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好就业吗?有哪些就业方向?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2-11-10
手机版

  本科学的是财务管理,但是兴趣不是很大,希望换一个专业考研,问一下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个专业怎么样,因为本来对教育学比较感兴趣,本科学的又是经管类,所以比较倾向于考这个专业。

  置顶更新,我是学长,学长,学长。男的,男的,男的。

  —————————————以下原回答

  我的情况和你一模一样,本科财管。也想考这个专业~但是网上很多答案都不太看好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而且有在读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都劝我换一个专业。后来自己想通了,在天朝这种就业环境下,不是学什么就能做什么的。倒不如学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不管将来是走投无路还是道路坦荡,至少无愧于心!哈哈

  ——————————读该专业两年后分割线

  读这个专业两年了,说下自己的感受吧。

  1、这个是个偏门学科,但学术上是有热点的。而且因为是交叉学科,由于这个特殊性,设立这个学科的部分高校为了接受生源会减低一定难度,比如不用考数学,对于数学渣而言是个稳中有升的考研选择。

  2、这个学科是学硕型的,由于是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因此拿的也是管理学硕士学位。

  3、关于报考问题,我的观点是尽量找这个学科比较厉害的学校,比如华中师范,范先佐老师设立的学科点,考这个专业的都懂的,哈哈。至于初试参考书目等,请去报考学校的官网查询,做的好的学校官网每年都会有招考信息和考研真题资料下载,伸手党我这里不接待。

  4、关于就业问题,如果你是为工作选专业,那么这个专业可能不太适合,毕竟实际应用性比较低。建议考考金融、会计专硕之类。当然这个专业也不是一无是处,银行和公务员以及高校行政系统还是挺吃香的,至少这个是教管专业大部分人的就业方向。有的人问这个专业能不能当老师,亲爱的,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了解一下。至于高校老师,博士点欢迎您!

  5、通过对比,我个人认为这个专业在管理类上是性价比偏低的,在我看来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经经济与管理。当然不管专业怎么样,学校还是最重要的,尽量985,211.双一流。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6、最后,我想说我选这个专业纯粹是为了兴趣和对自身实力情况考量才选的。所以不后悔!读了两年的感觉是,不管什么专业,技多不压身!所以喜欢学术的就扎实知识积累,偏好就业的就抓紧时间实习和考证。愿努力的人都得偿所愿!

  

  ———————————毕业一年工作后分割线

  毕业一年了,自从分享了这个答案后很多人私信问我各种考研的相关问题。问的人太多,而我又太懒(应该是太忙。。),不能一一回答,干脆就分类一起回答吧。还有严肃脸,我是学长!!男的!男的!男的!

  第一类问题:关于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专业介绍。

  这个问题我真的不是很想回答,我觉得百度百科已经写的很明白了,还看不懂你就自己看十遍,细品慢慢品。

  不过要着重提一下的是,根据不同学校的考研专业目录设置,有些学科并不是完全按照本身的性质来设定考试科目的,而是仅仅当做一个二级学科作为研究方向来选择。举个例子,有些学校教管专业是作为公共管理大类的二级学科,初试时,业务课的考试科目和范围都是公共管理学的内容,比如《公共管理导论》之类的。甚至没有教育经济管理范围内的学科内容。因此这个学科仅仅是当做研究方向来进行选择和分类的。所以我想可能就是之于这个情况才导致部分学弟学妹们搞不清这个专业到底是什么的原因。总之一句话,不管它是什么,你先搞清楚你要考的是哪个学校,那么它就是什么。(哈哈是不是很绕,但就是这么回事,阅读理解,你细品)

  第二类问题:考研专业选择问题。

  这个问题我想着重讲一下,因为专业选择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之于怎么选,选什么我觉得做好这三个步骤可以帮你拎清一个准确的范围。

  (1)承上启下,“有脉相通”

