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内容的选择依据和原则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2-11-10
手机版

  学前教育内容的范围确定后,还需要选择具体的学前教育内容,具体的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有自己的依据,还要遵循相应的原则。

  学前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

  究竟应当如何选择儿童学习的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根据相关教育原理与儿童学习的特点,选择学前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前教育目标

  学前教育目标是根据社会需要与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的,它是学前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需要以学前教育目标为依据。学前教育目标规定了学前教育活动所应达成的具体结果,而所选择的教育内容应该是为实现这一结果服务的。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工具,是儿童和教育目标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设计得好与坏,对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学前教育目标是学前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

  在选择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应努力避免对教育目标的遗漏、偏离及无效重复,力争使所选的教育内容能最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如学前教育目标中涉及儿童的体、智、德、美多方面的发展,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也要服务于儿童这几个方面发展的需要,真正促进儿童的和谐发展。

  2、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

  首先,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制约着学前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儿童所拥有的生活经验还相当有限,主要涉及家庭、幼儿园及常见社会机构的生活经验;而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抽象思维还没有得到发展。因此,学前教育的内容应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适当扩展,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从而扩展儿童的经验。基于此,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内容的基础性,儿童认识的内容应是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具体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

  其次,儿童的经验和发展,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在选择学前教育内容时,应考虑到这种结构,考虑到儿童教育和发展的不同侧面。儿童有多种多样的经验,也有很多方面的发展。因而,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考虑到内容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3、社会与环境发展的需要

  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能够参与、适应、变革社会与环境的人。儿童只有在了解与掌握社会与环境的现实状况与发展变化趋势的情况下才能成为适应于变革社会的人。社会生活现实与发展变化自然应当在儿童的学习内容中反映出来。

  学前教育的内容既要引导儿童初步理解与认识自然世界,也要引导儿童认识与了解他与社会、群体、文化以及他人的正确关系。如在认识自然的内容中,不仅要引导儿童探索各种自然现象与规律,还要注意引导儿童建立环保意识;在认识社会的内容中,不仅要了解社会生活的特点与规律,还要意识到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还应当反映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学习面向未来,获得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也是儿童学习的重要目标。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从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到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社区中各种物化的社会产品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在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了解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使教育内容起到引导儿童主动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的作用。

  4、符合相关学科知识的特点

  学前教育虽然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教育,但相关的学科知识也成为学前教育内容选择的重要来源与依据。我国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的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自然科学、社会学、伦理学、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但并不是这些学科知识的内容都属于学前教育需要选择的内容范畴,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只有那些最基础的,具有启蒙性的内容才适合进入幼儿园的课程。因为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

  学前教育内容的选择除上述主要依据外,还应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教师自身的水平、地方文化的特色、幼儿园的环境条件等,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也应加以充分注意。总体来说,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关注儿童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体现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及相关学科的特点与规律。

  举报/反馈

上一篇:学姐带你走进幼师的“天地”,讲解“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及方向
下一篇:教育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必须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