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堂让语文更生动的课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2-12-06
手机版

  81.jpg

  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学生在第二届“人教杯·走进新时代 重温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现场诵读《蒲公英在飞》。

  □本报记者 章红雨 文/摄

  “上承先人至潜德幽光,下启来者之聪明睿智。”10月23日下午,河南电视台8号演播厅响起经典诵读声,第二届“人教杯·走进新时代 重温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在此举行。

  这是一堂让语文更生动的大课,就像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黄强在致辞中所说,统编语文教材突出传统文化经典篇目,重视学生自主阅读实践,努力引导学生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诵读有助语文教学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读者出版集团、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山东出版集团来了,广西出版传媒集团、重庆新华传媒、云南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也来了,在此次活动中,它们选送的18支学生代表队,以诵读表达了中华文化经典之美。

  “诵读对语文教学太有帮助了。”这是带队老师、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语文教师吴桂进的深刻感受。

  此次吴桂进的学生吴乐洋诵读的《白杨礼赞》,因为理解到位而受到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于同云的赞赏。于同云说,吴乐洋用语言表达《白杨礼赞》的水平,已超出年轻时的自己。

  中小学语言教育有显著提高,与目前我国不少中小学注重诵读有关。吴桂进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她所在的树人学校,每周三、五都有20分钟的诵读课,“我们先让学生品文字、再听诵读,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热情去创作。我们经常做的是,将同学诵读的音频在课间播放,每天介绍一篇美文,每次班上都有大量学生参加”。

  在吴桂进看来,只有引导学生理解到位,诵读的时候才有感染力,这比单纯地用眼睛去读更易为学生所接受,而吴乐洋同学便是受益者之一。

  谈及在众多的课文中选择《白杨礼赞》的原因,在树人学校读初二的吴乐洋说,“《白杨礼赞》的内容更符合我的情感表达,在诵读中我领悟出了这篇课文的含义。”

  诵读教会学生自信

  在热烈的掌声中,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诵读的《蒲公英在飞》落幕。这是一篇反映农村留守儿童思念远在外地打工父母的美文,诵读时不少孩子的眼中含泪。

  带队老师、甘肃省庆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郑晓玲告诉记者,庆阳地处山区,留守孩子较多,孩子们思念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让我们意识到增强孩子自信的重要性。《蒲公英在飞》便是节选孩子们熟悉的课文《山里的孩子》、课外阅读《相信未来》等文章中的文字,串起的一篇鼓励孩子自信、呼唤社会关注这一现象的文字。

  用诵读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确有效,采访中记者发现,参赛选手都对自己的未来非常自信。高三学生宿耀月、牛佳一向记者表示,明年的高考志愿就填报与诵读有关的专业。而在读于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五年级的张晴语,则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主持人。

  应记者的要求,张晴语诵读了《永远的九岁》节选。200多字,一气呵成,声情并茂,眼睛湿润,张晴语的表现,让她的带队老师吴晓玲直呼“想不到”。而和“小萝卜头”年龄相仿的张晴语则哽咽地说,“我很可怜‘小萝卜头’”。

  诵读是校园系统工程

  《三峡》《吹响四季的短笛》《桃花源记》《江南》《蒲公英在飞》《春夏秋冬》……18篇美文的诵读,在达情传意的背景和音乐衬托下,赢得现场书业代表和中小学师生的阵阵掌声。

  这是一场具有实践活动引领意义的诵读课。结合今年9月25日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国家督学、教育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姚喜双赞叹说,无论是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题材,诵读者都切实发挥了语言文字的重要作用,愿诵读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的目标早日实现。

  事实上,让诵读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正是人教社继去年走进兰州后,今年走进郑州与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举办诵读大会的初衷。记者了解到,在主管部门、书业企业的大力推动下,目前中小学诵读活动有了明显的变化,即组织诵读不再是中小学语文老师的事情,音乐、美术老师也积极参与其中并其乐融融。

  带队教师、太原市迎泽区山水城小学音乐老师王飞就告诉记者,他注意到音乐对小学生熟悉诗词歌赋十分有效。以谷建芬的《新学堂乐歌》为例,王飞说自己原以为是太原市中小学音乐教师中第一个购买此书的人,后来他发现有很多音乐老师都有此想法。音乐嫁接语文,这种学科间的交叉,让他很有成就感。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场诵读大会带给语文阅读的启示,恐怕不只是上述变化,还有“读什么”“怎么读”的思考。

上一篇:印刷故事:林语堂和打印机
下一篇:靖江日报数字报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