  跨学科考研一直都是我不太赞同的,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是知识体系的断层错位面临一切的重新开始,而考研是一场竞技,如果不是天赋异禀,你一年的不到的准备凭什么和别人三四年的知识积累做抗衡呢?第二是增加复试的风险。跨学科太大会给未来导师一个不确定性的压力,因为知识体系的变化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成本来扭转学生专业领域的思考方式甚至还要基础答疑,不利于接下来的团队培养进度和科研任务的展开。所以如果你的初试分数或者其他方面没有绝对优势证明自己的能力,那么跨考在复试阶段风险赛高。(有关系,或者招不满,或者杨超越本人的请忽略这一段。)

  由此可见,本硕专业的跨考幅度不要太大。最好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争取更多的知识重叠区。比如评论区的“有怪”学妹本科是国贸专业的,考研选择中有教管专业。而国贸本科阶段的学科中就有管理学原理这一门课程,即使从经济学大类跨考管理学大类,本硕有一定的关联度,也是相对适合的。因为这样既减轻业务课的复习压力,也更容易转变专业思考方式,尽早的融入科研氛围。

  (2)扬长避短,“因人制宜”

  考研相对于高考而言在报考科目上更加灵活变通,这对于部分偏科患者来说简直福音。(可能因为我就是这类患者,所以私信我的小可爱们大多都是病友哈哈。)学硕类考研科目一般都有四门,最传统的就是数英政专。而有些专业可以不用考数学,改考两门专业课,这就为部分数学偏科患者提供了机会。而这时候“有脉相通”就更重要了,因为专业课的内容如果没有关联性理解背诵的内容真实不亚于学数学的难度。(本人认为数学更难!!!)而同样有些英语短腿的同学同样可以选择其他二外,比如日语にほんご。但是读研时外文文献基本都是英语,所以逃不掉,逃不掉,逃不掉。而政治差的,没有选择!甚至我恨铁不成钢的只想说,你干啥呀,干啥啥不行!!!所以扬长避短,因人制宜简而言之就是要规避自己的薄弱项的同时找到自己的长处。长处可以是自己有积累过的相关专业知识,也可以是本身超凡的记忆力等。总之综合一起再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专业,增加上岸率。

  (3)有的放矢,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经过前面两步骤的思考后大致就有了自己选择的专业范围和选项了。此时应该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综合实力定学校!定学校!定学校!前面已经说过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设置的专业课考试范围以及参考书目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确定好大致专业选择后就要着手研究各个学校的考研目录了。就以教管来说,我总结了2020年度三个学校的招考目录以作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如果心仪的几个学校中招考专业和初试科目都存在差异时。第一,你应该根据各个学校目标专业的初试科目来对比自己的知识存量,看看与备考科目中知识重叠区最多的是哪个学校。举个例子就如上图的教管专业,在以上三个学校中,如果你学过管理学但是没学过教育学,那么湘大的初试科目更适合你备考。第二,报考学校中目标专业的“报录比”一定试着去统计一下(我的方法是计算上年度初试通过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值),比值越高越稳妥(前提要过初试哈哈)。第三、认清自己的综合实力定位,包括本科学校的层次(是否985,211),本科成绩的平均绩点等,如果报考学校与本科学校相差较大,且自身的成绩也比较差强人意的话建议适当调低报考学校档次(爱拼不一定有书读,就是这么丧)。根据以上确定好目标学校后再做最后一个目标专业选项的对比,从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然后安排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第三类问题:专业与就业问题

  如果以我这个毕了业的老油条角度来看,一切专业的选择都应该为将来就业服务。但是呢专业对口在现在这个社会而言是一个伪命题,毕竟专业人才输出与社会就职岗位数量是严重不匹配的,尤其是文科类专业的就业市场这种现象尤其严重。而且更现实的是上岸率越高的冷门专业,其就业容纳率和社会接受程度越低。这也是很多私信我的小可爱们以及我自己最迷茫的所在。所以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必然千军万马,而冷门专业的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我们得坚信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切都是最好安排,奥利给!同时也要时刻给自己一个严重的警告不要以容易上岸的专业来水文凭,百因必有果,你未来的披头散发可能就是因为你现在的心态太差。那么我们应该做的要么就是立足专业领域的学习,在冷门之地散发学术之光。要么努力去触碰临近领域的知识边界,打造硬核的多面体。而此时的我正在后面这条路上跋涉着,前方会有荆棘,心中始存阳光,愿尔应如是!

