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父母很怕教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忧心忡忡,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3-06-15
手机版

  家庭教育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教育的伊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其成长,所以教育为成长打下一定的基础,因而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育儿题材电视剧为观众提供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参照。

  

  成长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生长和不断成熟、自我意识不断完善的过程。

  近年来育儿题材电视剧中表现成长离不开个体与社会的对立、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这些话题使得成长具有更复杂、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

  育儿剧一方面暗示中国教育中流露出来的竞争情绪,这种竞争表现的越来越早。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影视业对育儿题材电视剧发掘的越来越细腻,要想作品出彩,那么创作落点必须是成长。

  育儿剧借助艺术创作的手法,呈现出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反映部分现实创作中的“真”。

  现代人的成长与自我发现,是我国现代性进程的精神脉络之一,对成长的真实书写与精神内涵的深入开掘是时代给影视剧创作提出的命题要求。

  一、聚焦多维教育观念

  育儿剧中的矛盾冲突大多围绕着孩子教育方面展开,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各年代育儿观念的不同,或句话说由于育儿观念的差异是引发矛盾发生的重要原因。

  

  育儿剧如何传达正确的育儿观念,将带有时代色彩的影视作品呈现给观众,在社会上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这对育儿剧的宣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教”与“养”是不分开的,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的“子不教,父之过”,还有“孟母三迁”、“曾子杀猪”等故事表明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由于个人性格差异、生活经验不同,还有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价值观

  

  念等方面不同,导致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和教育观念的不同,不仅现实生活中如此,在育儿剧也存在各种各样的教育观念,育儿剧就是多维教育观念并存。

  二、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传承文化。孔子强调“学而优则仕”,原意是学习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来指学习优秀就可以做官,这是中华文化中第一次将教育与做官联系起来,这也是传统教育观念的一部分。

  在当今社会,虽说教育不是实现理想、出人头地的唯一选择,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教育仍然是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这是亘古不变的传统教育观念流传下来的,就像“教育改变命运”,这就是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仕”。

  传统教育观念中还包含“不打不成才”,将体罚作为师道得的标志,像“不打不成器”、“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等都表明体罚从古至今都是被认为理所应当的。

  

  传统教育观念中最大的“毒瘤”是“传统大家长思想”,也就是父母觉得对的就是正确的,父母包办、做主,孩子没有自主权,形如傀儡。站在现代教育角度来看,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一些观念与当前教育理念是相悖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发展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因而在近年来国产育儿剧中,传统教育观念逐渐消解。

  体罚在育儿题材诞生之初还是会见到,为了表现教育的无力感,像《保卫孙子》中婷婷忙于工作,疏于对儿子的管教,双方父母已经退休对孩子非常宠溺,当她发现孩子犯错时,没有足够的耐心教导,就开始打骂孩子,使得孩子一见到她就害怕,这也是这部电视剧名字的由来。像今年育儿剧中逐渐少见,更加看重对孩子的保护,尊重孩子。《小舍得》中的钟益因为跟田雨岚的恩怨迁怒到颜子悠身上,事情被女朋友发现后两人吵架时说出

  “我念书那会不要说考试成绩不好,我,我就算是我上课我稍微我开个小差,我老师是要拿戒尺打手心的呀!打到你回家那个手心肿的时,你是端不了碗的你知道吗?

  

  就,就这样我爸妈还要到学校去,上学校去感谢老师,谢谢他们,说他们教育得好,现在的孩子怎么了,骂两句就不行了是吧?”

  钟益辱骂学生,体罚学生,他认为学不好就应该受到惩罚,他的教育观念是旧的、老的教育观念,是传统教育观念的延续。

  比起钟老师的教育观念,剧中的态度很明确倾向于“年轻优秀教师代表”张老师的观点,孩子年龄还小,努力学习是为了奔赴未来,而不是挨打获得别人的认可。

  《小欢喜》中童文洁性格暴躁易怒,这个角色是近年来所有育儿剧中罕见的会动手打孩子的家长,当然她的打也不是真正的打,完全可以看作是发泄的一种手段。

  “传统大家长思想”在育儿剧中是比较明显容易区分的,大部分家长都会过于关心孩子的成绩,像“高考是一场战役”。

  

  还有一小部分家长是极度限制孩子自由,大到以后考哪个学校,小到玩什么游戏、跟谁交朋友等,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必须听从自己的安排,是专制家长的代表。

  《小欢喜》中的态度是不支持宋茜这样的“大家长”,尽管宋茜各种不容易,她最终还是选择放手、选择相信孩子,尊重她的想法。

  当今社会,以学校、老师为代表越来越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现代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追求全面发展,学校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开花,不以成绩决定学生好坏。

