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聪明并非跟别人比较得出,“智力评价标准”在这,请自查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2-11-26
手机版

  前天闺蜜向我诉苦,表示自家孩子“笨”得让人发愁。

  原来闺蜜有位大学同学,自打有孩子以后就成了“晒娃狂魔”,除了分享宝宝的美照外,还会晒出一些宝宝背唐诗、认汉字的小视频。

  小朋友刚过2岁,不仅能背出10几首唐诗,一些常用英语单词也说的头头是道,俨然一个“小天才”。

  

  对比“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家的娃,闺蜜心情十分沉重。

  当初直到2岁半,闺蜜家孩子才背下来第一首唐诗《咏鹅》,快3岁了,才学会从1数到10。

  用闺蜜的话说就是:“本来就不聪明,还懒得不行,你教他认字,他要玩积木,你教他数学,他不是手疼就是屁股疼,总之和学习有关的一切事情,都是说放弃就放弃。”

  

  确实,按照闺蜜的评判标准而言,两个孩子差距十分明显,不仅她感到无奈,相信很多家长也会感同身受。

  然而针对两三岁的孩子,用会背多少首诗、能数多少个数这些标准去判断孩子是否聪明,真的靠谱吗?大多数家长在这件事上可能都理解错了。

  孩子是否聪明并非跟别人比较得出,“智力评价标准”在这,请自查

  从科学角度来说,我们要想评判一名孩子是否聪明,应该借助“智力评价标准”的帮助,而非粗略地与同龄人进行比较。

  1940年,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编制了“盖泽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从动作能力、应物能力、言语能力、应人能力4个标准,来量化考量0-6岁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对孩子智力做出评价。

  

  比如对一名3岁孩子来说,应掌握以下能力:

  适应性:

  可以搭方木10层塔;可以照图样画垂直线、水平线、圆形;说出自己图画的名称;能重复3位数字,三试一成;放准7块图形。

  大动作能力:

  两脚交替下楼梯;跳远;独脚站立2秒。

  精细动作能力:

  用方木搭10层塔;25秒内将10粒小丸放入瓶中;穿珠入孔。

  语言能力:

  会用“和”或者“但是”来连接句子;场完整的儿歌;看图片说出6件物品的名称;回答一个问题;识别两种颜色;理解两个介词。

  社交能力:

  能自己向杯中倒水;自己上厕所,不尿床;懂得交往的先后顺序;会自己洗手、擦干;自己穿衣服,系纽扣。

  

  相信大家不难发现,这些测试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而言,难度并不大,即便孩子第1次尝试,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通过练习也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拿孩子与别人作对比,得出孩子“不聪明”的结论,本就是不科学的,孩子们的天赋差距,并没有家长想象中那么大。

  一旦家长经常打击孩子,将一切归咎为“智力因素”,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误以为自己真的不够聪明,久而久之,智力发育真的受到影响。

  

  有研究表明,98%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有1%的孩子是天才。这98%的孩子智商之所以在未来能出现差别,主要原因就在于后期的教育。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长达75年的研究,结果也发现,孩子的智商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父母后天的教育和引导,是可以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的。

  每个孩子都有变聪明的潜力,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做的是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提供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只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完全可以开发孩子的潜能,让娃变得更聪明。

  

  想让孩子越来越聪明,家长可以从逻辑思维能力入手

  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来说,这个时期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萌发期和关键期,所以,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从小就开始发展的,要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做游戏开始。

  孩子做游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帮助神经分叉快速地生长。

  游戏是幼儿期和儿童期的主导活动,孩子主要认知和社会发展均来自游戏,是孩子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游戏绘本的力量,不需要上辅导课,也可以为孩子塑造强大的逻辑思维,孩子在游戏中就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这套《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是日本著名的绘本作家五味太郎为孩子设计的逻辑思维启蒙书。书中的游戏从数感、逻辑推理、空间关系……等多个方面,多管齐下,为小朋友的数学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每个游戏设计都童趣满满,生活气十足,孩子爱玩还能提升逻辑能力。

  

  五味太郎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绘本作家,曾出版过300多本作品,获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插画奖、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路傍之石奖等众多奖项,在中国也有庞大的粉丝团。

  

  “思维游戏书”里,有哪些思维游戏呢?

  这套《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一共有5册,分别是:《找一找,变聪明》《数一数,变聪明》《想一想,变聪明》《玩一玩,变聪明》《做一做,变聪明》,总之就是让孩子玩着玩着变聪明就对了。

  

  每册书都有12个游戏,全套5册共包含60个游戏,每册游戏的难易程度相当。为了避免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每册的游戏形式五花八门,同一册书中就有迷宫、比大小、找不同和关键特征、图形分解或合成、逻辑推理……非常丰富,可以提升孩子不同的思维能力。

  比如《找一找,变聪明》中,既有找关键特征的游戏,引导小朋友观察物体的关键特征。

  

  又有数字迷宫的游戏,考验小朋友对数字顺序的理解。

  

  

  强烈建议拿到这套书的家长们也玩一玩书里的游戏,因为《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和咱们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儿童数学认知的要求,高度契合。

  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游戏中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翻开《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你会发现,看起来可爱的游戏其实涵盖了数的概念、集合、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等非常关键的数学能力训练,兼有锻炼观察力、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等学习能力的内容。

  比如,培养孩子数感的:

  

  数感可不是简单的认识数字,而是知道数字包含的“大小”概念。这个游戏需要进行简单的运算。

  比如培养孩子空间想象力,经典的盒子游戏,大人也要思考一会儿呢。

  

  还有培养孩子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还考验了孩子对数序的理解。

  

  可以说,所有游戏都以能力塑造为目标。很多游戏,虽然不难,但即使是大人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真的需要稍微花一点时间。

  融入生活场景,语言简洁易懂

  3~6岁的小朋友,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为了让他们能专注在游戏中,尽可能用简洁的画面代替文字,清楚地告诉小朋友该怎么玩。

  比如,下面这个手指散步的游戏。一看到小手,小朋友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这个游戏训练了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和细心。

  低龄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具体而形象的东西,数学却很抽象,五味太郎花了很大精力,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抽象的数学结合起来。

  比如小朋友吃甜甜圈的场景,这个游戏既考验了小朋友“数的分类”,又帮助小朋友理解“零”的概念,还能启发家长在生活中照搬这个方法,让小朋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有爱的童书,总有很多精心设计的有爱细节。如果平时很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会在生活中为孩子设计些小游戏,那么这套书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现在小店做活动,五味太郎经典套装【思维训练书+语言表达第一课】限时特价,只要79.9元,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上一篇:抓住孩子认字的“黄金期”,孩子识字量会爆发,上小学后成绩突出
下一篇:第116期:小学1