  以上!(素质三连!素质三连!素质三连!)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代码120403)

  ——属于管理学,不属于教育学

  以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社会中特别是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此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教育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研究方法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教育、经济和管理有深入的理解,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从事教育科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产业、政府部门和各种事业机构从事管理、市场开发、研究咨询和教学工作。

  如复旦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学位基础课:高等教育学、教育政策学、教育财政学

  学位专业课: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

  其它必修课:马列原著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一外语、专业英语、 学科前沿讲座(包括复旦名师讲座)、制度经济学研究、管理名著选读

  专业选修课:教育投资选择、教育统计学及统计软件的应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评价指标分析、管理中的人际关系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研究、高等教育评估与测量、高等教育国际化专题研究。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有什么想详细了解,可以私信聊一聊哈~

  好了,从18年二战考研开始关注教育经济与管理,到现在上岸一年了,我终于可以从一个小白变成一个懂了一点点行情的小白了。

  先说下个人,211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本科双非文科。考这个当时的初衷是什么呢?

  无非就是想上211改变一下自己的学历,本专业考研太难考了,二战出于谨慎换了专业。

  这个专业在干嘛呢?

  美其名曰,对教育领域的经济管理现象进行分析。但是实际上,很尴尬的处于教育学和经济管理学的中间。对于教育学,教育经济管理的这种效率性的价值追求一直是被教育学排斥的,你如果在教育学院和别人说下自己的专业,别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啊,你们在我们学院?

  那经济或者管理学院呢?这就是个更尴尬的问题,这个专业其实应该是一个非常依赖于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可是,大多数学校,不考数学!是的!不考数学!不考数学的经济学科?基本不涉及定量的经济学科,可能吗?而在很多教育学院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就是这样的。

  思绪太乱,疫情结束后再写前面吧。

  就业的话,给大家提个醒,如果你本科是会计,行政管理这样的管理专业,出于躲避数学选择这个学科,那么可以负责的告诉你,这个专业给你最大的加成来自研究生学历,专业本身没有就业加成。我有粗略看过学长学姐的就业报告,辅导员,考公,机构讲师居多,而这些都主要因为他们的研究生学历。

  补一句,读博可能会好点,一些高校的岗位会限定我们专业。

  先这么多吧,但是我也想感谢我的导师,虽然我们学科的专业地位不高,但分到一个搞量化的老师真的太太太幸运了!虽然干的活不太想教育学院该干的!但是我很开心!

  ————————————————————————

  华丽的分割线

  过了一年了,又来更新了。很多小伙伴私信我,知乎我真的不常看私信,而且极个别的同学的态度真的emmmmm,反正我是不喜欢不礼貌的伸手党啦。

  顺利进入研二下学期,我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两年发展迅速,现在的研一师弟师妹们还经历了扩招——招两个一下子扩招到了八个。

  老师们也真的很好,无论是博导还是硕导,对学生都很照顾,用我导的话说,我们研究所是导师团制,有问题,不光可以问自己导师,也可以问其他导师,尤其是热心的我导,经常被量化迷妹们围的团团转。

  结合这一年的经验,我想来再说说我自己对这个专业的一点愚见。

  1.还是那句话,找工作真的很一般,大家研一能入党就入党,然后研三备考公务员,选调生之类的。

  2.做学术的话,这个专业其实如果偏向实证方向的话,还是很吃香的。教育类期刊里不少高质量期刊这几年来开始侧重实证研究,我们专业对计量方法的掌握倒是给发论文带来了优势。