  在社会、学校、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家长们越来越注意孩子的个性发展。在育儿剧中的表现是家长逐渐认识到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家长会放下让孩子各种补习的执念,尊重孩子的想法,放低姿态跟孩子事事有商量。

  

  家长逐渐以孩子是否健康快乐成长为核心,放下自己心中的执念,还孩子自由发展的天地,类似“体罚”这种事情,在现下育儿剧的文明社会观中更是少见,这是传统教育观念逐渐消解的一种表现。

  三、多元化教育观念并存

  育儿题材电视剧叙事的重点在于聚焦“育儿”,创作的核心在于表现矛盾冲突,因而塑造多种育儿观念,由于情感、压力、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使多种育儿观念之间相互交织、相互碰撞,推动剧情发展。

  孩子在一个家庭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孩子是父母的精神寄托,孩子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氛围的好坏,教育孩子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观念不断碰撞,家庭教育观念冲突是其他矛盾冲突的导火线。

  尽管“二孩政策”、“三孩政策”已经颁布,但家庭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使得孩子依旧备受关爱,“教育抢跑”、“教育焦虑”带给家庭教育的影响依旧比较常见。

  

  育儿剧中的家庭结构的构成是孩子备受关注的原因,我国育儿剧中一般家庭里会有2—4个老人,也就是4—6个大人围绕1个孩子(最多2个孩子),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教育观念。

  近年来育儿剧中传达的教育观念呈现多元化,有“虎”式教育观、“猫”式教育观、“佛”系教育观、专制教育观、科学教育观、传统教育观等多种教育观念。

  有的教育观念是对立出现的,这是由于不同人的教育经历不同,导致文化程度有所差异,所以在语言表达上、控制情绪的能力表现得不尽相同,除此之外,也不能忽视原生家庭对个体性格发展的影响。

  或许是自尊心或许是虚荣心,使得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样,体现出父母对孩子、长辈对晚辈的期望与希冀。

  种种因素导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同,有歇斯底里的吼叫,有苦口婆心的循循善诱,也有说一不二的管制。

  

  “虎”式教育观和“猫”式教育观是一对对立的教育观念,在表达方式上不一样,在育儿剧中往往结伴出现,没有在“猫”式教育观的衬托就不能体现出“虎”式教育观的“虎”。

  在孩子的教育上,“虎”妈与“猫”爸延续着角色的性格形象,“虎”妈是脾气大、动静大比较强势,雷厉风行,“猫”爸则是轻声细语解决问题,像猫咪一般温顺,如同“和事佬”游走于妻子和孩子中间。《小别离》和《小欢喜》中的童文洁和方圆,两个人一个是“虎”妈,一个是“猫”爸,两个人性格互补,童文洁在生活中略显强势,但遇事也会与方圆商量,方圆则比较圆滑,更容易跟孩子打成一片,为了家庭和睦帮着孩子打圆腔,“欺骗”妻子。

  他们的教育观念也是互补的,虽说生活中小吵小闹不断,但遇到问题总能在大家的努力下迎刃而解,生活也是有滋有味。

  结语

  专制教育观念和“佛”系教育观念也是对立的两种教育观念,专制教育观念可以体现角色的强势,是塑造人物性格形象的一种表达方式,同理“佛系”也是形容角色不争不抢、得过且过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专制教育观与“虎”式教育观不同之处在于,专制教育观的家长在教育角色中是说一不二,在这种教育观下让人透不过气,而“虎”式教育观则是“狐假虎威”,只造声势,看似“虎”实则是好商量好说话的。

  “佛”系教育观念与“猫”式教育观的差距在于一个是不闻不问,任由孩子自己发展,一个是用自己的方法、和蔼的态度、温柔的语气教育孩子。

  我国育儿剧中宣扬的教育观念一直都是素质教育,科学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小欢喜》中季胜利和刘静通过了解季洋洋的兴趣、尝试接受他的兴趣,慢慢的靠近孩子,尊重他的梦想,弥补多年来的不在季洋洋身边的缺失,最终成功的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他们是开明父母的典范。

  育儿剧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观念,有的是受推崇的,也有受到批判的,多元的教育观念让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比,从而汲取经验。

  育儿剧中多元的教育观念并存,使得育儿剧情节丰富、剧情跌宕起伏,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是产生矛盾冲突的关键,透过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折射出家庭矛盾、社会矛盾,运用不同的叙事模式对现实生活进行最大限度的还原。

上一篇:「杭州职称」杭州中级职称有哪些专业?空格建工来解答!
下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差怎样补救?亲身体验告诉你!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