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开平每所学校都有智慧教室、人工智能课程覆盖全区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2-11-25
手机版

  晨光铺洒,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最北部山区的大柳树小学热闹起来。校园里,千兆网络到桌面、班班交互式电子白板、录播教室等现代化教育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农村学校占70%的开平区,历经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全面建成了“1238”区域智慧教育体系。近年来,该区先后荣获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等荣誉。更重要的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架构起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成为了开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精准帮扶+优质共享,开辟优质均衡发展“新路径”

  大柳树小学地处偏远,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极度缺乏音乐、美术任课教师。自从以“专递课堂”形式开展“双师云课堂”以来,每周和城区教师一起上课成为了学校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

  2013年,开平区以大柳树小学、开平小学等学校为试点,探索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开展精准帮扶,将优质教育资源传送至偏远学校。2016年,启动“双师云课堂”行动,将校与校、主校与分校(教学点)结成18对网络互助校,结对教师每日“同上一节课、共研一节课”。“凡保质保量完成一学年主讲教学任务的城镇学校教师,课时不低于接受方学校教师满课时工作标准,可替代一年农村轮岗。”该区专门出台多项激励机制,实现“双师云课堂”常态化推进。2021年,又重点打造“双师云课堂”自主选课超市,探索实施“三段十二步”循环教学模式,让结对帮扶更加灵活、精准。据统计,仅2021年,全区累计开展“双师云课堂”1916节,惠及全区87个教学班,3400多名学生。

  “超声波传感器主要功能是测距,可以用于机器人的避障……”唐山市信息技术名师崔晶晶,每周定时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为全区20多所小学的孩子上《趣味编程》课程。该课程不是个例,2017年,依托“名师直播课堂”,开平区聘请各级名师面向全区中小学校开设创客课程。目前,已开设《Scratch趣味编程》《3D创开平》《玩转Arduino》等近十门名师课程,完成了人工智能系列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已实现全区各学段的人工智能课程全覆盖。

  精准帮扶、优质共享,在力促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开平区不断提速。今年3月,全区9所市级名校启动“名校网络课堂”,区级名校全面跟进,每周设置覆盖全区城乡学校的直播大课表。按照计划,到2022年底,开平区“名校网络课堂”将覆盖义务教育全学段、全学科,全年上线课程总量将达到1000节以上。

  强化硬件+提升软件,打造个性化教育“新样板”

  “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生字词检测。”在西尚庄小学语文课堂上,任课教师利用Pad精准推送学习任务,学生同样利用手中的Pad轻松快捷地完成测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辅助教学,最大优势就是实现因材施教,老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并据此开展个性化辅导,教学效率提高明显。”从教近二十年的王伟老师,真切体验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革。

  2019年开平区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启动智慧教室建设工程。区域内每所学校至少建设1间Pad智慧教室,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应用Pad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同时,按照区片组建了五个智慧课堂研究共同体,开展常态化、个性化的智慧课堂教学研究。

  贾庵子小学位于城乡接合部,其中6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孩子学习状态差、亲子关系疏远的难题摆在学校面前。主抓教学的李桂红校长带领学校青年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发起“为爱共读”主题活动,家长每天拿出10分钟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得到了家长的热情参与,每日活动参与率均超过90%,单月参与人次突破1万。一位家长在活动讨论区留言说:“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的这十分钟,是我一天中最高兴的时光。”

  其实,早在2014年,开平区就为每位师生开通了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发表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学生利用空间发表文章,上传各类照片、视频,记录自己成长生涯中丰富多彩的活动。

  “目前空间中,围绕经典诵读、传统节日、家校共育等方面,各类学校开展了16900个主题活动,参与学生超过36万人次。”开平区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赵海涛告诉记者,为了让每一名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与“五育并举”,基于各校原有社团活动,依托网络学习空间群组空间功能,搭建了自然探究、社会考察、环境保护、民族文化、科学创新、生命与健康、安全与自救等7类335个网络研究性专题。

  强化硬件、提升软件,开平区的变革和努力,让孩子们有了更多出彩的机会。

  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展现教育治理“新风貌”

  距离市中心20多公里的开平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但就是这样一所乡村学校,在国家级交流会上进行了STEAM教育案例分享。该校校长王秀红感慨道:“学校从一片寂静到生机勃勃,得益于STEAM教育课程的开设,这也是区教育局狠抓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成果。”

  原来,针对区域学校教师开设信息化课程难、落实信息化教学难的现实问题,开平区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合作,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以项目式学习研究活动为抓手,采取“一协同,三推进”模式,着力打造了5所STEAM教育领航校,同步培养50名种子教师。种子教师以点带面,协同推动跨学科教学改革新实践。

  不仅局限于师资队伍管理的现代化,开平区还搭建了以数据为核心的“开平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逐步探索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

  “去年11月,大数据中心分析提示,安各庄小学的自来水用水量突然大量增加,存在隐患,学校马上开展排查。”区教育局后勤科主任张伟松回忆道,最终发现学校操场角落处地下管道冻裂,“因抢修及时,不仅避免了严重后果而且节约了人力、物力”。

  安各庄小学漏水事件,仅仅是开平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小案例。搭建极具开平特色的“云端教室”,与香港、上海、宁波等地进行跨区域课堂互动交流活动500余次;启动开平教育云平台数据“驾驶舱”一期建设,联通区域校园内各多媒体、物联网等终端设备,实现对区域内学校多媒体、水、电24小时监控和自动化管理;2022年,启动区域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预计用三年时间完成区域内全部学校信息化终端的升级和改造,推进全区教育教学向数据化、智能化管理进一步发展。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的引导下,开平区积极推广新技术在教育的深入应用,找到了信息化助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围之道”。开平区教育局长戚雅欣表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全区将夯实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进一步借国家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东风,大力推动开平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本报记者 周洪松)

  举报/反馈

上一篇:新高一选科提上日程!如何选出合适的“3+3”组合?
下一篇:艺术生留学去哪个国家比较好?排名第一的院校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