  3.南师大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和隔壁教育领导与管理以及专硕教育管理一起组成了教育管理与政策系。我们系在学院内部有一些边缘,但系内氛围很好,定期也有一些活动,两位博导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资源。

  4.我现在比较看好我们专业的学术前景,就业前景,在未来的大环境下,不太可能有大的气色。

  就先更新到这里吧,下次见。

  ———————————————————

  华丽的分界线

  2022年1月19日凌晨更新

  拿到了博士offer啦,很开心,不出意外的话会进入一所C9高校。

  我想简单总结下我读研期间的心得,供上岸的学弟学妹参考,也给纠结是否选择交叉学科的学弟学妹提供一点建议。

  1.虽然这样说很无奈,但是作为交叉学科的我们,在就业时,是非常不利的。首先,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办学校几乎不会选择我们这样的专业,毕竟从学科属性上来说 ,我们和教学是没什么关联的。我曾经给苏南地区的一些中小学投过简历,甚至还标注了我的本科专业为中文师范,但得到的回复要么是“研究生专业不符”要么就直接石沉大海。其次,我们和经济学虽然有关联,但我们的专业课知识学习,和正统的经济学差距太大了,如果大家以后想从事银行方面的工作,基本需要自学经济学知识,至于银行认不认可我们专业,我没投过简历,我无法保证(最近两届都有师兄师姐上岸银行,但他们的本科都是金融或者会计)。最后,教育方面的管理和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企业管理其实非常不同,我个人并不认为教育管理的相关知识能直接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不过大家可以留意下国企的管理类岗位,毕竟我们专业的学位是管理硕士。

  2.如果你跟着的是个好老师的话,且你有读博的想法的话,一定要去努力试一下。我个人觉得既然是研究生,读研这几年,至少应该留下点什么,不要浑浑噩噩的给人感觉只是你的本科又延续了几年。入学后多和老师交流,多接触一些科研训练、讲座,如果可以,多去外面参加学术论坛,你会发现科研既没有你想的那么枯燥,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困难。不要轻易认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3.读研的生活不一定是枯燥的,也可能会很精彩。只要大家明白自己要什么,合理调配,其实你可以弥补很多你本科期间的遗憾。拿我自己举例,我其实一直想做一名主持人,但本科阶段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但这个梦想我竟然在研究生期间实现了,而且还实现了不止一次!每次有这种机会,我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别让本科的遗憾再发生!

  除了这类课余活动,校外兼职、篮球也贯穿了我的研究生三年,读研真的不全是学习,关键是怎么拿出深度学习的时间。就我个人的时间来看,我其实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只有4小时不到。但是,只要坐在电脑前,我就尽量不分心,尽量关手机,这样的效率非常高,远高于起早贪黑去图书馆。所以,不要因为自己是研究生,给自己带上过高的精枷锁,勇敢去尝试新事物,然后保存下足够的时间专心来学习就行了!

  期待大家的2022都是美好的。下次再来更新哈

  本科双非财务管理专业,今年第三名上岸华中科技大学教经管,以下是个人的一些经验

  2020 届由于疫情原因,所以复试延迟到了了五?中旬才结束,直到五月下旬整场考研才算是落幕。那么今年发?的很多特殊事件对于 2021 届的考研学?们也有很?的影响,比如联系学长学姐、获取信息的时间就比我们整整晚了两个月。但幸运的是,大刀阔斧的专业课改革在去年已经结束,21 届可以安?备考。以下的话,是我趁着记忆还新鲜的时候,整理的?些有关经验。需要进一步联系的可以私信我或者下方评论

  一、关于考试科?

