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未来教育已来
4月24日,第二届东莞中小学未来课程设计大赛决赛暨第三届东莞中小学未来课程设计大赛圆满落幕;4月22日,由东莞市政府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的未来学校奠基动工,再次将未来教育的样子呈现给大众,也昭示着:未来教育已来。
什么是未来教育?它的全貌如何?会有什么特点?东莞未来教育发展现状如何?又将如何发展?本报特别关注。
未来教育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
尽管未来教育的概念并非新近才有,但对于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大众并非全然了解。4月22日,随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活动的圆满举办,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也迎来了动工仪式,标志着这所未来学校建设迈开了实质性的一步,也进一步揭开了未来教育的面纱。
对于未来学校的描绘,东莞市松山湖未来学校筹建组负责人、松山湖实验中学校长万飞在奠基动工仪式上介绍,学校将打造全新的教育生态体系,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加注重开放、公平、智能,促进学生全面、个性、终身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未来的一颗种子。形象生动地指出了未来教育的核心内涵。
东莞市嘉荣外国语学校执行总校长、广东省特级教师易志军也深以为然。他说,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我们未必要给未来教育、未来学校下一个定义,或者贴一个标签,而更应该关注未来学校应该有怎样的样态和特质,关注未来学校在进行着哪些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技术的优化、教育方式的变革,还包括学习空间的布局、学习场景的创设、学习内容的设计、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我看来,凡是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与改革行为,都是在践行未来教育,都是未来学校的应然之举。”
探索未来教育 东莞在行动
近年来,随着北京一零一中学、温州龙湾中学、深圳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等在内的学校纷纷加入未来学校建设与变革,国内许多城市开启了对未来教育的探索和研究,东莞已然在列。
早在三年前,东莞市委、市政府开始谋划部署筹建未来学校,选定了具备得天独厚对接资源的松山湖来建设全市第一所未来学校,并通过开展办学方案路演、组建办学团队、开展师资人才招聘,多方协调进行了选址调整优化等前期建设。同时,松山湖未来学校教育集团揭牌,集团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牵头,成员学校包括松山湖未来学校、松山湖实验中学、松山湖实验小学、松山湖第一小学等。松山湖未来教育集团将作为重要载体,汇聚中国教科院、东莞市教育局、松山湖管委会等多方资源和力量,整合优化松山湖园区教育资源,打造未来学校教育实验基地、未来学校课程研发基地和未来学校师资培养基地。
在探索未来教育的路上,除了东莞公办学校在行动外,东莞民办学校也积极拥抱未来教育。2020年,东莞市嘉荣外国语学校作为重大项目立项,该校定位为东莞民办的未来学校,明确了学生培养的目标:培养具有探究力、创造力、思辨力等八大能力的人才,以及培养适应未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的人。同年,虎门宇桥外国语学校立项开建,东莞市海德双语学校建成并正式开学,几所学校均将未来教育的元素渗透在办校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性化发展,实施全人教育。
如果说规划和筹建学校是在构建“骨骼”的话,那么2020年、2021年连续两届组织未来课程设计大赛就好比在未来教育探索中注入“血液”,而这正是东莞“建设未来学校、打造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依托课程大赛平台,对未来教育探索持续并深化”的体现。
以未来教育引领学校变革,这是东莞探索建未来学校的初心。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叶淦奎在松山湖未来学校奠基动工仪式上表示,松山湖未来学校将发挥标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更多的甚至所有的学校思考和探索自己的未来。
对标高层次师资与智库 为探索未来教育保驾护航
《瞭望》里写道:“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对于教育而言,学校创建团队、教师便是点灯人。未来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点灯人?又将如何培育更高层次的点灯人?包括公办、民办在内的东莞学校,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在师资配备上,易志军认为,未来教师的来源和角色其实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一方面需要有一批视野开阔、思想创新、专业素养突出的校内教师;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势必会出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校内教师身上得不到满足,需要补充校外教育资源的情况,让校内外教师共同实施课程。因此,嘉荣外国语学校提出“特级教师、名师团队办学”的方向,以全市民办学校明显的待遇优势,招聘了一大批在国家级、省级名师。
以打造“双语教育、科创教育、智慧教育、全球教育”为特色的东莞市海德双语学校在师资的打造上也是不遗余力,通过近20所国内顶尖名校的校园招聘,学校现有师资力量达到硕博学历占比61.3%的比例。
而作为一所正在建设中的未来学校,松山湖未来学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今年3月,中国教科院为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组建的首批智库专家团队已亮相,将从评价创新、课程变革、STEM教育、创客教育、个性化教学以及未来教师培育孵化等方面为学校提供宏观决策及创新实践的智力支持。不仅如此,学校与高校、著名企业和高端研发机构合作,融合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打造创新型未来学校,赋能学生成长。
创新课程体系和学习方式
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方式才能与这一核心相匹配?
