金,标书你尽管写,但是不给你签字,或者是从科研处层面不给你推荐到省市级的课题评选;入场券都没有,你再优秀又有什么用?

  有时候,甚至一个念想都没有了,你说可怕吗? 一个标准破除了,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及时建立起来,可能会造成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局面。

  三、有的医院转换到按照分区给分评价职称

  大家可能会说,已经弱化IF带来的直接影响了,但是稍微懂行的人就知道这实际分区就是由IF来的。

  中科院分区和WoS的JCR分区都是一样;但是国内比较通用的是中科院分区; 中科院分区也在慢慢改革当中,对于顶尖期刊的定义也在慢慢调整 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表格,稍微解读一下,比如说4级的话,就是中科院的大区+小区的总和,比如说我以目前IF6分左右的Cancers为例,它在Citescore里面是Q1的(前25%);到了中科院分区以后就是“医学2区,肿瘤学2区”,所以它的等级就是4级。大家可以看到,一篇北大核心就是10分,3篇北大核心就是一篇6分的Cancers加分?

  No offence,但是说实话,能写6+分SCI的人,一个月做个临床回顾性的分析发一篇北核,轻轻松松!毕竟有政策就有对策。 此外,笔者还发现,“中科院SCI期刊分区 ( 2020年01月最新升级版)”的定义,Cancers都只能到“医学3区,肿瘤学3区”了!至于这样的多标准,什么时候进行统一,如何进行量化;我只能说,我们都是政策的遵循者!

  四、国内很多"三非"院校仍然在苦苦冲ESI

  人民日报4月10日发表了一篇名为“破除“SCI至上”,从看淡大学排行榜入手”的报道[3],一语中的!

  “SCI”等本身作为一种学术论文引文索引的工具没有错,能够在“SCI”等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也是评价国内学者学术成果水准的重要指标之一。其错,错在“SCI至上”。而这些一定程度上又与大学排行榜对SCI论文权重的过度重视有关。 评价一所大学的办学实力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作为大学的核心与本质——人才培养的质量很难用简单的几个指标进行测量并反映。 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构成,有其成就,有其短板,如果全部被转化为数字,真正的大学也就不存在了。 “三非”指的是什么呢?非985,非211,非“双一流”!很多学校为了争这个ESI排名,把自己转为综合性院校,但是短板和优势,不言而喻。过了“985”和“211”的评选,还不得抓紧时间上“双一流”这一趟高速列车?而“双一流”的评比中,ESI又是占了很大的权重,最主要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

  不管是在综合类的双一流,还是专科类的双一流,拿到一个title了以后,从各个层级的资助肯定少不了;生源和一些政策性支持也会上一个台阶。

  对于ESI这一块的资助,主要是2类,一类是对高引ESI进行奖励,另一类是对ESI特定时间段的引用按次数进行奖励。

  我们从下图可以看到,高被引的ESI论文,最高可以用12w的奖励!因为ESI是他引和自引都算的,那么组团刷引用和自己引自己,早就是圈子里面秘而不宣的“基本操作”了。

  至于ESI计算的公式,大家可以参考简书上@好好生活1314 这个老师的帖子,写得很详细。[2] 五、大力推广中文期刊的意义是什么?已经漏洞百出的中文期刊?

  为什么我说中文期刊漏洞百出?结合一些经常投中文杂志朋友们的意见,大致总结如下:

  很多中文核心杂志,本来稿源就是有限的; 责任编辑本身是没有学术能力的,他们能做的是挑一些格式的问题; 审稿人区域化,稍微互相认识的,拿到了稿子以后,随便提一两个问题就完事儿了; 能让别人认识的,的确大小都还能算个咖,稿子的质量的确不会太差 编辑部自上而下人情稿件都有,特别是很多主编层面的更糟糕; 说得太直白,我怕文章到时候被删帖。但是各位看客有投过几篇中文稿子的应该多少能有一些共鸣的。某卖二手的app上仍然有很多挂着“定制北大核心”期刊的名义,暗箱操作,无非就是有需求和利益罢了。

  给那些安心当老师,当医生的人多一个选择!不要把论文和他们的效绩捆绑在一起,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事儿了;我一直都认为,科研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做的,老师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得好的,医生也是一样。 当学校把这些高层次一些的压力分散到某个人身上的时候,被压垮的个人,就不得不去找一些帮他“减压”的办法了,从现象上来“堵”真正的效果又有多少呢?去掉这样的激励,又有多少人能够在没有“面包”的基础上空谈理想呢? 还记得18年的时候,总理关切地说:鼓励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沉下心搞研究把冷板凳坐热;但是现在看来,很多科研工作者没有机会把板凳坐热:没有平台,没有经费,没有学生;然后还有来自家庭,工作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压力;他们如何好好做科研?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决定(草案)》指出: 一是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允许科研人员通过购买财会等专业服务,从繁琐杂务中解放出来; 二是充分相信科研人员,尊重人才,赋予他们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 三是对承担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加大薪酬激励,对全时全职的团队负责人及引进的高端人才实行年薪制,相应增加当年绩效工资总量; 四是建立重结果、重绩效的评价体系,区别对待因科研不确定性未能实现预想目标和学术不端导致的项目失败,严惩弄虚作假; 五是围绕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实行差别化经费保障、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开展“绿色通道”试点,加快形成经验向全国推广。 这样的政策,初衷是很好的,但是落实下来到具体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实践;就像破除"唯SCI论"以后,整个体制内的评价体系何去何从?如何在实践中让科研工作者需求和规范化的科研体系都能得到满足和优化,这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改革就如同高考改革一样,需要更科学全面,但不能缺了公平公正!

  责任编辑:

上一篇:写下自己的故事,一种道德行为
下一篇:河南有哪些好的大学 有哪些含金量高的高校?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