  1、专业课一:教育管理学

  首先,此门专业课的参考书目有吴志宏《教育管理理学新编》等四本左右,在 20 届之前,即专业课可以四选?的时候,教育管理学是很少有人会选考的,除非你本科学的是教育学,有相关的基础,更多人会更青睐考管理学。所以这对于跨专业考生无疑是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去年十月份才出具体的考试大纲,所以我当时还是按照前届学姐们使用的陈孝彬版教育管理学,后期我把市?面上所有的《教育管理理学》都买来和考纲?比较了了?遍,才发现考纲加了了书。具体来说,应该是有三本书,吴志宏版占多数。

  最后,教育管理学是一?旨在解决教育问题的学科,所以它对于学?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表现在最后一题会以案例分析形式出题,所以书上的内容去死记硬背是不够的。我建议应该结合书的理解 针对某一学校,某一教育现象的分析式论文,一定要多注意,通过别人的案例分析,你可以 总结一下这类问题的回答套路。

  2.专业课二:教育经济学

  首先,参考用书你应该?比较清楚,靳希斌版和柯佑祥版这两本,以靳版为主。柯老师是华科教授,所以他书中的内容在考试中一定会有所体现,特别是靳教授版中未涉及的,如教育 财政、教育?融等,但大多以名词解释形式出现。此外我推荐的还有两本书:范先佐的《教 育经济学》和王善迈的《教育投入与产出》,这两本书也是往届学姐推荐给我的。前者的结构层次相对靳版来说更清晰,不不需要你在书中到处找关键信息,每段几乎均是论点?论据式,并且语言也更易懂,可作为靳版的补充;?建议你看看后者,是因为这本的年代稍微久 远,是大多数编写《教育经济学》人员的参考书?目,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读一读,整理 一下笔记。

  其次,教育经济学不考计算,虽然有涉及到教育经济效益,教育规模经济模型等,但考的 还是相关计算步骤和计算方法,整个科目仍强调记忆。同时,因为背的内容不算很多,所以 备考教育经济学会让你有?种自?背了一轮就已掌握全部知识的错觉,后期一定不要被这种错觉带跑,该背的还是老老实实背,我建议对于一些特殊知识点(如舒尔茨的余数分析法), 可以背完多默写几遍,诸如此类知识,只有能做到可以默写出来且没有细节上的问题,才算 是背好了。

  最后,教育经济学是一门考试内容比较灵活的科?目,老师考的题?不一定来源于书上的 知识,死记硬背谁都会,比如 2020 届的真题中,其实很多题目都不是答案直接在书上可以找到的。考试不是考默写,平时学习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吃透这几本书,期刊论文、教育类 公众号的积累也很重要,能否运用好你碎片化阅读的时间,是学习能力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相关的期刊论文(如《?高校教育管理理》)

  二、个?备考方法与进度

  我的专业资料很早就找学姐买到了,但由于九?底改了专业课,之前准备的几乎都?不 上了,准确来说我应该是从?月份开始从头学习的,一直到?二?下旬考试,一共两个多月, 专业两门的成绩不不是拔尖,但也没有给我拖后腿。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的方法吧,仅作参考, 毕竟是在短时间备考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教育经济学我分为三步:第?步将两本书通读一遍,三?色荧光笔标注?大?小标题,并在一 旁用纸整理了每章的框架,把考纲里明确包含的内容重点标注。第?步点?结合,利?整理的资料和往年的真题,带着目的去关注每?章的内容,将内容转化为一个个的知识点。 哪些知识点近五年年考的频率较?,哪些知识点去年考了,哪些章节考的频率较高,哪些章节 知识点最多...这些都是你要掌握的,这些掌握了,你才能向出题?的想法靠拢,甚?可以在 后期自?压压题。第三步开始背书,第一轮背书?无疑是痛苦的,很多概念连意思是什什么都不不 知道,你需要边背边理理解,有问题的话?自?己先网上查,查不到再问问学?学姐,一定不要直 接去啃硬骨头,这样不仅在?开始就消磨了你的耐性,更更会为后来的知识点的扩充和深化留下后患。如果说第一轮只需背主要内容,熟悉框架和?大纲,那么第?轮就是让?己在回答问 题时有话可说,将笔记和书结合,比如现在我背到了影响个?教育需求的因素,可以很快说 出?个因素的名称,那么接下来就应该翻开书,看看每个因素后?面的解释,延长?己的答题 篇幅,时间控制在每天半章节左右,这一轮不要求背的多快,更注重你对每?一个?内容的理解,理解了就不会容易遗忘。第三轮就是将前两轮的内容结合起来,如果你恰好看了了范先佐 《教育经济学》、《教育投?入与产出》等书,那么就可以一起加?进背书当中,在横向与纵向 两个维度上提升知识,最后让?师看到你答题的思考深度。背书不用在意背了多少轮,你真 正理理解了每一个知识点,就算只背了一遍都会印象深刻,当然,我更更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 多背?轮,一直到考试前?天,前?分钟都不要停。