首先是课程体系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满足每一个学习者发展需求的。在易志军看来,课程体系不仅包括国家课程,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不仅是学校规划的课程,还应该有“私人订制”课程,甚至有相当多的课程来源于学生,由学生提出,再由学生与老师共同建设。
以松山湖未来学校为例,在课程方面,将设置“大学先修”“国际课程”“竞赛课程”“社会研学”“科技特色”“美育特色”“体育特色”“劳技特色”等特需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嘉荣外国语学校也专门建设了一栋1.2万平方米的“深度学习中心”,为每一个学生持续开设12年必修特色课程;同时,以该校科学院、劳动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外语学院等八大学院为载体,开设了超过100门的选修课程,以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需求。而东莞市海德双语学校则为学子提供科创必修课程、科创选修系列课程和竞赛课程,并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创建学习者为中心的自适应学习环境。
而在学习方式上,东莞学校也在积极探索:要“让每一个学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真正、高效地发生。松山湖未来学校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21世纪核心素养“5C标准”培养要求,通过项目式、探究式、混合式等多种学习方式,打造“云教育+实践场”;并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示范,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发展规划、智慧德育。
而开展项目式、探究式学习的还有松山湖第一小学、松山湖第二小学等。松山湖第二小学校长孙道明介绍,学校通过项目式学习,把世界当教室,把生活当教材,把游戏当探究,通过项目式学习来完成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突破传统模式,提出实际性的问题,并参与探究整合、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设计思维与创新思维,“我们从2019年9月开始至今,近两年的时间,学生不仅好奇心十足,解决问题的思维也非常宽广和灵活,这就是深度学习力的体现。”
【知多D】
松山湖未来学校
4月22日正式动工之后,计划于2022年5月建成完工,2022年9月正式开学。届时将办成市直属公办完全中学,共72个教学班,其中普通高中48个班,初中24个班,在校学生规模3600人。
学校学校总用地面积为982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7885平方米。学校总体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未来的种子,蕴藏着美好成长的无限可能。建筑布局是将图书馆设计成一颗种子的形象,作为未来学习资源中心,以此为起点延伸布局。空间打造方面,突出开放性、融合性、复合性和未来感,建造人与课程、人与自然、人与建筑相融合的多样态空间。
当前已全面启动的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是新时期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松山湖未来学校的建设,既可充分发挥松山湖科学城的大装置、大平台、大学府、大企业等高端资源,探索无边界学习的未来教育实践,又可以为松山湖科学城由“园”到“城”的蝶变提供优质的城市配套,提升开放多元的教育新生态。
文字:覃凤春
摄影:陈栋
编辑:李世英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开始执行,分享我市2022
下一篇:中国未来教育的五大猜想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
- 赛意信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Q3净利端明显改善
- 浙江职业教育“变身”:学历覆盖本科 人才培养形式多样
- 中荷人寿荣获金羽翼奖“2023最佳寿险公司”奖项
- 儿童剧《半糖青春》开启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儿童戏剧周
- 牡丹江 多措并举多业融合
- “全力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红色基因代代传 鱼水之情今更深
- 部分招生单位发布2024硕士统考报名提醒,考生需及时自查
- 摆脱人口下降焦虑,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新京报专栏
- 2023年下半年英语四级考试时间是什么?
- 排名实时更新,娄底阳光男性医院
- 警惕!已有小学生上瘾,家长立即排查!
- 非凡十年 超九成共建国家受访者称赞“一带一路”丰硕成果
- 2023USnews美国工科大学排名前十:MIT折桂!
- “宁王”业绩来了!释放这些信号
- 热力学经典教科书中一个现象级错误(III)——迟到的压力消磁效应
- 观政|国家数据局揭牌!下好全国数据“一盘棋”
- 如何提高托福听力的能力
- 用爱助推孩子展翅翱翔!普陀这位好老师你认识吗?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教师曾德昕:甘培沃土 静待花开
- A408寝室,全员保研!
- 对接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上海静安正打造一座“金融总部湾”
- 黄河上游好“风光”——青海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见闻
- 宝鸡:搭平台促交流 普特融合护航特殊儿童成长
- 重庆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来了
- 科技引领 勇创佳绩—交通市政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斩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