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畸形教育毁掉的天才:“爸爸把我教育成功,我唯有以死回报”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3-27
手机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们常常认为成功的标志便是世俗意义上财富和地位,之所以出现这一观点,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中的许多职业和行业都对个体的能力和技能具有着较高的要求,其次,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也是推动人们追求世俗成功的重要原因。

  为了成为有钱人,名人,具有社会地位的人,人们往往付出大量的代价,以各种渠道向世俗的成功不断靠拢。

  

  不可否认,这些外在的成功符号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荣耀感和幸福感,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幸福福指数与成功的程度息息相关,但世俗荣耀真的能代表全部的人生价值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真的与快乐直接挂钩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不一定代表着快乐,否则人们就不会在得到“成功”之后仍旧空虚了。

  除了生存追求之外,人还在乎内在追求,假如人们在生活中只关注外部标准,并依赖他们衡量自己的成功和幸福感,那么他很有可能失去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外部标准并不能真正代表一个人的价值和能力,容易受到环境和他人影响的人终究会盲目的追求与外界标准相符合的目标,久而久之他将迷失自我,并在追求的过程中逐渐忽略内在的需求。

  就以当下的青少年为例,很多孩子都把幸福与否这件事与成绩联系在一起,如果成绩不好,他就会感受不到存在的价值,否定自己,甚至是放弃生命。

  功利式教育强调孩子的学术成就和考试成绩,完全忽略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

  这种刻板的教育模式把孩子看成了考试机器,似乎孩子只需要关注如何获得好成绩,完全不必考虑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尽管老师和家长们都表示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孩子们并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绝大多数孩子从未获得内在的圆满,他们能够感受到的只有老师和家长对成绩的关注与重视。被畸形教育毁掉的天才:“爸爸把我教育成功,我唯有以死回报”。

  天才少年张一得的死就是对他父亲完美教育模式的一记耳光。

  明明是所有人眼中的好孩子,可他却仍旧不快乐,于是选择用残忍的方式告诉他的父亲,被按照社会标准培养的,如此成功的他,始终找不到更好的生存意义,他对生命毫无眷恋。

  

  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个少年为什么自杀,有人说他忘恩负义,辜负了父亲多年来的照顾,有人说他是被逼无奈,活着已经毫无希望。

  张一得成长的过程中表现的极为优异,他的学习成绩突出还拿下了各大竞赛的奖项,就连考上美国大学的这个结果都是他一道题一道题努力出来的。

  张一得的父亲平时负责监管他的学习和打理其衣食住行,张一得始终认为他的身体里住着的不是他自己,而是父亲,他更像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意识的学习机器。

  在父亲身边待了19年的他直到去美国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像是彻头彻尾的笑话,没有一个正常的孩子一天要被父亲摆拍三十多张照片,以此来凑成二十万张照片的照片墙。

  

  他不知自己该不该反抗,他甚至不清楚他究竟是父亲的孩子,还是他用来做社会实验的教学用具。

  自打记事开始,张一得就没有用中文和父亲交流过,哪怕是要一杯可乐,他也得一边解释一边画。

  自父母离婚后,张一得就跟父亲住进山里,每天干农活,做家务,努力学习,他是个很懂事的孩子,这些都被父亲发在了育儿论坛里,成为了炫耀其教育成果的素材。

  这些年来,父亲靠着教育成果收了无数粉丝家长的教育费用,他还开办了收费教育,课堂一百三十八块钱一节课,声称为给孩子凑学费。

  

  为了图名图利,张一得的父亲认了一百五十个干女儿,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少年的成功来源于父亲的教育,但事实上这些都与他的父亲没有任何关系,独独来源于张一得在学习上的努力。

  长大后的张一得更是毫无个人空间,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父亲的监管之下。

  另外,张一得的父亲还不停的对孩子进行贫苦教育,明明生活条件很优异,却偏偏以贫穷为借口教导张一得勤俭节约努力奋斗。

  考上了美国,顶尖大学的张一得没有选择时下热门的经济学,而是选了哲学系,也许他只是想知道生命的意义究竟在何处。

  当他离去之后,人们揣测它是一个患有抑郁症以及双向情感障碍的孩子,却忽视了他也许早就陷入到了极度的精神苦闷之中。

  

  无论是打击教育,还是对孩子进行情感秘史,这都存在着巨大的危害,这会阻碍孩子和父母建立信任感还会增加其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爸爸把我教育成功,我唯有以死回报”,天才少年的自杀无疑击痛人心,如果错误的教育模式难以解决,类似的例子只会越来越多。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举报/反馈

上一篇:济南通风管道的作用及分类特点
下一篇:丽水市雅思暑假培训班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