  教育管理学我学起来相对轻松一些,可能经过前??课的学习,有了?己的经验,所以 效率高了起来。教育管理学的复习方式和教育经济学大致相同,只是多了一个搜集整理案例类的论文,总结?一下笔记的过程。尤其是考纲明确标明了了“院校研究”,华科是我国最早开始 进?院校研究的?学,研究经验丰富,相关文献丰硕,多看看论文,?比如刘献君教授的,对 背书和答题思维模式的能力提升都有好处。 最后,在考试前我各科?大概背了三遍,真的不算多,但现在仍印象深刻,我认为最重要的 是我在第?轮学习时很好的吸收与理解了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在学姐笔记的基础上总结了 自己的笔记,以及一直保持?个好的心态,不会被身边的琐事所烦扰。当时作为大四学?,? 临考研、就业、出国等多条道路路,难免会对每一条发展道路路都有所尝试有所设想,所以对于 学弟学妹们我想说,考虑清楚你?己想要获得的是什么,是提升?自我的机会,是能为将来找工作贴金的好文凭,还是现阶段逃避就业的避?风港,无论带着何种?的,都切勿盲?选择你 的未来发展方向,找到你的内在驱动力,才能让坚持?字不是说说而已。

  三、有关真题笔记

  因为收到了很多学弟学妹的信息,我现在也才刚刚考完,所以笔记还在整理,为了了公平 起?见,我选择采?用电子档形式,因为我的笔记分为两种,手写的和文档形式的,手写的笔记 我整理和扫描了,保证?清晰度,文档我会分类放在文件夹里你们可以自行打印。 笔记有我的??在其中,整理也需要耗费精?,所以是学?可承受范围内的有偿形式。购买 笔记后的学弟学妹可加?我建?的华科 21 届教经管备考群中,我会将推荐参考书目、各年年真题、教辅的内容私聊发给你,并附上使用?方法,后期在群中我也会定期为大家集中答疑、 补充资料、模拟考试、告知学校相关信息,所以你购买的其实不仅仅是?份笔记,此外,我 也可以为政治英语这两?门公共课提供?一些帮助,因为看了了一下整个教科院成绩,我这两?门总 分应该排第。当然到时候你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有什么疑惑也可以私聊我,我会帮你单独解 答,毕竟考虑到一定的竞争关系,建群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其他?的进度和 学习情况。我最希望的还是看到各位能够利用好资料,规划好时间,成功上岸。勤读善思需 惜时,劳逸结合要规划,希望你最终能不负努?力力。2021 年年,我在华科等你~

  简单展示?一下我的备考笔记和?一些计划吧~

  

  

  

  笔记非常细致,同时为了能最大程度上方便你的学习,为我也配备了?份笔记的使?指南。想进一步了解的可以私信我~

  以下相关资料,可以参考哈!

  教育学考研张老师:教育学考研就业到底怎么样?!学硕各专业方向就业分析!

上一篇:教育部《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下一篇:泗洪县“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纪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