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在线教育”的现实与魔幻
一些企业正在经历“生死存亡”,而另一些企业却想要“浑水摸鱼”。
图片来自“Unsplash”
2020的春节想必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沉重,似乎除了游戏以外各行各业都没跑出“毒圈”。
对于传统教育机构而言,异常难熬,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线教育”这个概念却炸了,被推上风口浪尖。
可能是被“抢口罩”、“抢双黄连”整的有点不理性了,只谈短期,笔者实在忍不住想给“在线教育”泼泼冷水。
因为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应该理性。
小机构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15天太煎熬了,每天都睡不着。”
“目前我们接到的通知是,3月份之前学校都不会复课,这对于我们无疑打击巨大。”教培校长们很焦虑。
众所周知,对于教培行业而言,现金流就是生命线。保证家长续费是支撑现金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根本方式是促进课时消耗。在以主讲老师为核心的教学环节链中,从前端学习顾问到后端助教的薪酬,实际上都依赖于主讲教师的上课过程。
根据教育部最新的摸排结果,不包括素质教育,我国教育培训机构数量超过40万家。在这个公认的高度分散市场中,中小型机构构成了生态中的绝对主力。
受到冠状病毒疫情的“黑天鹅”影响,本应是小热潮的寒假消课步伐被打乱,停课带来的影响不仅是教学链条上的员工都无收入进账但支出不停,更严重的是导致学生规模性退费和客源的流失,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对于大部分线下教育而言,利用工具实现线上教育是关系到生死存亡“不得不”的一步操作。
“别人是在家无聊到数瓜子,而我们从初二就开始开工,之后就没睡几个囫囵觉。”“业务需求量太大了,一直在扩容。”直播授课平台和工具们是真忙。
一夜间万所学校启用,连钉钉自己都没想到。
但让习惯了一种授课方式的老师赶鸭子上架,一秒切换成另一种生态下的名师,用脚趾头想都知道难度有多大。
“我们也不想着消课了,能把现有生源留住就心满意足。”一位来自湖南的K12从业者红红对笔者说。
骆驼树的朱兆伟老师在近期做的一个调查问卷结果也印证了上述观点。在参与的200+机构中,其中50%的机构,做线上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留住现有的生源,做粘性。只有30%的机构,做线上课程,直接用来做收费(课消)的机构。
不收费是因为不敢收费。
大部分机构受制于师资能力和变通性不足的现实情况,完全冷启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收费更会影响机构口碑,与“赶客”无异。
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并不会形成行业拐点,老师、机构、体系都没准备好。所以针对于小型机构的线上转型促进作用并不会太明显,疫情之后大概率不可持续,因为他们只想守住自己的地面战场罢了。
大中型机构临时线上化也只是权宜之计
那些有能力线上能消课让家长还继续买单的机构,事实上也很难。
这次疫情事件,实际上让所有培训机构的成本都提高了。教室里不能开课,房租照付,老师员工工资照付,课堂搬到在线系统后,又额外出现大量的系统运营费用。
看起来,大中型机构的线上化也都不过是顶着高成本权宜之计,如果认为成本是唯一的问题就太天真了。
老师第一个不适应,特别是从事线下一对一和小班课这样相对个性化辅导形式的老师们。
“家长报班的目的就是为了看到效果。线下近距离的交流,我从学生的状态和情绪中就能知道他是否听懂,但用线上化之后完全不是那样的了。基本以我讲为主,无法实现有效的互动和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线下教学中3分钟的留白并不会影响效果,甚至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而线上10秒钟的停滞都尴尬无比。为了让学生回放多次学习,只能以老师的输出为主,但就算我一节课讲两节课的干货内容,学生的接收效果也并不理想。”新东方优能中学一对一的一位小苏老师对笔者抱怨。
“对了,数学老师还反馈学生没法做辅助线。在线教育对于学生端的硬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做不到人手一个手写板。”
工具的缺乏伴随着“地狱模式”的网络环境,这可能让本就不太接受在线教育学习效果的家长们在内心直接“拉黑”。
“我课时的折损率在20%左右,希望疫情赶紧过去。”
对于提前布局OMO的机构,实际上线上消课压力也不小。
根据笔者的了解,精锐教育对于线下转线上给出了5折的优惠力度,即一节线下课可以兑换两节线上课课时。打折无可厚非,线下课程的客单价要远远高于线上课程是公认。但如果考虑学生上课的频率不变的话,消课效率实际在放缓。不过聊胜于无,毕竟整个行业获客成本高涨,都在担心生源流失。
