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胜利必将到来!”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在这个特殊时期,你知道驻楼干部送一次餐需要多长时间吗?你知道医护收送一次核酸样本要爬多少台阶吗?你知道保安怎样确保学校防疫第一道门的安全吗?……

  在封闭管理的校园中,兰州大学各校区2520名教职员工活跃在校园抗疫一线,守护着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助力校园重新恢复活力。他们当中,有的是被另一半牵挂的爱人,有的是年轻的父母,有的是家庭的主心骨……

  近日,记者走近这些校园“守护者”,倾听他们的战“疫”故事。

  张正琰:我是年轻的党员,所以我来了

  “同学你好,你们的饭到了!”午间时分,张正琰一间间敲着宿舍门,不时提高声量,把餐食放在门外的凳子上。

  今年33岁的张正琰原本在大学科技园工作。10月10日以来,他申请成为兰州大学东区学生公寓的抗疫志愿者,为楼内556名学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每天派送一日三餐,是张正琰的工作之一。由于宿舍没有电梯,他穿着防护服一层层爬楼梯,将饭菜运送上去,每次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如果爬8楼的话,中间基本需要歇一两次。遇到汤、面的话,就更重了。”张正琰说,一趟下来基本浑身湿透。

  除此之外,还要组织核酸检测、楼层值守、处理突发状况等日常工作,这样连轴转的生活已经有20多天。9月30日,张正琰被医生通知患有尿结石和肾结石,并建议复查,这件事情也被搁置了。

  “我年纪轻,还是党员,所以我就来了。”医生建议张正琰每天需要饮水至少3000毫升。但进楼后要一直穿着防护服,为减少去厕所的次数,他基本不喝水。

  尽管每天工作量很大,但学生们的一声声“谢谢”成为他最大的动力。“今天5楼的同学还叠了千纸鹤送给我们,觉得心里暖暖的。”张正琰说,也有学生主动询问可以帮忙做些什么,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防疫人员的理解和感谢。

  杨敏智:保证所有孩子吃上热乎饭

  杨敏智的一天,是从早上六点半开始的。作为东区驻楼干部,起床之后,他要先下到一楼,同其余四位驻楼老师、两位楼管以及做消杀的师傅们提前开始工作,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随后,杨敏智和医护人员上楼,按照从八楼至五楼的顺序,依次喊醒宿舍里熟睡的同学们,对他们进行信息核对。就这样一层楼一层楼做下来,能稍微松口气时,已然十点半了。核酸检测结束,送餐马不停蹄地开始。

  “楼里有1051名同学。”采访中,杨敏智反复提到要仔细核对名单、弄清数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学生顺利吃上热乎饭。

  在给同学们送完饭后,他们总会说一句“谢谢老师”,杨敏智与其他工作人员都打心眼里感到温暖。“我们不是要求同学的那声谢谢,但是他们说的时候,不仅仅能说明同学们心里真的有那种感谢,更代表他们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杨敏智说。

  焦方政:酒精不能喷到药品和仪器上

  12平方米的值班室里只有一张沙发、一个折叠床和消防设备,这是焦方政的办公地点,也是他的“宿舍”。

  焦方政今年59岁,化学院第二化学楼是他驻扎的阵地。10月7日上午8时40分左右,他接到学院通知,要求立即封闭实验楼的两个门。“当时心里倒也不慌,什么都没想,就是要赶紧把楼门控制好。”焦方政回忆着当时锁楼门的场景。

  7号当天,下楼的学生将近600人,因为一些重要实验仍需继续,后续有120多名师生留在楼内。封闭管理期间,化学院副院长聂建义、学院办公室干部邢文周、分析测试中心门卫陈越新、资料楼门卫薛邦贵和焦方政5人组成了服务小分队。

  第二化学楼九层每天两次的消杀工作是焦方政的重点任务,防护服基本不离身。虽然他不能进入实验室消杀,但领着后勤保障部专业消杀人员上楼的时候,总会小声说一两句:“还是得小心,酒精不能喷到药品和仪器上。”

  封控之前,焦方政和同事是两人轮流在岗,一人一天24小时。凌晨两三点还能碰到做完实验下楼的学生。如今大家无法下楼,焦方政的作息也规律了起来,六点就早早地起床,“我主要还是看门,楼上的不让出去,外面的不让进来”。

  采访的过程中,焦方政反复说起这句话,似乎只要这道门在,他就心安。只是偶尔,焦方政走出值班室的小门,在楼门前溜达的时候,或许会想起之前楼门口的人来人往,“大家共同努力,就能早日战胜疫情!”

  中国教育报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鲁晓航 孔子俊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生奉献忠诚不改 河南省公安厅118名退休民警被授予荣誉勋章
下一篇:一本分数线一般是多少 2022文科理科预计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