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创办高等教育的百年原点就在这里!怎样与世界上以城市名字的大学并驾齐驱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2-11-10
手机版

  

  2022年是中共创办高等教育100周年,百年原点何在?就在以上海这座城市命名的大学。今天(23日),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大宝山校区举行。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1922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上海大学应运而生。1983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复办上海大学。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成新的上海大学。在赶考路上,新上大晨曦赶路,与世界上以城市名字的优秀大学一路并驾齐驱。

   

  

  作为党的早期领导人亲手缔造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在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上海大学秉承“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的办学宗旨,肩负教育救国、教育图强的使命担当,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获得“文有上大,武有黄埔”的美誉。

  

  1923年4月15日,“我的祖父来沪寄语学子:‘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党的二十大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之孙、上海大学第三届董事会名誉董事李宏塔,作为早期上大校友后人的代表视频发言。

  

  赓续红色学府血脉,传承自强不息精神。早期上海大学师生代表蔡和森、向警予的孙女蔡予,以及恽代英孙女恽梅、于右任侄孙女于媛、李大钊之孙李宏塔代表高波、孔另境之女孔海珠、邓果白之子邓伟志、陶新畬之女陶静、郭毅之子郭也平、江锦维之子江兆平、盛世铎之子盛昌旦、周大根之孙周亚南等与会。

  

   

  新的上海大学组建以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紧密对接国家、上海发展战略,突出工科特色,发挥综合优势,深化开放合作,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上大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着力推进科教、产教融合、政产学研合作,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重要基地。

  

  一流的城市孕育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成就一流城市。论坛宣读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军上将发来的贺信。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等兄弟高校代表在会场和线上依次致贺词,多所海外合作高校代表也发来祝贺视频,共同为上海大学百年华诞献上美好祝愿。

   

  溯源初心恰风华,百年传承再出发。在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主持的论坛上,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统一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届校友林国强教授等,分别作为教师代表、校友代表现场发言。作为林国强院士的上一届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也在现场。此外,大洋彼岸,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1983届校友许杰博士通过视频方式向大会发言。

  

  论坛上,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表示,未来上海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建校百年为新起点,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自强不息、道济天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奋力谱写新时代上海大学的新篇章。

  

  百年上大纪念活动当日,上海大学中银慧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揭牌,上海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启动,上海大学-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上海大学基础教育自强基金成立,学校还举行了“久久溯源 百年传承”——红色场馆与新时代高校协同育人创新论坛,“百年传承,踵事增华”——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主题光影秀,以及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文艺晚会。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上海市原市长、上海大学教授徐匡迪院士发来贺信。他表示,相信上海大学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的支持下,励精图治,拼搏进取,定能早日实现建成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上海市副市长陈群等出席纪念论坛。

  【新闻链接】一流上大人

  瞿秋白在课程讲稿基础上著成《现代社会学》,这是我国最早阐述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开山之作。

  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是我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阐述社会发展的奠基之作。

  黄宏嘉院士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单模光纤,进入国际光纤研究的前沿领域。

  徐匡迪院士是我国喷射冶金技术的开拓者,对提高中国钢铁工业整体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晋良院士成功开发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生产线,服务于国家重大装备。

  张统一院士推动材料信息学理论体系建设,引领我国数据驱动和专家知识相结合的材料基因组研究。

  吴明红院士首次实现石墨烯单晶量子点和单层石墨烯微结构的精准控制,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

  上海大学高温超导团队研制出我国首条千米级高温超导带材,填补了国内空白。

  首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项链模式”,“大国方略”系列课程首开“中国系列”先河,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大学获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校,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李友梅教授、金波教授分别获得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邓伟志教授荣获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贡献奖。

  本文作者:徐瑞哲

  题图来源:徐瑞哲

上一篇:杭州余杭区
下一篇:发挥线上教学优势 希望学APP趣味互动模块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