学习时间地点便利之后,对于消课没有促进吗?千万别高估自己的用户,他们只是一批为了多放假在家玩耍,而集体给钉钉刷“一星好评”的孩子。再一次证明了学习真是一件反人性的事。
人们总是放大自己想看到的事情并以为那就是事实。实际上在超万亿规模的教培市场中,在线教育的占比仍不足10%。与其说线下机构转型任重道远,不如说教培形态的终局未必都是线上化。
在这样的行情下,残酷地讲,从去年开始连载的“教培机构跑路记”肯定还会持续。
不仅加速原本就苟延残喘机构的消失,伴随着在线教育机构的“免费营销课”加入战斗,让本就不富裕的线下机构“雪上加霜”,3个月的鏖战“小康之家”也会余粮不足。
所以说线下机构是在“自救”并不夸张。但一些企业正在经历“生死存亡”,而另一些企业却想要“浑水摸鱼”。
线上机构的“危险游戏”
当众人恐惧时应该贪婪。在商言商,所有的教育培训业务抢占的都是学生有限的精力和时间。
但笔者眼看着教育企业为了疫情的捐助活动,画风越走越偏,美好的初心快演变成闹剧了。
先是“贩卖焦虑”被搬上台面,机构、学生一起抢跑新学期,搞得教育部不得发文叫停,各地原计划正式开学前不要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
后是“免费课”变“营销课”,添加学习顾问、推广朋友圈、转发班主任,花式拉新各显神通。加上媒体的煽风点火仿佛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临,连被传濒临倒闭的某在线教育机构都趁热宣布获得融资,不可谓不妙。甚至是以往难以撬动的下沉市场家长也因为“宅”在家开始新尝试。
你品,你细品。只能说线上教育机构苦流量久矣!获客难矣!
虽然任何时间采用任何商业手段都无可厚非,但某些机构无节操凑热闹地拉新能不能先歇歇,停下疯狂蹭疫情把以往那套拉新方案照搬的脚步?
“本想去XX英语领取免费课程,薅点羊毛。留下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后,点击领取课程后,弹出:课程顾问稍后会联系您,给您发送听课账号。”
还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笔者真的想问问,你一成人英语,这时候来凑什么热闹?
吃相太难看但用户可不傻,缓过神来发现捐赠贴全是广告传单。
行业大佬前新东方在线COO潘欣也在呼吁“别打着公益的旗号做促销拿leads,说白了,白送又能送出去多少各家自己心里都清楚着呢,哎…”。
所以求求各位在线教育公司,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是对行业最大的贡献。
最后建议趁着疫情鼓吹在线教育的投机者,也停停吧,说到底就算新东方线下停课了学员也不会转给新东方在线啊,股东也不能答应不是?
上一篇:一次数万人的线上线下大迁徙
下一篇:机关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消毒健康教育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
- 赛意信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Q3净利端明显改善
- 浙江职业教育“变身”:学历覆盖本科 人才培养形式多样
- 中荷人寿荣获金羽翼奖“2023最佳寿险公司”奖项
- 儿童剧《半糖青春》开启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儿童戏剧周
- 牡丹江 多措并举多业融合
- “全力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红色基因代代传 鱼水之情今更深
- 部分招生单位发布2024硕士统考报名提醒,考生需及时自查
- 摆脱人口下降焦虑,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新京报专栏
- 2023年下半年英语四级考试时间是什么?
- 排名实时更新,娄底阳光男性医院
- 警惕!已有小学生上瘾,家长立即排查!
- 非凡十年 超九成共建国家受访者称赞“一带一路”丰硕成果
- 2023USnews美国工科大学排名前十:MIT折桂!
- “宁王”业绩来了!释放这些信号
- 热力学经典教科书中一个现象级错误(III)——迟到的压力消磁效应
- 观政|国家数据局揭牌!下好全国数据“一盘棋”
- 如何提高托福听力的能力
- 用爱助推孩子展翅翱翔!普陀这位好老师你认识吗?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教师曾德昕:甘培沃土 静待花开
- A408寝室,全员保研!
- 对接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上海静安正打造一座“金融总部湾”
- 黄河上游好“风光”——青海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见闻
- 宝鸡:搭平台促交流 普特融合护航特殊儿童成长
- 重庆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来了
- 科技引领 勇创佳绩—交通市政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斩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