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里的中秋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3-10-17
手机版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亦是团圆节。千百年来,在这个皎皎月明、秋景如画的节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几多流传甚广的旷世美篇。又到一年中秋月圆时,让我们一起重温古籍里的中秋,在墨香氤氲的文字中领略传统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据史书记载,“中秋”一词现存文字最早见于《周礼》,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的记载。至唐朝初年,《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代名相张九龄贬谪异乡,中秋之夜,独自望着苍茫大海,看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愈发思念远方的亲友,提笔写下了千古名篇《望月怀远》。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至今诵读,依然让漂泊他乡的游子产生心灵共鸣。可以说,诗人笔下的一轮明月,是几千年来,镌刻在华夏儿女心中的一个文化图腾。

  如果说张九龄的诗句诠释的是一种怀人之念,那么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思乡之情;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反映了哲学之论;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描写了明月之美……

  中秋不只有月亮,还要吃月饼,民谚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既是现代人舌尖上的最爱,也深受古人的追捧。

  苏轼曾作《月饼》诗点赞:“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简练的文字,将月饼的形与味以及人们品尝之后的思乡之情,生动表现出来。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不仅有关中秋题材的诗词多到不可胜数的地步,就连四大名著中也都提到了中秋,其中《红楼梦》还出现过月饼的“身影”。“你昨日送来的月饼好;西瓜看着好,打开却也罢了。”这是第七十五回中,贾珍给贾母送月饼的描写。

  古代文人笔下的中秋,诗意盎然、流光溢彩,每一首诗、每一阕词、每一段文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种情怀,而在现代名家的笔墨里变得更加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丰子恺《父亲与蟹》中写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谈笑,看月……”在大师细腻的笔下,全家团聚、言笑晏晏的中秋之夜,令读者心驰神往。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写道:“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没有冬季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在作家的笔下,中秋之美,美在醉人的秋色,也美在惬意的秋风里。

  书香里的中秋,月更圆、饼更甜、情更浓,用心品读,满目清新,无限美好。

上一篇:自考毕业证多久能在学信网上查到?
下一篇:2035年 山东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将达8412.20万亩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