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六边形”模式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1-08-04
手机版

高职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国家及社会对高职教育及职业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高职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此,就需要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推进教育工作的开展。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及原则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包括矫治性目标、适应性目标及发展性目标。
一是对于存在心理障碍及心理困扰的高职学生,力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对其做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带来的困扰,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高职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下,避免其出现心理疾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发挥其优势、激发其潜能,并树立创新意识,增强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此次研究所提出的“六边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由文化建设、课堂教学、知识普及、心理指导、危机干预、调研分析六方面构成的形似”六边形”的教育模式,在实践应用时,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考虑。
第一,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够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采用“六边形”模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
从物质层面,应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根据高职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变化特征,优化校园自然景观设计,将美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理念渗透其中,给学生一种视觉享受,使其心理压力得到释放,调节心理状态。从精神层面,应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对学生心理健康形成正面影响。高职院校应将学生作为主体,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对教职工进行专门的培训,并采用家校共育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协同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发挥课堂主体作用。在应用“六边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应充分发挥课堂主体作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应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应对各任课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帮助其系统学习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也应该积极征询各任课教师的意见,结合不同学科内容及教学要求,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在课堂上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
其次,在心理健康课上,应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包括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心理测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第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知识普及是“六边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高职院校要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例如,可在学校张贴海报、悬挂条幅,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也可以利用校园公示栏、校园广播站等,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认知度。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息息相关,学校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到位。“六边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从不同角度考虑,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实现教育效果的一种新模式,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在今后工作实践中,需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优化,推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发展。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落地要过三道关
下一篇:高原地区青少年健康教育短板尚待补齐 如何为高原孩子撑起一片健康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